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6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相关司局负责同志和专家出席,介绍时不我待科学精准抓实抓细疫情防控工作有关情况。
毫不动摇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加快局部聚集性疫情处置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 米锋
5月5日,世界卫生组织表示,2020年和2021年,全球与新冠肺炎大流行直接或间接相关的全部死亡人数约为1490万。目前,全球疫情仍处于高位,病毒还在不断变异。
5月以来,全国疫情防控形势整体趋稳,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继续下降。截至目前,21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全域为低风险地区,但仍存在反弹风险,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
要毫不动摇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不麻痹、不厌战、不侥幸、不松劲,加快局部聚集性疫情处置,坚决做到应检尽检、应隔尽隔、应收尽收、应治尽治,协调联动核酸检测、流行病学调查、隔离转运和社区管控等重点环节,确保感染者和风险人群及时排查出、管控住,阻断疫情传播扩散。
要从严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举措,把人、物、环境同防要求落实到位。
要继续做好个人防护,推进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
5月以来,全国疫情整体情况如何?
△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副局长 吴良有
4月中旬以来,我国疫情整体呈持续波动下降态势,“五一”假期期间全国疫情形势总体平稳,4月30日到5月5日,全国日均新增报告感染者近5800余例,较高峰期下降80%。
上海市疫情近期每日新增感染者数持续下降,疫情防控形势持续趋稳;吉林省疫情仍处于扫尾阶段,隔离点和封控区以外的风险已经基本控制;北京市疫情通过区域核酸筛查和密接排查管控,扩散风险已有所降低;江西省南昌市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但上饶市需要加大筛查和管控力度;辽宁、浙江、河南等地近期新发感染来源不明的疫情,存在隐匿传播风险,溯源调查和管控防范难度增大。
目前,全国疫情整体形势有所好转但仍复杂严峻,存在反弹风险,需要加快局部聚集性疫情处置,及时完善防控措施,做好疫情应对准备。
多地高校全面实行了线上教学,实验课、实践课怎么上?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一级巡视员 宋毅
实验、实践课是高校教学的重要内容,疫情以来各地各校创新开课方式,充分挖掘各类在线实验实训和虚拟仿真平台资源,通过慕课、现场直播、虚拟仿真等方式开展实验、实践教学,开展了大量积极有效的探索实践。经过近三年大规模在线教学的实践考验,多数高校在组织实验课、实践课教学方面,都已经有了比较成熟的经验。
从2013年开始,教育部就开始推动全国高校探索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建设。2017年以来已经遴选出728门虚拟仿真实验一流课程。2018年,上线了“实验空间”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为全国高校提供了虚拟仿真课程开放共享服务,这个平台上线的虚拟仿真实验课程已经达到3250多门,涵盖了61个专业类。平台上线以来,对支撑疫情期间高校实验教学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年3月下旬,“实验空间”平台应吉林省教育厅要求,对吉林省高校2200多名师生开展培训,吉林大学、延边大学、长春建筑学院、长春师范大学等高校已经陆续开始依托实验空间开展线上实验教学,全省在线实验达到16万人次。我们计划在6月份,“智慧高教”平台二期建设将增设虚拟仿真实验板块,我们也希望各地各高校能够广泛关注,积极用好虚拟仿真实验课资源,满足我们线上教学的在线教学实验、实践的需要。
校园防控有哪些更精准的安排?
△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 王登峰
从教育系统来讲,如何去应对奥密克戎新毒株给我们带来的冲击,教育系统要做到“四好”。
一是要“把好门”。要严格实施校门的管控,让病毒没有机会或者减少病毒进入校园内部的机会,这也是我们做好校门管理的最重要的方面。要认真查验身份、测体温、检查健康码、行程卡等相关信息,才允许进入校园。
二是要“管好人”。在校园里面的师生,我们要做好健康监测工作,师生以及共同生活人的行程轨迹的管理、健康监测的情况,是我们早发现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除此之外,还要做好师生健康生活方式的教育,要鼓励大家认真做好个人防护,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各项措施。同时,要加强健康教育,让广大师生全面了解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各个环节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
三是要“控好物”。在校园里面,肯定要跟校外发生各种各样的联系,包括快递、人员交往。我们要做好快递、包裹和其他进入校园物品的疫情防控各项常规检查。此外,校内的垃圾清运和公共场所的管理,也要真正落到实处。
四是要“备好勤”。在做好各项常态化疫情防控举措的同时,我们一定要及时做好应急预案。一旦出现感染,要立即全面启动应急预案,应急预案要制定完善,要经常演练。
什么情况可实行全域“静态管理”,如何更好做到科学精准?
△国家卫生健康委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 梁万年
“动态清零”并不意味着是全域静态管理。恰恰相反的是,“动态清零”追求的目标之一就是尽可能避免全域静态管理。当前,针对奥密克戎变异株的特点,一方面要强化快速、果断、彻底地采取相关防控措施;另一方面要强化精准科学防控,最大限度地平衡好疫情防控和社会经济发展、正常生产生活之间的关系,要防止层层加码、“一刀切”的做法。既要防止不作为、慢作为,也要防止乱作为、层层加码。
原则上来说,在疫情早期,传播链条清晰、风险可控的情况下,没有必要采取全域静态管理。但是,当出现广泛的社区传播,传播链条不清楚,也就是传染源和感染者之间,包括密切接触者之间的关系不清晰,出现暴发流行和规模型反弹的风险较大的情况下,要综合考虑疫情的特点、所处的阶段、防控的能力、社会经济水平、人口特征这些因素,来决定是否采取更为严格的防控措施,比如说静态管理,以及静态管理的具体区域大小、范围、时间和管理的力度等措施。由此可见,落实“四早”、落实“四方责任”,我们就可以有效避免全域静态管理。
关于如何更好做到科学精准防控这个问题,我们还是要在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总策略、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的指导下,继续坚持行之有效的防控措施的基础上,在当前特别是针对奥密克戎变异株的流行状况,努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进一步强化疾病监测工作。监测是早发现的一个非常有力的手段,监测工作做好,发现病人就越早,越早我们就越主动,特别要做好重点人群、重点场所、重点机构的监测管理,要利用好抗原筛查+核酸检测诊断的有效组合这种监测手段,尽可能早发现感染者,并且防患于未然。
二是要做好相关应急准备,做好应对不同疫情场景下的应急预案,加强相关人员的培训和演练。特别是要做好方舱医院、定点医院、隔离场所和相关防控物资的准备。也要做好在疫情防控期间,如何保障社区老百姓正常生活的保供准备和相关预案,以空间来换时间。
三是在防控措施上,要分清优先次序,明确主攻方向。从一开始,就要把社区的防控放在更加优先的位置,第一时间把风险人群控制在管控范围。在疫情处置上要更加高效协同,以快制快,确保核酸检测、流行病学调查、隔离转运、隔离收治和社区管控这些环节的相互协调联动。另外,各系统、各类信息应该加强联动,确保各项工作要求第一时间抵达基层。
转自健康中国
来源:广州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