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发现了数学教育的“秘密”

上师范大学后,妈妈曾问我:“你每天学的是什么呀?”我回答:“学的是数学嘛,就是字母和数字,说了你也不懂。”话一出口,我立马对自己的失言感到懊悔,同时也有一种无力感涌上了心头:数学到底是什么?如果我连学的是什么都没有理解、无法表达,怎么去当老师呢?

数学老师曾在课堂上说,数学家是能给不识字的人讲懂数学的。于是,我开始思考什么是数学、什么是数学教育。

我去图书馆查阅、去网上查询,了解数学史、数学教育,试图解答数学与数学教育的意义。但是,我没有找到想要的答案。

转机是在一个上午出现的。教数学分析的王老师上了一堂将数学分析与思政元素相结合的课,彻底颠覆了我对数学教育的认知。我到现在都记得,那节课讲的是无穷级数,后来被收录进《春风化雨思与行——课程思政优秀教学案例精选》一书。那节课上,王老师讲刘徽的割圆术和截杖问题时引入了《雷锋日记》,讲级数收敛的必要条件时提到了“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最后回归“刘徽割圆术”,讲到了“四个自信”。

我隐约觉得,自己好像发现了数学教育的秘密,好像找到了自己想要的数学和数学教育。

课程思政架起了一座桥。

“学数学有啥用”这样的问题之前我无法回答。当我认真研读《春风化雨思与行——课程思政优秀教学案例精选》之后,当我体验了思政元素融入数学课堂之后,我几乎可以肯定地说,贯彻课程思政理念的数学课,对每一个师范生都有重要意义。

比如,在课程思政中,老师讲到特殊值代入与国家政策实施前开展试点有异曲同工之妙。我们在做一道数学题的时候总会不自觉地将特殊值代入,但在生活中,普通人很难在做一件事之前先进行小的试验。

如何建立数学教育与生活的普遍联系?如果我们在教学生数学 “化简”时也教一教对生活的“化简”,他们的生活会不会更轻松?如果我们在教学生数学类比思考的同时也引导他们类比生活中的两三件事,他们会不会更睿智?如果我们在教学生分类讨论的同时也渗透一下因地制宜的思想,他们会不会更容易理解国家政策在各地的实施方式?我发现,课程思政在数学教育与生活之间搭建了一座桥梁。

我想,将来成为老师,我要善于教会学生用数学思维指导生活。从小学到高中,我们做的几乎每一道数学题背后都蕴含着数学的思想方法。以前,我们在做题过程中反复实践,却很少与生活实践相联系,更不必说善于应用。

如果将课程思政贯穿于数学教育之中,我们教会学生的就不仅仅是公式、符号,更是生活实践的方法论;我们将不仅仅只是数学知识的传递者,而应是立德树人的传道者。

让每一个学生学会数学,也学会将数学的思想方法运用于生活,数学就会一直陪伴他们走过人生的一个又一个阶段。

我现在能回答妈妈的问题了。

“你每天学的是什么呀?”

“学最简单的道理,然后一遍遍实践。”

“学会以后呢?”

“去做一个传播数学思维的人,让更多的人变得更睿智……”

(作者系太原师范学院数学系大二学生)

《中国教师报》2022年05月04日第13版

作者:闫鑫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