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5A级景区标准打造!未来三年,青岛历史城区将有大变化
青岛市历史城区保护更新三年攻坚行动方案发布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5月7日讯 今天上午,青岛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市历史城区保护更新指挥部办公室、市南区、市北区等相关负责人联合发布《青岛市历史城区保护更新三年攻坚行动方案(2022—2024年)》。
作为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的“一号工程”,我市历史城区保护更新工作将深入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聚焦民生关切、打造民心工程,持续推进历史建筑和传统风貌建筑保护利用、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历史街区环境,重聚历史城区人气,打造兼具历史文化风情和活力时尚元素的特色街区和“5A级景区”。
青岛中山路附近的老城区。资料图
统筹推进历史城区和邮轮港区2个重点片区保护更新
记者在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市历史城区保护更新指挥部办公室(以下简称“市指挥部办公室)发挥统筹调度和服务职能,坚持规划引领、保护优先和问题导向,着力强化市区两级指挥部沟通衔接,打通堵点、奋力突破,统筹推进历史城区和邮轮港区2个重点片区的保护更新。
其中,历史城区保护更新聚焦中山路及周边区域2平方公里核心区及4个零星片区,总计开展约171万平方米建设工程,包含已征收房屋修缮和活化利用、建筑立面修缮和协同区域改造;配套实施55条、约25公里道路风貌改造提升;新建12个停车场,建成后可提供2000余个停车位;完成6个街心公园建设,整体打造“老建筑+新消费”“原场景+新体验”等业态场景,建设集聚青岛特色、兼具商贸活力和人居品质的历史城区。
邮轮港区启动14个项目建设,2024年实现竣工建筑面积约43万平方米,在建项目约35万平方米,集聚邮轮旅游、金融贸易、智慧创新、商务文化四大产业,打造国际航运贸易金融创新中心承载区,与历史城区业态互补、产业融合、相得益彰。通过三年攻坚行动,让百年老城区增添新动力、焕发新活力,成为全国城市更新典范。
济宁支路15号院。资料图
坚持规划引领,高水平设计修复历史风貌
据悉,市指挥部办公室会同市南区、市北区分指挥部,紧紧围绕“抓开工、抓开业”这一主线,进一步提升标准、提升效率,集中资源力量,力保各项工作快速推进、早见成效。
做好历史城区保护更新工作,首先要坚持科学规划引领。据悉,依据城市总体规划、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等上位规划,我市编制了12个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为进一步指导中山路周边区域的保护更新工作,按照“真实保护、完整保护、永续利用”的原则先后组织编制了《青岛中山路及周边区域保护更新规划》等多个专项规划;在此基础上,采取“分层规划、精准发力,逐一攻破”的策略,立足大片区范围编制业态策划、交通组织、管线综合等区域专项规划,依此聚焦攻坚项目,编制具体的建筑修缮、景观环境、街区道路、环境整治等设计方案,为科学指导历史城区规划建设提供有力技术支撑。
根据历史文化资源挖掘、产业业态策划招商、房屋征收、规划设计和修缮施工的先后顺序,按照打造5A级景区的标准要求和“修旧如旧、恢复原貌、合理利用”的设计思路,统筹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加速推动项目开工建设。
四方路历史文化街区。资料图
挂图作战,将历史城区三年攻坚行动细化为6大任务
据了解,市指挥部办公室按照工程实际,将历史城区三年攻坚行动细化为6大任务,明确“时间表”“任务书”“路线图”,倒排工期、挂图作战,确保各项工作任务高效推进——
一是全面完成已征收房屋保护修缮。四方路、中山路等历史文化街区是里院文化发源地,最能体现青岛里院建筑特色。近年来,随着产业及人口转移,历史城区面临着产业萎缩、建筑破败的困境。为重聚“老街里”的“烟火气”,激发“老青岛”记忆,重点推进中山路及周边区域共46万平方米已征收房屋修缮。其中,今年作为历史城区保护更新决战之年,将完成36万平方米已征收房屋修缮。通过保护性修缮,引入公寓酒店、餐饮美食、潮牌零售、艺术文创等业态,打造热门影视取景地和网红打卡地,吸引年轻群体、重塑街区活力,实现建筑保护利用和街区复兴。
二是全面完成中山路两侧立面修缮。中山路是近代青岛城市规划与建设的“起点”,整体空间格局保持完整,是青岛城市风貌的集中体现地和承载地。经梳理,中山路两侧共需修缮整治42处、约15万平方米建筑立面,目前已完成20处、约11万平方米,年内完成剩余22处、约4万平方米。此次修缮邀请了国内顶级设计团队,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恢复中山路两侧建筑历史风貌,整体提升门头店招,优化道路铺装、护栏等基础设施,通过系统性亮化等手段,塑造可亲近能共享的公共空间,使百年老街呈现新面貌。
