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丨劳动课成为独立课程,不仅只是煮几顿饭

评论丨劳动课成为独立课程,不仅只是煮几顿饭

开设劳动课,不只是让孩子参加几次劳动,重要的是增强孩子对生产劳动、服务劳动的体验,以及在劳动教育中收获综合素质的提升与发展。

西红柿炒鸡蛋,盆栽水产养殖……今年9月起,小学生要会这些。近日,教育部正式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将劳动从原来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完全独立出来,并发布《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这也意味着,今秋开学起,劳动课将正式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课程。

我国中小学之前就对学生进行过劳动教育,但劳动教育存在被边缘化、弱化的现实问题。那么,将劳动课独立成一门课程,能解决被边缘化、弱化的问题吗?毫无疑问,地方教育部门和学校应该以高质量的劳动课程教学,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的劳动价值观,并转变家长和社会对劳动教育的认识。

↑资料图:小学生们体验收割水稻

对于今秋即将开设的劳动课,一些家长担心,孩子除学习之外,还要参加劳动课,而布置给孩子的劳动作业极有可能变成家长作业。如教学生学养鱼,会让家长去买鱼苗、养鱼设备,转变为家长养鱼;教孩子学煮饭炒菜,由家长配合、“拍照”上传,这也容易让劳动作业变为走过场和形式主义……

劳动教育最重要的价值有二,一是培养学生学会自主生活的技能,二是培养学生形成尊重劳动、尊重普通劳动者的劳动价值观。在学校教育中开展的劳动教育,要实现劳动教育的价值,就需要各地学校结合学校的办学条件和当地的情况,丰富劳动教育资源与内容。如对学生进行盆栽水产养殖方面的劳动教育,适合的方式不一定是布置给学生种花、养鱼的任务,而是在学校里开设相关的实验室,提供场地,在劳动课老师的指导下,参与、观察、体验、记录、分析,培养孩子热爱劳动的兴趣,进而对孩子进行职业启蒙,发展孩子的专业兴趣、职业兴趣,而不是把劳动教育变为家长的负担。

把劳动课独立成一门课程,更要求地方教育部门和学校,按课程要求,加强劳动课专任师资建设和课程建设、场地设施建设,形成科学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地方政府要依法保障对学校劳动教育的投入,并督促各校按国家课程规定开齐开足劳动课。如果存在劳动教育缺师资、缺场地设施,以及学校的劳动教育课时被挤占的问题,要依法追究地方政府和学校的责任。只有坚持依法治教,才能确保各校开齐开足国家规定的义务教育课程,给学生完整的义务教育。

劳动教育还需要家庭教育的积极配合。家长包办代替孩子除学习之外的一切,不让孩子做家务,甚至把学习与劳动对立起来,把劳动作为对孩子的惩戒措施,是不少家庭教育的理念和教育方式。网上不时有家长上传“孩子不好好读书,就让他体验劳动艰辛”的视频,这折射出不少家庭存在变形的劳动价值观和成才观。这显然不是让孩子热爱劳动,而是讨厌劳动、轻视劳动,既影响孩子学习必备的生活技能,又传递了家长的教育焦虑。

家长都希望孩子获得高学历、成为学术人才,而不愿意孩子学技能,变为普通劳动者。可全社会又需要多少学术人才呢?

家长要意识到培养孩子基本生活技能的重要性,这是真正对孩子负责,也有利于构建和谐的亲子关系。让孩子自己的事自己做,从小教育孩子学会整理书包、洗自己的衣服、煮饭炒菜,这可让孩子体验生活的乐趣,培养孩子自主生活能力,也可增强责任意识。家长“大包大揽”更多会导致孩子独立性弱,且缺乏责任意识和感恩意识,因此,从培养孩子成为有自主生活能力的劳动者出发,家庭教育要回归生活教育、生命教育与生存教育。

我国教育已经进入各级各类教育均已普及的新时代,提高教育质量是新时代教育发展的重要任务。要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就要给学生完整的高质量义务教育,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核心素养培养。为此,还要推进教育评价改革,在义务教育阶段,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关注每个学生接受教育的过程,以及每个学生的成才、进步。就此而言,开设劳动课,不只是让孩子参加几次劳动,重要的是增强孩子对生产劳动、服务劳动的体验,以及在劳动教育中收获综合素质的提升与发展。

红星新闻特约评论员 熊丙奇

编辑 汪垠涛

红星评论投稿邮箱:hxpl202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