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谷老师推荐语
好孩子和坏孩子被人津津乐道,乖巧、听话、懂事是好孩子,好孩子被戴上皇冠。
成绩不好、捣乱顽皮又爱顶嘴的常常被认为是坏孩子,往往被否定、看轻和嫌弃,坏孩子一开始就被打进深渊,头顶乌云。
却很少人留意,“好”“坏”的区别完全来自我们的主观臆断,而未曾正视孩子的“坏”行为,以及行为的内因。
“坏孩子”是叛逆,还是自卫?
作者|沙法丽·萨巴瑞
01
“好”孩子和“坏”孩子
受到童话故事和文化传统的影响,我们常把孩子分为“好”孩子和“坏”孩子。当我在世界各地举办研讨会时,常常请家长为这样的词下定义,他们总会不约而同地列出相似的清单。
社会认为“好”孩子就是那些不爱惹是生非的,最好是有礼貌、懂得自我控制的孩子。
好孩子是那些听话、好学,能够安静坐着、注意力集中的孩子。换句话说,当我们仔细看时,可以发现,好孩子的“好”,是以他们的行为有多么配合我们的生活来衡量的。
同样,被贴上“温和”标签的孩子是因为他们使我们的生活很容易。那些“顺应主流”的孩子受到称赞,是因为他们遵循的是我们的规矩。
我们很自然地发现,顺从的孩子更容易相处。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常常不自觉地被那些不去挑战我们的做事方式或根深蒂固的信念的孩子所吸引。
我们爱“好”孩子,因为他们使我们感觉一切都在掌握之中。由于他们不会迫使我们面对不愉快的事情,我们总是用更优厚的待遇来奖励他们。
与“好”孩子相反, 那些我们眼中的“坏”孩子,是过分好动,容易分神,爱吵闹,爱顶嘴的。
这样的孩子常常不听话,把事情弄得很糟糕。不“听话”、爱打闹,或者态度“不恭敬”的孩子会受到惩罚。暴力行为总是不对的,家长们必须马上处理它。
然而, 家长们越是想扑灭这些行为,越是会用极端的手段,最终导致孩子怨恨情绪增长,愈发闹事。
显然,家长们常常反应过激,是由于孩子的行为没有尊重他们的安排,扰乱了他们的秩序感。
孩子才一岁的时候,家长就期望他们“行为得体”。
到了两岁的时候,甚至是“两岁”这一事实也被视为一个问题,因此我们称这个年龄为“可怕的两岁”。
幼小的孩子会被引导着感到,他们的正常成长——有时表现为抗拒、发脾气,甚至公然反抗——是一种麻烦,因此感到羞愧。
无论是“好”还是“坏”,都是我们用来描述孩子行为的典型标签,但这还不是我们给他们贴标签的唯一方式。
因为我们的“自我”总是给世事归类,我们心中有很多标签, 一部分是基于孩子的行为,但更大一部分是基于孩子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感觉。
诸如“懒惰”“乖巧”或“害羞”这些标签,其实会给还没有形成牢固的自我认知的孩子带来沉重的负担。
02
负面标签的压迫
毫无疑问,我们每个人都会记得在孩提时代被贴过的标签——就好像套在我们脖子上的一根绳索, 多年后还会令我们因羞耻而喘不过气来。
我的一位成年客户艾连娜透露,她至今仍依然记得小时候被妈妈的朋友喊过“猪小姐”。
她至今依然无法摆脱当时感到的羞耻。
可悲的是, 我们总是对负面的标签念念不忘,而往往把正面的赞美和鼓励抛诸脑后。
这是因为我们在很小的时候,内在的自我价值感就已经被削弱了,导致羞耻感会立刻让我们感到熟悉,我们的心不假思索地就吸收了。
假如我们的父母是觉醒的,羞耻感便完全没有机会在我们的情感中找到立足之地。
当有人对我们说出羞辱的言论时,我们能够轻易地将它们从意识中抛弃,因为我们不会对它们产生熟悉的感觉。
就在几天前,我女儿玛雅告诉我,每天上学她都会被学校里的女生取笑,因为她穿的是瑜伽裤,不是最近流行的品牌。
她是这样回应她们的:
我才不管你们怎么看我。我喜欢瑜伽裤。
假如她对自己的外貌和时尚感有一丝的不安,其他女生的话就会刺进她的心里,使她为自己感到羞耻。
然而,她能够看清朋友的评论只不过是她们自己的观点,与她需要如何着装完全无关。
这就是为什么 拥有一个坚实的内心基础是避开他人的无意识投射的关键。
由于我们大部分人都在羞耻感和缺乏安全感的氛围中成长,来自他人的标签和评语会对我们产生巨大影响。
社会给一个孩子贴上什么标签,不仅影响孩子,还严重地影响他的父母。
例如,如果一个孩子被老师贴上了“不合作”的标签,老师向家长投诉,要求家长管教好孩子,家长就会感受到压力,觉得真的要修理孩子,甚至会把孩子带去治疗。
杰米还记得,当儿子的老师告诉她,除非把儿子带去进行药物和行为治疗,否则她的儿子将会一事无成,那时她感到多么的崩溃。
她为儿子的前途深感忧虑,责怪自己是个无能的母亲。当她带着 12 岁的儿子亚当来接受治疗时,我却看到了一副完全不同的景象。
作为一个阳光、充满活力的男孩,亚当需要运动和锻炼。他承认自己实在无法坐得住,但他坚定地为自己辩护说:
我已经拿到足够好、爸爸妈妈也满意的分数。我加入了两个运动队。
只是要我坐得很久,我就感觉很无聊。难道这也是罪过吗?
