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微博、抖音、小红书等多个平台宣布“公开账号IP属地”,且“用户暂时无法主动关闭相关展示”,相关话题引发热议。
一些名义上在海外的账户露出了庐山真面目,实际IP归属地或运营地在国内。“小雪梨在日本”的IP归属地在辽宁;“在英国的露娜”IP归属地在浙江;“来酱在东京”IP属地显示为上海……尽管一些博主解释说其内容制作团队在国外,运营团队在国内,但网友并不买账。
卖家号称可更改微博、抖音IP归属地
看来,IP归属地这个功能让一些人有点发慌。但是媒体报道,由此也衍生出付费IP代理的产业,“最低6元可更改”“6-8元拥有想要的IP地点”等信息在网上屡见不鲜。
网络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这是时代的进步,但是如果缺乏起码的规制,也会给社会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特别是在一些热点事件中,带节奏蹭流量、冒充当事人发声甚至恶意造谣者时有出现。
IP归属地这个功能的上线,发挥了一定的约束作用,对维护网络传播秩序和净化网络环境,自然是有益的。
与此同时,这个功能也引发了一些担忧。一方面,是担心网友的隐私会不会因此而受到损害。另一方面,则是担心围绕规制与反规制,会不会因此而催生新的产业链。
就前者而言,其担心完全没有必要。因为“IP属地”与“IP地址”是两个纯粹不同的概念。IP属地只是具体到省,公布出来显然不会影响到私人生活的安宁,如果把这一点也归入个人隐私,那隐私的外延岂不是漫无边际?
不过,另一种担心倒是很快被应验了。当下网上很火的一门生意就是做付费IP代理,甚至在一些电商平台上已经出现了付费IP代理的业务。
为什么有人费尽心机也要更改自己的IP归属地?当然是因为IP归属地这个功能不利于其浑水摸鱼,这也从反向的角度证明上线相关功能做了一件正确的事情。
怎么看待付费IP代理产业的兴起?其实,IP代理早就属于国家严厉打击的网络黑产、网络乱象。2021年,仅江苏一地,各级公安机关严打动态IP代理、推广引流、接码养号、非法支付结算、解封账号等突出网络灰产乱象,即查处了相关行政案件达403起。只不过,由于IP归属地功能的上线,相关产业最近更火,更引人注意罢了。
由于从技术角度而言IP代理无法完全禁止,因此针对付费IP代理产业的火爆,专家建议采取通过技术监测与行政监管的双重措施,从而加强对代理服务商的监管。
这当然是一个可行的建议。但更重要的恐怕还在于监管需要与时俱进。
过去针对IP代理服务的打击,锋芒主要指向卖家。但随着黑灰产业的发展,现在网民购买“IP代理”,不仅给自己带来了黑客和病毒更容易入侵主机的风险,也往往给不法分子提供了利用网络非法牟利的机会。根据数据安全法开展数据处理活动“应当遵守法律、法规”“诚实守信”的规定,买家这种行为从法律上如何界定,怎样进行制约,也不应该是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