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事“三分钟热度”、
考研、考公总是半途而废、
阅读时看一页就要休息半小时、
到了学习时间就看看这儿、动动那儿、
年初立下的减肥、健身Flag,
早就不知道倒在哪儿了
……
“自律的程度,决定你人生的高度”,
对于很多人来说,
“这道理我都懂,
但在下实在做不到!”
如今,
“拖延症患者”不在少数:
刚想干点事儿,
耳边仿佛响起一个声音:
“打局游戏不香吗?
喝杯奶茶不好吗?
干吗让自己这么累?”
得,一下子气就泄了。
如此反复,
干啥都没常性
很难取得成功。
奋斗的路上,
最顽强的“敌人”是自己,
最难战胜的也是自己。
一些年轻人非常积极求上进,
发现自己有上述问题后,
希望变得更自律一些,
让自己在学业和工作上更有竞争力。
于是,
一门生意诞生了——
“花钱买监督”。
“自己花钱找人管自己”,
听上去很玄幻,
但在互联网平台颇为火爆,
再次印证了
“需求催生服务”的朴素道理。
在传统意义上,
监督权属于监护人、老师、上司等熟人。
但在网络时代,
被监督者可以“主动出击”,
向陌生人购买:
比如被监督起床、跳操、
背单词、写论文、写PPT等,
方式有制定进度表、电话抽查、
每日数次定时提醒、
截图或者录视频反馈进度等。
购买监督的本质是他律。
自律不行,
那就他律凑。
别说,作用还真不容小觑。
从一些购买者使用后的反馈来看,
监督员的服务
产生了陪伴和鞭策效应,
让一些人客观上提高了效率,
变得更专注起来。
这门“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生意,
看着是“双赢”,
但也有一些隐患。
传统意义的监督
多少会带一些强制性;
而购买监督服务的双方,
是商家和消费者的关系。
商家以赚钱为目的,
“有求于”消费者,
注定了强制效果有限,
监督多是“点到为止”,
消费者开心满意就行,
服务的真实效果难以界定。
如果出现纠纷,更难以维权。
此外,监督也有侵犯个人隐私之嫌。
一些监督员通过手机防沉迷软件,
对消费者实施定时、定点锁屏、
监控手机使用时长、禁用App等。
这需要消费者提供手机密码等信息,
背后有不可控的风险隐患。
所以这种监管他人的服务,
仍处于需要被监管的阶段。
“花钱找人管自己”,
可以用金钱暂时唤醒
内心深处的自律意识,
因为在潜意识中,
消费者希望这钱花得值,
会暗示自己坚持下去,
别让这钱白花了。
但漫长的人生,
怎会总有“监督员”陪伴?
自律才是最持久的驱动力,
要真正意识到所学、所做的重要性,
为自己学,为前程学,
有意识地把“他律的监管”
转化为“自律的习惯”,
放眼长远,
延迟对自己的短暂奖励,
不被游戏的快乐所麻痹,
不被过载的信息所绑架,
才能厚积薄发,
顺利迈过每一道生活和学业的门槛,
让未来的你
感谢现在“努力且克制”的自己。
自律很难,
坚持很酷。
来源: 央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