应急车辆到岗,外出就医的车辆运力有了极大提升,临时管控区居民外出就医更加方便了。
在朝阳区的临时管控区域,200辆网约车组成的应急车队已经跑起来了,仅5月6日,潘家园街道的20辆应急车辆就全部跑起来了。按时间送居民就医、到时间点儿接居民从医院返回,司机师傅随时待命。应急车队的支援让需要外出就医的居民减少了等待的时间,居民的就医路更加顺畅。
医疗保障组提前摸排居民就医需求
在朝阳区不少街道的医疗保障组,工作人员都有一张表格,上面标注着居民具体的外出就医需求,几点钟从社区出发、就医后几点返回社区,居民的电话、居住地址、就诊医院……信息非常全面。
这样的就医表是保障组人员在社区前期摸排的结果。以劲松街道和潘家园街道为例,劲松街道封控、管控区有透析需求的居民24人,孕妇25人。潘家园街辖区内需要做透析的病人接近70人。劲松街道医疗保障组工作人员介绍:“这部分居民外出就医的时间比较固定,比如透析病人可能隔天就要去一次医院,几点钟去、几点钟回,相对来说时间比较好掌握。”除此之外,居民们也会有临时就医的需求,医疗保障组的工作人员则将这些突如其来的状况及时更新到总表格中。
制作居民就医需求表的目的之一,是为了提前给大家外出就医排好保障车辆。潘家园街道是本轮疫情中封控、管控区域较多的区域之一,区域内老年人较多,保障居民外出就医格外重要。此前,潘家园街道已经联系了3辆120救护车以及6辆保障车辆,为封管控区居民就医提供服务,但在居民就医高峰时,出车压力依然非常大。潘家园街道民生保障办公室科长程瑞明做过一个统计,在用车高峰时,司机一天仅单程最多就出了10趟车。
应急车辆司机排班保障出行
除了此前各街道已经形成的就医渠道,近日,一批就医支援力量“上岗”。记者了解到,为了保障封控区、管控区内居民的特殊出行,北京交通委协调相关单位调派了400部应急车辆,截至5月6日,已保障孕产妇、透析患者等100余人次的就医出行需求。
其中,有200辆车投入到了朝阳区潘家园街道、双井街道、十八里店乡等7个街乡的临时管控区,非急危重症患者,如怀孕产检、透析、化疗、肿瘤等居民就医出行可以预约乘坐。目前,7个街乡都已分配到数量不等的应急车辆,潘家园街道和劲松街道各有20辆,八里庄街道有5辆应急保障车辆。应急车辆司机上岗前都经过严格的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如何做好自我防疫以及车内消杀等。
朝阳区交通委相关负责人介绍,非急危重症患者有就医需求时可以提前向街乡医疗保障组申请,经医疗保障组研判,确需出临时管控区就医的,将向居民发放红色通行证。此外,应急保障车辆前挡风玻璃上还摆放着蓝色的通行证。居民持红色通行证即可向社区提出用车申请,并约定接送时间、地址。紧急情况下,应急车队也可随时预约派车。
每天,应急车辆的司机师傅按照排班在各街乡驻守,随时为居民服务。八里庄街道社区建设办公室副主任刘艾菁说:“司机师傅们进行了排班,有白班和晚班,我们街道也给师傅们安排了休息室,方便大家在工作之余有个比较舒适的休息空间。”
劲松街道和潘家园街道相关负责人也表示,应急车辆按照排班表在街道值守,对居民进行点对点运送保障。
居民外出就医等待时间缩短
“应急车辆支援社区后,居民等待外出就医的时间缩短了。”刘艾菁说,以前运力有限,非急危重症患者外出就医等候的时间有时会略长一些,“居民们着急,我们比居民还着急,都想赶紧帮助居民到医院看病。”在潘家园街道,部分工作人员曾提供了自己的私家车作为临时管控区居民外出就医的保障车辆。如今应急车辆到岗,外出就医的车辆运力有了极大提升,临时管控区居民外出就医更加方便了。
“请系好安全带,咱们出发!”5月5日下午,一辆应急车队司机接到十八里店乡弘善家园一社区独居老人王玉芬后,向垂杨柳医院驶去。王玉芬患有免疫系统疾病,每周都需要定期到医院打针来改善免疫力。以前,王玉芬都是坐公交车去医院,社区临时管控后,当她正发愁怎么去医院时,社区工作告诉她可以乘坐应急车队的车辆去医院。这个好消息解决了王玉芬的大问题。在王玉芬乘坐应急车辆前往医院就医的同时,潘家园街道潘家园社区一位居民也坐上了预约车辆到医院做透析。5月6日下午,潘家园街道另外一位居民也乘坐应急车辆到医院完成了透析。
潘家园街道社区建设办公室负责人李奇告诉记者:“辖区内有14个临时管控网格,每一个网格都有一辆应急车辆值守,此外,还有6辆应急车辆处于机动状态,随时可为居民服务。” 每天,工作人员根据居民外出就医的情况对车辆进行运力的调整,仅5月6日,潘家园街道的20辆应急车辆全部跑起来了,部分车辆已经出车六七次。
新京报记者 吴婷婷
编辑 张树婧 校对 卢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