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起腰背僵硬,夜间腰背疼痛?查查风湿免疫病!

生活中,你是否经常腰背疼痛,误以为是疲劳,但休息过后却仍不见好?

早晨起床,你是否总感到腰部僵硬而动弹不得?

漫漫长夜,你是否频频因背部疼痛彻夜难忍?

驼背多年寻医问药无果而终,你是否打算就此放弃?

当上述症状反复发作,也许是身体在发出信号向你求救,千万别掉以轻心,警惕“强直性脊柱炎”在作祟!

每年5月的第一个星期六是“世界强直性脊柱炎日”。5月7日是今年的世界强直性脊柱炎日。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曾小峰教授提醒,强直性脊柱炎要科学防范早诊早治!

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曾小峰教授

强直性脊柱炎,是种什么体验?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属于风湿免疫病。主要侵犯骶髂关节、脊柱关节、脊柱旁软组织及外周关节,并可伴发关节外表现(如炎症性肠病,急性虹膜炎以及银屑病等),严重者可发生脊柱畸形和强直。

调查显示,我国强直性脊柱炎的发病率在0.2%~0.32%之间①,患病人数为500万左右,主要发生于20~30岁的青壮年男性,若不经及时治疗,功能的大部分丧失都发生在病初10年内②。数据显示③④,约80%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存在脊柱疼痛和疲劳症状,晨僵比例更是高达90%。曾小峰教授说:“疼痛为‘表’,骨损为‘ 里’,真正可怕的还是强直性脊柱炎可能带来的骨结构损伤。”

正常情况下,人体脊柱椎体由柔韧的韧带连接,因此腰背部可以灵活运动。韧带与上下椎体骨的连接点被称为附着点,而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附着点处会反复发生炎症,生出病理性新骨。健康的韧带逐渐开始骨化,产生骨赘、连成骨桥,最终导致脊柱融合强直和不同程度的残疾。

曾小峰教授介绍,“强直病痛初期多数在腰臀部显现,导致腰部活动逐渐受限,随后延伸至胸椎,影响患者的正常呼吸,随着病程增长、骨损伤进展到一定程度,疼痛进一步攀至颈椎和头部,导致整个头颈部无法活动,最终健康灵活的脊柱会像竹子般僵硬,久而久之身体活动功能丧失,逐渐畸形甚至残废。”数据显示,强直患者如没能得到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三年致残率约为45.5%,五年致残率高达70%以上⑤。

强直性脊柱炎,一定去看风湿免疫科

曾小峰教授介绍:“由于强直性脊柱炎的早期症状主要表现为炎性腰背痛,许多患者会先到骨科、疼痛科、康复科、中医科等各临床科室就诊,导致该病大量被漏诊、误诊或延诊。强直性脊柱炎本质上属于风湿免疫病的范畴,因此,风湿免疫科才是正确的科室,身体一旦出现异样,务必尽早就医。”

关于强直的治疗,不仅要控制疼痛引起的炎症,还要密切关注骨结构进展。“病理性新骨形成”是导致骨融合强直、乃至残疾的基础,因此抑制新骨生长至关重要。

过去,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治疗主要依靠非甾体抗炎药、皮质类固醇药物和抗风湿类药等传统药物。近年来,随着生物制剂的出现,改变了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格局。根据靶点不同,目前在我国有治疗适应症的主要有两大类生物制剂,一种是抗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抑制剂,第二类就是新型白介素-17A(IL-17A)抑制剂。

曾小峰教授说,“抗肿瘤坏死因子α主要针对‘TNF-α’,其特点是炎症控制有一定效果,临床使用时间长,但对于新骨形成、骨结构变化等方面缺乏相关的数据。白介素-17A抑制剂主要针对‘IL-17A’这个新靶点,优势是既能控制炎症,在阻止新骨形成及安全性方面也有更多数据支持。”

作为全人源的白介素-17A抑制剂,多项研究显示了司库奇尤单抗有效性及安全性的多重获益:在控制炎症方面,可快速持久地改善症状⑥⑦,1周缓解背痛,4周缓解晨僵及疲劳;长期治疗可延缓影像学进展、阻止结构破坏,近80%患者脊柱损伤在4年内未出现恶化⑧;与肿瘤坏死因子-α抑制剂相比,使用IL-17A抑制剂的感染风险较低,适用于具有结核和乙肝再激活隐患和顾虑的患者⑨;维持期仅需每月注射一次,有利于提高患者依从性。

强直性脊柱炎无法治愈,要勤加锻炼和定期随访

针对患者的日常疾病管理,曾小峰教授强调:“强直是炎症性进展性疾病,不能简单靠‘疼不疼’来判断治疗效果,需要定期去医院随访,通过X线、磁共振和CT检查等影像学检查来判断是否有骨进展。此外,对于强直患者,休息或静养无法缓解病痛,加强活动反而能够让病情好转,可保持适当的低强度运动,如散步和瑜伽等,主动增强脊柱灵活度,改善疼痛,抑制病情。”

“最后还是要提醒,强直性脊柱炎是无法治愈的,要早诊早治,不要听信偏方。不论使用哪种治疗手段,长期遵医嘱用药和随访是必需的!这样就可以最大化延缓疾病进展,进而阻止强直发展成为残疾,这需要特别注意。”

参考文献:

①中华内科杂志,1997(3): 193-197

②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 生物制剂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长期疗效观察.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21,25(5) :296-300.

③Ward MM. Arthritis Care Res. 1999:12(4):247-255.

④Druce KL et al. Arthritis Res Ther. 2018;20(l):96.

⑤https://mp.weixin.qq.com/s/91t1dAYE798mNAKpq7koQA

⑥Clin Exp Rheumatol. 2019 Mar-Apr;37(2):260-269.

⑦2019 ACR Annual Meeting. Poster 1504

⑧Braun J et al. Rheumatology (Oxford). 2019;58(5):859-868.

⑨Hannah A. Blair. Drugs (2019) 79:433–443

来源:健康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