亚当的愤怒是合理的。
老师长期训斥他过分活泼好动使他无法忍受,他甚至想过以后在家里上学算了。
这不公平。我比我大部分朋友都学得好,但就因为我上课无法集中注意力或者在书本上涂鸦,陷入麻烦的总是我。
亚当与许多男孩子一样,对老师蛮横地加诸他们身上的标签十分反感,却无力为自己辩护。
他们渴望大人尊重他们原本的样子,而不是给他们贴上负面的标签。
当孩子们缺乏某种技能,需要帮助来获得这些技能时,任何人都不能想当然地认为凭一个简单的标签就可以定义孩子的性情,尤其当这个标签带有“好”或“坏”的色彩时。
万一孩子的老师们陷入了这种不觉醒的思维,我们应该承担起倡议者的角色。
这样做难免使我们重新拾起学生时代在学校里曾经历过的窘迫感。
被叫到校长办公室里,每个孩子都会紧张,担心被批评,我们也会有同样的感受,这种感受会使我们却步,而没有勇气和孩子的老师坦率地沟通交流。
当杰米开始意识到自己内心的不安时,她才清楚地看到为什么自己会那么在意老师的评语。她开始慢慢从内心的脆弱中解脱出来,逐渐能够教导儿子不要用周围文化强加的标签来定义自己。
亚当本来就在尝试这样做,因此他很快做出反应,表现出了自信。
接受自己与别人不同,而这种“不同”并不代表一种局限。
杰米慢慢引导儿子把他的活力用到合适的地方去,他的好动不再是一种羞耻,而是值得庆祝的恩赐。
得到社会尤其是孩子老师的认可,这种愿望使每位家长都饱受折磨。当我们的孩子得到差评时,我们也会感觉自己被中伤。
我们可能为自己的育儿技巧感到羞愧,或是为孩子达不到标准而生气。
无论是哪一种感觉,外部的压力都破坏了我们与孩子真实的自我交流的能力,阻止了我们帮助孩子发展他们成长为真实的自己所需要的技能。
03
是叛逆,还是自卫?
任性、固执和叛逆的孩子,会挑战我们,让我们重新评估自己的信念。当然,给孩子贴上标签,比怀疑我们的想法容易得多。
当孩子让我们面对自己时,我们总会惩罚孩子去面壁或静坐思过。
但讽刺的是, 许多孩子事实上并没有那么任性或者叛逆,只是因为他们的精神力量强大到与我们的个性发生了冲突。
许多时候,问题在于,是我们不愿意在正当的挑战前让步,因为我们大多数时候都被困在我们的“自我”里。加上我们的文化在亲子关系中把权力赋予了假定为全知的父母一方,孩子只好成了被贴标签和被惩罚的一方。
米卡是一名个性很强烈的 13 岁女生,她总是因为“太吵闹”或“太叛逆”而受到管教。
父母越是惩罚她,越想镇压她的张扬个性,她的抵抗越是升级。
他们带她来治疗,是因为他们的家庭生活已经到了出现危机的程度。在学校里,米卡和一群行为不良的青少年交往,过早地经历了一些超出她的情绪发展范围的行为。
经过几个月与这个家庭的相处,我越来越清楚米卡 只是一个对现实感到失望、情绪得不到安抚的孩子。
她的父母关于“对”和“错”的行为都有着严格的规定。这套规定在他们的小儿子约翰身上发挥了作用,因此他们以为这套方法是正确的,对谁都适用。
结果是,米卡发现自己不像弟弟那样守规矩时而总会受到警告。
她的父母没有意识到,他们的规矩在子女身上产生如此大的不同,是因为约翰本性胆小,非常听话,又或者是因为见到父母这样对待姐姐,约翰不敢不学乖。
当米卡的父母开始明白,女儿 只是需要被聆听和被认同,他们改变了方法。
他们首先修正了对女儿行为的理解。他们不再把女儿看作是叛逆少女,而是意识到,女儿不过在保护自己。
仅仅是这一角度上的小小转变,便使得这对父母可以用一种全新方式和女儿相处。
现在,他们不再把所有责怪都归咎于女儿,而是会自问:
为什么我的女儿需要这样保护自己?
