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一系列利好政策的出台使职业教育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教育界人士包括社会上很多人都说:职业教育现在很有面子!可在教师、学生和家长眼里,职业教育真有“面子”吗?
当前,无论中职还是高职都处在招生批次的底端。这种现状虽成就了“大众教育”的“盛景”,但教学工作之累、之难,一线教师心知肚明。相对普通教育教师,职业教育教师往往话语权偏少,自信心不足;而职校学生大多自认为缺乏学习能力,是被中考淘汰后“剩下来的那部分人”,家长谈到孩子也是低人一头。
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撑起职业教育的“面子”呢?
职业教育要有“面子”,关键在“里子”。“里子”就是教育教学质量。通俗地讲,就是让学生在学校能学到东西。要让“里子”更实在,职业学校要促进学校管理的品质化,避免平庸;要促进教学管理的规范化,避免随意;要促进学生管理的精细化,避免涣散。国家和省级层面制定的各类教学标准要真正得到落实,成为职业学校质量管理的“标尺”。要把质量作为立校之本,按照职业教育规律,把好教师课堂质量关、学生行为素养关,靠严谨的教育教学、扎实的工作管理提升信誉,赢得各方信任。
职业教育要有“面子”,政策要真落地。要按照相关文件要求,完善职业学校办学条件,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要从政策上落实对职业学校的投入和办学条件的完善,这是保障教学质量的基础;应协调好教育部门、人社部门以及企业、行业间的关系,理顺职业教育的管理体制,优化校企合作政策环境;落实职教师资培养培育相关政策,强化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升教师素养,按照职业学校生师比例和结构要求配齐专业教师,制定企业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和职业学校教师双向流动的办法,真正提升职业技能教学质量。
职业教育要有“面子”,企业要真参与。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始终伴随着对不断深化产教融合的孜孜追求,这是职业教育规律使然:传授技术技能离不开工作现场,离不开经验丰富的熟练师傅;要办好职业学校离不开产业和企业的支持。可以说,企业与职业学校一样都是办学主体,只有坚持这样的认识,职业教育才能走上科学发展之路。因此,校企合作需要持续发力,而且要从企业端发力,形成产教良性互动、校企优势互补的发展格局,让企业真正参与到学生培养中来;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切实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素质。
职业教育要有“面子”,对教师要真关心。没有教师的亮色,职业教育绝不可能出彩。在现有教育生态下,职业教育发展面临困难;在各类教师中,职业教育教师尤其需要关心。客观上他们的事业成就感较低,因为他们从事着与成长中的特殊青少年群体打交道的职业。对教师的关心首先是业务的帮扶,帮助他们健全知能结构,能够有效指导职校生的操作技能形成;帮助他们了解技能人才成长规律,掌握行之有效的专业教学方法。对教师的关心还需要给予精神的倚托,帮助教师深入理解职业教育教师职业的特点,强化职业认同感。对教师的关心更需要解决教师的切身诉求,完善职业学校教师招聘、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和绩效考核标准,满足教师职业生涯高水平发展的需求。
职业教育要有面子,学生发展要真有空间。职业教育的“面子”,归根结底是职校学生要有“面子”,而要让学生、家长觉得上职业学校有“面子”,关键在就业和升学。要通过培养模式改革,“岗课赛证”综合育人,实施弹性学习和学分制管理,支持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创新创业、竞赛活动,引导学生热爱技能学习,切实提高学生的就业本领,帮助学生凭借一技之长实现人生价值。同时,要不断完善“职教高考”制度,完善“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考试招生办法,畅通学生从中职到高职再到职业本科的升学通道,满足广大职校学生及家长对高质量、高层次教育的需求,也能兼顾经济社会发展对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需要。这样,职业教育的类型定位也才能从根本上确立。
《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了2035年技能型社会基本建成的目标,要形成国家重视技能、社会崇尚技能、人人享有技能的美好局面。我想,那时青年一代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肯定是很有“面子”的事情。
(作者系镇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副校长)
《中国教师报》2022年05月04日第14版
作者:潘 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