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观察:中国留学生数量或在五年内见顶,印度、越南或接棒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 | 奥纬咨询董事合伙人王津婧,奥纬咨询项目经理张菡

在经济全球化和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崛起的时代浪潮下,国际高等教育经历了过去二十年的黄金时代。伴随着新冠疫情的全球大流行和地缘政治冲突的加剧,远程教育技术也日益成熟,一个跨国教育的新常态似乎正在成型。进入后疫情时代,留学市场正开始复苏,人们不禁疑问:国际高等教育市场能否维持过去的繁荣增长?

欣欣向荣的二十年:优质教育供给的差距推动留学热潮

截至2019年,在他国攻读高等教育学历的国际学生人数突破600 万,较本世纪初翻了三倍(见图1)。以中国、印度为代表的新兴市场经济体的腾飞带来国民收入的普遍提高,是国际学生大幅增长的先决条件。

注: 总人数是指于相应年份在国外攻读高等教育学位课程的所有在校学生数,而非当年入学的学生数。数据来源:经合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奥纬分析

而具体到一个有经济能力的家庭时,其做出留学决定的关键因素则在于高等教育回报在母国和留学目的国之间的差距,这一差距直白地体现为高教育水平带来的高经济回报。因而只要母国优质高等教育的供给仍有明显缺口,薪酬差异持续存在,对大多数有支付力的家庭而言,出国留学便是极具吸引力的选择。即便新兴市场国家为提升高等教育质量不遗余力地进行了持续的投资和建设,但仍需较长的人力资本和时间沉淀。在中短期,优质教育供给的差距几乎是推动出国留学需求增长的刚性因素。

经济实力雄厚、高等教育积淀深厚的英语国家成为了最受国际学生青睐的留学目的地。以2019年为例,赴美国、英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这四个主要留学目的地国家攻读高等学历课程的留学生占全球高等教育留学生总数的约35%;在当年新录取的本科和研究生中,半数来自中国和印度这两个核心生源地。

中国角色的转变:从生源地到目的地

中国目前仍是全球最大的国际学生生源地国家。然而,奥纬的研究预计,赴海外追求高等学历教育的中国留学生人数将在五年之内达到峰值,继而进入平稳或缓慢下降的通道。

事实上,留学热潮降温的信号在疫情之前就已现端倪。2015到2017年间,当年被美国和澳大利亚高校录取的中国学生人数即已见顶,疫情的爆发显然加剧了这一趋势。随着中国实施教育改革,扩大教育开放,刷新人才培养方略,中国和其他留学目的地国家之间优质教育供给的差距正在缩小,过去支撑中国留学生人数持续增长的因素正在弱化。

另一方面,中国在国际教育产业中扮演的角色也在发生转变。进入新时期,中国的长期目标是提升在国际教育产业中的竞争力,以“世界第一大留学目的地国”作为愿景,把中国人才留在国内,把海外人才吸引到中国。无论是升级“一带一路教育行动”,打造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还是提供英文授课课程,扩大学分互认,这些举措不仅对海外留学生产生吸引力,也会动摇国内学生赴海外求学的决心。

随着疫情的缓和,留学市场已呈现回暖迹象。然而,地缘政治风险和中外疫情防控策略的差异预计仍将影响出国留学需求的全面复苏。另外,随着中国经济主体结构变化、海归薪酬的溢价下降、国内优质高等教育供给增加,出国留学群体的心智也在悄然发生变化,家长和学生会日益权衡出国留学的回报和风险。

展望下一个十年:印度和越南或接棒中国

尽管出国留学对中国学生的吸引力总体而言正在缓慢下降,但在其它新兴市场经济体,海外高等教育仍然代表着丰厚的回报。特别是印度和越南,与中国相比,其国内高等教育供给缺口在过去几年并未显著改善,人均国民收入仍在低位且增长迅速,加之正向的人口增长推动,尚有巨大潜力等待释放。

我们预计,在印度、越南和巴西等新兴市场稳健增长预期的推动下,全球高等教育留学生市场仍将维持稳定增长,其中英美澳加的贡献略有下滑,其高等教育留学生人数在未来十年将维持约3%的年复合增长率。但挑战依然存在:在低迷的经济前景和民族主义抬头的背景下,面对不断上涨的留学成本、充满不确定性的预期收入和收窄的移民机会,新一代年轻人将对出国留学做出更为审慎的决定。

国际教育市场基本面的宏观变局对相关从业者而言影响深远。对于出国留学服务机构而言,随着目标受众的成熟和竞争的加剧,机构需要提供更加产品化的服务,并以技术赋能定制化的解决方案,方能脱颖而出。此举亦能迎合潜在受众国别多元化的背景。

对于高等教育机构而言,主流的教育模式在过去几十年中几乎一成不变,已无法适应快速变化的学生预期,变革迫在眉睫。高校应当确保其为国内外学生提供的基础和培训课程能够实现线上线下无缝衔接和引人入胜的体验;帮助学生打造适应新时代的能力基础,为他们进入职场做好准备;并探索如何在毕业后持续为学生提供技能提升和终身学习的支持。这些举措对国内外高校均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OliverWyman奥纬咨询”(ID:OliverWyman_GCO),作者王津婧、张菡。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芥末堆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