我们可以怎样去帮助她?
他们开始检视父母的角色,慢慢地,女儿从“叛逆少女”的负担中解脱了出来。
从另一个角度看待米卡的行为,使她的父母能够重新定义她的行为。 面对女儿的踩界行为,父母不是惩罚她,而是把它解读为女儿对自主的渴望。
于是,父母渐渐认识到她对独立自主的需求,而不再以“不许那样做!”“你必须马上停止你的坏行为!”这样的警告来回应她。
他们会说:
我们看出来了,你被我们的规矩压得喘不过气来。我们坐下好好聊聊吧,一起找出大家都认同的地方。
我们不希望你感觉到被父母控制了,就像我们不希望让自己觉得无法发自内心地说话一样。
米卡见到父母变得开明,认同了自己想自立的愿望,也逐渐放下防备,对父母敞开心扉。
随着父母的规矩减少,米卡的反抗也减少了。当父母后退时,米卡开始向前靠近。
我通常把这种互动比作跳舞,就像一位舞伴在领舞,另一位在配合。领舞者不一定是跳得更好的那一位,只是在那个时刻需要担当领舞的角色。
要跳好这支舞,需要两位舞者的合作,但双方不能同时领舞。当一位舞者明确地在领舞的时候,另一位必须懂得退让。
当父母看到孩子想担当领舞者的角色时,他们应该留心退让,稍微放手一点。
这不意味着要他们过分宠溺孩子,而是让他们意识到相对于解决问题,他们的能量更多的是制造混乱。与孩子的能量正面冲突只会加速情况的恶化。
米卡的父母惊讶地发现,他们的能量上的微小变化,给他们与米卡的关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父母越是给女儿机会表达自己的声音,越多地认同女儿的感受,女儿越不需要通过危险的方式来表达自己。
令这对父母大开眼界的是,当女儿“不听话”时,并不意味着她是“坏”孩子,实际上是因为她格外头脑清晰、个性强大。
父母教养方式的改变使得整个家庭重新焕发了活力,亲子之间相处越来越和谐。
孩子来到我们的生命里,我们总期望看到他们按部就班地成长 。如果孩子的个性允许自己这样成长,我们会感到欣慰,并为自己的教养方法感到自豪。
然而, 许多孩子的个性不允许他们遵循我们喜欢的方式成长。
有着这种个性的孩子有一股内在的动力促使着他们为自己发声,为自己的人生掌舵。
父母常常对这样的孩子缺乏准备。
带着“坏孩子”的标签成长,这些孩子长大后以为自己是问题所在。这会给这些年轻人带来无谓的羞耻感和不安全感。
那些挑战界限、破坏规矩、制造混乱的孩子,常常会感到自己被忽视以及愿望得不到满足。
父母要训练自己,把这些行为解读为孩子希望与外界建立更加深层的联系的呼唤,这样才可以放下纪律检查员的角色,从而成为孩子的支持者。
04
拒绝双重标准
当我们把孩子的行为作为衡量“好”或“坏”的标准时,我们对他们造成了巨大的伤害。
试想一下,朋友因为你忘记了他们的生日而指责你太粗心或对他们太刻薄,或者是你的伴侣认为你“很差”或“很邋遢”,而你只不过是因为太累,在洗碗前小睡了一会儿而已。
事实是, 在行为上,我们对孩子的期望,要比我们对自己、对配偶或对朋友的要求还要高。
这不就是双重标准吗!