三是全面启动老旧小区改造。老旧小区改造是我市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推进历史城区保护更新工作的重要抓手,事关群众切身利益。今年,将启动中山路及周边区域2平方公里核心区460处、约64万平方米老旧小区改造,包括拆违拆临、安防设施、雨污水提升、公共照明完善等改造内容,改善人居环境,提升老城区居民幸福感、获得感。
四是全面完成协同区域整治。中山路及周边区域目前实施的多数是已征收房屋的保护修缮,但其余建筑及其周边环境未进行统一规划和整治,街区景观环境参差不齐。为保证街区整体风貌和谐统一,我们协调相关单位,对毗邻区域内的一般建筑、高层商务楼宇及环境进行协同整治提升,包括建筑立面修缮、门头店招整治等内容,总面积约46万平方米。通过协同区域整治,实现街区整体风貌和谐统一。
五是全面完成停车场建设和道路整治提升。中山路及周边区域建成年代较早,停车资源紧张,交通承载力不足。为进一步挖掘历史城区停车资源,提高老城区交通承载力,我们充分依托城市边角地,重点利用既有人防工程,建设12个停车场,提供2000个停车位,建成后将极大缓解老城区停车难问题;结合管线下地、配套升级等工作,实施55条、约25公里风貌道路整治提升,提高老城区基础设施水平。
六是加速推进邮轮港区启动区更新改造。大港老港区是青岛城市发展的源点,随着经济社会快速蝶变,其货运港口功能已不能满足城市发展需要,亟需转型升级,赋能城市发展。市指挥部办公室按照“一年全面起势、三年基本建成”的目标要求,会同市北区政府、邮轮港区服务管理局等单位,对标上海滨江、深圳前海等一流港区改造项目,高标准实施邮轮港区更新改造。今年,邮轮港区启动区10个项目全面开工,建筑面积约65万平方米,涵盖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基础设施提升、商务楼宇开发、文旅地标打造等方面。通过重点项目开发建设,以及面向全球的精准招商,推动大港老港区转型升级,打造国际航运贸易金融创新中心核心区和“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成为新旧动能转换的核心增长极。
广兴里现状。资料图
深挖文史资源,实现“建筑可阅读、街区可漫步、城市可记忆”
老城区要有新活力,保护不等于守旧,而是要让历史文化“活”起来,让历史文化融进城市的发展之中,因而深挖文史资源至关重要。为此,我市科学使用专家智库,组织专业力量深度发掘和解读,先后查阅档案资料3000余份,对100多栋重点建筑进行深入挖掘,推进“一房一档”、“一路一档”,将500多项文史挖掘成果充分运用于修缮施工、招商引资和旅游产业发展,实现“建筑可阅读、街区可漫步、城市可记忆”。
与此同时,推动项目签约落户,实现四方路等片区开街运营,中山路沿街商铺、劈柴院片区等业态迭代升级,已落地重点项目50余个,储备网红项目100余个,在谈项目80余个;结合重点项目建成等关键节点,举行夏日市集、展销会活动,营造周周有活动、月月有节庆的商业氛围,凝聚街区人气。
要想让历史城区保护更新的步伐越走越快,就要坚持问题导向,精准施策补短板、破难题。比如缩短方案审查周期。牵头建立历史城区建设项目审批事项联合审查机制,邀请主管部门对建筑保护修缮等方案进行联合审查,将项目审查流程“三环节合一”,极大提高了项目审查效率;突破消防验收瓶颈。联合相关部门发布了历史城区保护更新项目消防管理的工作方案,突破了历史风貌建筑办理消防验收瓶颈;规范建设手续办理路径。打通了利用既有人防设施建设停车场和房屋修缮项目的手续办理路径,在缺少成熟先例的情况下,建立健全了一套完整的手续办理流程。
与此同时,还不断强化建筑价值要素保护。在加强前期方案审查的基础上,组织专业力量逐一核对、详细甄别具有保留价值的建筑要素,引导参建单位编制价值要素保护手册,按册施工、专门监督,妥善保留价值要素;编制标准化施工图册。结合工程实际,牵头编制了历史城区保护利用项目施工现场标准化图册,填补了行业空白,为我市历史城区保护利用项目施工现场的标准化管理提供了依据。值得一提的是,我市还结合地铁建设实现里院“重生”,对接地铁集团,明确地铁沿线历史风貌恢复路径;对地铁沿线建筑进行保护利用,地铁设施与历史街区巧妙结合,助力历史街区蝶变升级。
下一步,市指挥部办公室将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强化规划引领,坚持问题导向,加强跟踪督导,深挖历史资源、丰富旅游内涵,统筹兼顾、一体推进,努力建设活力、时尚、方便、温馨的高品质历史街区。(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王冰洁)
(作者:王冰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