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乐夜话,每天胡侃和游戏有关的屁事、鬼事、新鲜事。
图/小罗
这一周,一直名声在外的互动小说《肯·福莱特的圣殿春秋》(Ken Follett's The Pillars of the Earth)在Epic和Steam上1折甩卖,换算过来只要8块钱,我就入手了。游戏的名头很大,小说原著是英国作家肯·弗莱特的代表作。原著被称为“历史小说”,剧情比较复杂,以修建一座大教堂为主线,讲述了12世纪初英格兰王权更迭的动荡年代中,平民建筑师一家、修道院副院长以及落魄贵族姐弟在宫廷和教会的斗争夹缝间努力生存的故事,“展现了一幅生动的中世纪生活画卷”。
小说《圣殿春秋》的剧情跌宕起伏,非常精彩,我也是几乎一口气读完的。然而,可能是之前对它的期待比较高,我以为它会对当时的历史波澜有更畅快的描写。但历史终究只是大背景,小说最多的笔墨还是放在了主角团的爱恨情仇上,艳情、悬疑、阴谋诡计样样不少,虽然人物塑造都很生动,整体气质依旧非常通俗。
反而是游戏在原著略微欠缺的方面意外地进行了补足。
游戏精细的画风和优美的氛围为故事加分不少
游戏的体量塞不下原著那样庞大的故事,所以进行了大幅度的删减和改编,而且流程中的互动设计有一些拖沓,在紧凑的情节中未免让人感到有些着急,但游戏优秀的手绘风格美术、悠扬的配乐和细腻的动画效果,让整个故事沉浸在一种奇妙的优美和忧郁当中。这种气质比原著含蓄(毕竟原著是大白话的文字描述,但游戏主要靠气氛渲染),效果更深远。
实际上,我看完了一本书都没有体会到主人公梦想的大教堂的美,更多地觉得它以新式大教堂的落成作为新时代和新希望的象征。但游戏第一章,建筑师汤姆在食物耗尽的冬夜里向孩子们讲述梦想中的大教堂,画面中不完整的门廊、窗户、穹顶渐次出现,温暖的光芒在寒冬的幻觉中流泻而下,将破败的树根照得宛如圣坛……谁会体会不到那种美呢?
而且那不是宗教和信仰之美,是凡人哪怕在绝境之中,对智慧、技艺、可能性的边界的探索之美,是完完全全的人文之美。如果说原著突出的是主人公们在时代洪流和逆境下挣扎反抗、百折不挠的顽强斗争,游戏可能更想烘托他们对自身境遇的思考和精神上的向往,故事本身的曲折和复杂程度则大大削减了。
建造大教堂对主人公来说并不主要出于信仰,而是出于“修建永垂不朽的好东西”的梦想
总之,在我看来,游戏和小说的优缺点恰好能形成互补,都值得体验。在改编作品中,《圣殿春秋》算是非常罕见也非常成功的情况了,以至于只花了8块钱让我感到有点愧疚……
不过,如果是对欧洲史本身而非爱恨情仇更感兴趣,可能得去找别的更合适的非虚构作品。我也啃不动真正的史料大部头,好在现在也有很多写得非常精彩易读的历史故事,其中的种种曲折离奇比小说电影还要精彩。
在这类书中,我特别喜欢罗杰·克劳利(Roger Crowley)的“地中海史诗三部曲”,囊括1452年的君士坦丁堡之战、马耳他战役、勒班陀海战和威尼斯共和国与奥斯曼帝国的对抗。他擅长在写关键战役之前将各方势力在外交领域和商界的斡旋交待得淋漓尽致,最后形成爆发性的冲突。丹·琼斯(Dan Jones)这几年也挺火,写历史像写长篇报道。我为了了解“刺客信条”系列的背景看过他写的《圣殿骑士团:崛起与陨落》,还有讲述玫瑰战争来龙去脉的《空王冠》。
虽然《圣殿春秋》涉及到一些12世纪的重大事件,但主线历史味不太重
既然以有关大教堂的游戏开头,就以另一段我很喜欢的、罗杰·克劳利对圣索菲亚大教堂的描写作结吧:“它的大理石地板上曾经有鲜血飞溅;……多位牧首和皇帝曾在这里避难,躲避暴民和阴谋作乱者,或者被从这里强行拖走。穹顶曾被地震摧毁过3次。……维京人曾在它的墙壁上乱涂乱画;野蛮的法兰克十字军曾经无情地将它洗劫一空。……圣索菲亚大教堂的历史就是拜占庭的影子:既圣洁又世俗,既神秘又赏心悦目,既美丽又残酷,高度地不理性,既属神又属人。在1123年又27天之后,它的历史即将落幕。”
不管怎么说,虚构也好,非虚构也好,这些作品中最动人的还是在汹涌浪潮中倒下和没有倒下的人们,是信仰下被珍藏的世俗生活,以及超越短暂的人生和一时胜败始终伫立的东西。而那些东西,往往是最极致的智慧、残酷和美的结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