孩子摔了一跤,我们有些人会马上责备他们,有时还会用最不礼貌的方式给他们贴上标签。
孩子没有听我们的话,我们就开骂。孩子忘记带午餐盒,忘记做作业,或是把请假条给丢了,我们的反应就犹如世界末日来临。
我们忘记了自己也总忘记带钥匙,没有回复别人的电话,或者未在截止日期前把事情做好。
这种双重标准对我们的孩子有巨大的影响。
如果我们对自己诚实,我们就会认识到我们也总是在犯错、做错误的决定。然而当我们未成年的孩子们犯错的时候,我们会觉得他们的行为很过分。
如果我们未及时付账单,忘了还信用卡,或者被开超速罚单,我们会为自己找合理的解释:那是因为我们压力太大了。但如果孩子晚交作业,考试没好好复习,或者被罚留堂,我们就很恐慌。
现实是,我们害怕如果他们不能达到所有“好”的标准,就会在生活中失败。我们想象,要是他们能做到力所能及的“好”标准,他们就能实现最好的自己。
所有这一切,都只是我们的恐惧抬起它那丑陋的头,驱使我们不理智,而且极端不公平地对待孩子。
无论我们面对的问题是什么,身为父母,我们都得好好问自己:
我该怎么改善家里的条件,来帮助女儿更加集中精力呢?
我该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体现出更多的平静,令我的儿子学会专注呢?
这些才是真正值得研究的问题。
它们的答案拥有完全改变亲子关系的力量。
随着我们的觉醒程度越来越高,我们看到了远离那些“好”和“坏”的标签的重要性,而不是关注顺从和服从,以及孩子让我们看起来如何或是感觉如何。
我们开始关注这些事,比如:
我的孩子是否能够自由表达自己?
我的孩子有没有聆听他们内心的声音?
我的孩子有没有关注自己的需求,而且想办法去实现这些需求?
我的孩子是否敢于犯错,而且找到改正错误的方法?
我的孩子是否可以不害羞、不害怕地说出真话?
我的孩子是否能不受我或其他人的干涉,去追求自己的内心?
当我们把关注点从孩子的外在表现转移到提升真正的自我表达时,责骂和告诫便会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与孩子内心的意义非凡的联系。
我们不再关注如何修正孩子的行为,而是能认识行为背后的感受,确信只要情感得到认识和表达,行为会自动改善。
换言之, 当我们真正放下“好”与“坏”的二元标准,放下这些标签所制造出的恐惧,我们才能拥抱与孩子当下相处的美丽时刻,与孩子建立真正的联系。
作者介绍:
沙法丽·萨巴瑞(Shefali Tsabary),出生于印度,于纽约哥伦比亚大学获得临床心理学博士学位萨巴瑞博士早年受到东方正念思想的影响,后又将其同西方心理学理论加以融合,从而形成了自己有关正念生活与觉醒教育的理念。
她运用自己的研究成果帮助过各类人群,比如亚洲海啸的幸存者、经济欠发达国家的女性、年老体弱者、企业领袖等。
她曾在世界各地举办研讨会,并在各大公司、学校与家长团体发表演讲。东西合璧的特点让她赢得了全球范围内的受众萨巴瑞博士现同丈夫、女儿一起在纽约生活。
本文由布谷老师推荐,节选自畅销书《家庭的觉醒》。
延伸阅读:
班主任提醒:家长这12个坏习惯最易把孩子带坏,不改就晚了
冲孩子发火,破坏孩子灵性;不发火憋得自己难受,请这样做!
姚跃林:不要被“标准答案”搞坏了脑子
那些“坏孩子”后来怎么样了?
哈佛大学研究发现:忍不住对孩子发火,其实是这三个你没有发现的真相
如果你忍不住对孩子发火,就读一读这篇文章,看哭所有家长!
聪明的父母,一定懂得好好说话
“吼”孩子对孩子的伤害究竟有多大,你清楚吗?
记住,不吼不叫,照样能教育出一个好孩子!
总是吼孩子是一种病,得治!
被吼后不说话的孩子,心里在想什么? (深度好文,建议收藏)
经常被父母吼的孩子,后来都怎么样了?答案太惊人!
你越吼,孩子越差劲!
大声吼孩子只会让孩子越来越差劲!这样管教简单又有效!
家长更需要关注孩子的情绪而不是成绩
为什么有些家长越“不管”,孩子成绩越好?
父母情绪的平和,是对孩子最伟大的教育!
孩子不听话父母先反省
好门风能教我们做人的涵养
怎样做好初中生家长?她的演讲让万千父母豁然开朗
怎样做父母
“不要生气”这句话本身就让人生气
改变教育,从这里开始——校长传媒(我们唯一的微信号xzcm888)
第一时间获取教育行业最新资讯和深度分析
分享“教师卓越发展智慧”与“学生健康成长方案”
有教育的地方就有我们
投稿邮箱:
xiaozhangchuanmei@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