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纲领性文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强调“过程与方法”目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些理念在一线教师中得到广泛认同,在实践中也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但是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真正实现学科育人与实践育人,变革学习方式仍然面临着新的挑战。此次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以深化教学改革为突破,强化学科实践,推进育人方式变革。
义务教育新课标为什么要强调变革学习方式?20多年来,新课程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理念极大地推动了课堂转型,打破了过去“一言堂”“满堂灌”的课堂形态,学生积极参与、自主探究。但比较突出的问题是,探究缺乏严谨性与学科典型性,存在“虚假探究”的现象。所谓“虚探究”,就是没有目标导向的“为了探究而探究”,譬如在短短的一节课中,教师会安排四五个探究活动:内容理解要探究、知识点整理也要探究……小探究多,思维含量少,探究学习的质量无法保证,真正指向素养和能力培育的环节难以展开。所谓“假探究”,即用错误的方法开展探究,这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盲目套用探究程式,忽视了学习方式的丰富性;二是采用与学科无关的、“包治百病”的探究方式,达不到应有的效果,最典型的是用“不言语”的方式学习语言,用“不科学(实验)”的方式学科学,用“不艺术”的方式学艺术,用“不道德”的方式学品德……反思上述问题,至少有两个原因:一是没有澄清一些先进理念的“来源”和“去向”问题,导致实践中出现浅层次行动,如新课程启动时没有很好地给教师解释清楚为何要把“过程与方法”作为目标,“过程”从哪里来、是什么、到哪里去等问题;二是没有告诉学科教师将先进理念与具体学科合二为一的策略和做法,如语文教师不知道“过程与方法+语文”是什么,历史教师不知道“自主合作探究+历史”到底怎么做……导致教师认为这些理念“与学科无关、与我无关”,是“要我做的”,不是“我要做的”。
当下流行的自主、合作、探究如何迭代?义务教育课程方案与课程标准强调素养导向、学科育人,重组课程内容,创建学业质量标准,探索与素养目标和内容结构化相匹配、学科典型的学习方式,推进以学科实践为标志的育人方式变革。所谓学科实践,指的是具有学科意蕴的典型实践,即学科专业共同体怀着共享的愿景与价值观,运用该学科的概念、思想与工具,整合心理过程与操控技能,解决真实情境中问题的一套典型做法。究其本质,学科成于专业的实践,学科在实践中得以发展,且致力于人类实践的改善;学科实践是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知行结合的学习方式;就其特征而言,学科实践强调“像学科专家一样思考和实践”,是真理性与价值性的统一、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个体性与社会性的统一。
学科实践超越了传统知识授受的学习方式和探究学习,代表学习方式变革的新方向。学科实践既注重学科性,也注重实践性,因此强调学科实践并不是抛弃“知识”,而是要以一定的知识储备为基础。学科实践更强调通过实践获取、理解与运用知识,倡导学生在实践中建构、巩固、创新自己的学科知识,学科实践不仅要求学生具有强烈的自主性,而且强调真实的社会性。探究学习的本意是模拟学科专家进行科研的过程,虽然不要求学生通过探究获得全新创见,但希望能够通过探究的过程使学生理解、运用和应用知识,感受知识创生、验证、传播与分享的过程。从这个意义来说,探究学习本质上也是一种实践形式。但作为一种普适性的学习模式,探究学习的学科性不强,没有很好地与学科融合,也就是说没有“学科味”,成了解决学习方式问题的“万灵药”。正因为探究学习没有很好地与学科结合起来,而且呈现给教师的探究学习大都以“探究五步法”“科学探究七要素或程序”的形式出现,因此教师在实施探究学习时关注更多的是上述步骤与程式有没有完成,而不是探究本身的目的与意义。值得一提的是,学科实践并非对探究学习的否定和取代,而是体现了人们对学科教育理解的进一步深化,呼唤“源于实践、在实践中、为了实践”的真正的学科探究。
(作者系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所长、教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修订组组长)
《中国教师报》2022年05月04日第6版
作者:崔允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