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年前,师范毕业的我成了一名小学教师。尽管经历了实习,还利用假期认真备了6个单元的课,但当我独自一人走进陌生的校园,面对30多个小不点儿时,内心依然焦虑不已。
根据学校传统,入职之初我有一位师傅,她是年级组长,还未见面她便因为我给她发的信息中漏掉了一个标点符号而批评我。因为不想再挨批评,后来每一条信息、每一篇文章我都认真检查,养成了反复检查自己写的每个字、每个标点符号的习惯。6年后我已经理解了师傅当年的行为,在面对新入职教师时我对他们说了相似的话:教师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包括每一个标点符号,发到班级群里的消息、与家长聊天的内容要反复检查,不要因为一个错字、一个标点而影响自己在家长心中的专业形象。
如今回忆,刚入职时的点点滴滴仍然历历在目。我记得开学当天有个走错教室的孩子,有个哇哇大哭的孩子,有个自然卷的小姑娘,有个大眼睛的小男孩……我牵着他们小小的手走在偌大的校园,我们一起在这个陌生的地方探秘,发现了不少好玩的地方。适应校园活动结束,我迎来了人生第一次家长会,为了在家长面前不露怯,我提前背诵了近10页文稿。
那次家长会结束不久便是开学前第一次试讲,我进行精心准备,还在师傅的指导下做了修改,结果教导处主任当场提了十几条缺点。当所有听课教师离开,我在空无一人的教室哭了半个小时。那段时间,不知道多少次泪水打湿枕头,多少次想放弃逃避,但我告诉自己:再坚持坚持,太阳就要出来了。就这样,我度过了那段时光,一段无比宝贵的时光。
正式开学后,各项工作渐渐步入正轨,我便将全部精力用在研究教学和家校沟通上。一年级孩子开学便学习拼音,有些不适应,回家后有的家长也不能辅导,我经常在下班后接到家长的求助电话。当时流行微课,我便尝试将每天的拼读作业录制成微视频,让孩子跟着视频学习拼读。后来,我还尝试用微视频指导书写、讲评试卷,效果都不错。再后来换了工作的学校,我也使用微视频进行教学,但几次尝试后发现,这样的学习方式并不适合寄宿学校的学生,有录制视频的时间还不如面对面与学生交流更高效。可见,任何好方法都要生长在适宜的土壤,生搬硬套只会“事倍功半”。
除此之外,我还有许多教育教学上的做法都是在那段时间固化的。比如,课堂上遇到学生不会或回答不出的问题,我采用“生教生”的方法解决;每次批改作业都用表格记录,学生正确完成打“对勾”,有错误画“斜线”,改对了再画成“对勾”,这样我就可以快速了解学生作业完成情况,进而明确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
带着学生阅读是我一直坚持的事情,每学期学生都会收到一个必读书单,由我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教材要求推荐相应的书籍,班级书架上也总放着学生带到学校的各种读物。我对学生带来的书进行筛选,之后由学生随意选择,每个学生的喜好不同,我不愿意过度干涉他们自由选择的权利。
7年,我看到了阅读给学生带来的改变。我的第一批学生至今念念不忘曾经看过的书,他们说自己的语文素养是我培养的——当以前的同事把这些话转达给我时,我感动得热泪盈眶。小学阶段或许是孩子求学生涯中最轻松的一段时间,我们应该给予他们更多难忘且有意义的时光,让他们记住操场上的雪松,记得在小菜园亲手种下的麦苗……何不慢一点儿,再慢一点儿,给孩子也给我们自己足够的成长时间。
(作者单位系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双语学校)
《中国教师报》2022年05月04日第9版
作者:张培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