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 西安旅游热度全国第四

微风和煦,日暖长安。当夏日悄然而至,“五一”小长假也圆满收官。今年“五一”假期,西安市文旅行业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安全生产和文旅产品供给工作,本地游、休闲游激发市场活力,新场景、微度假引爆假日消费。

数据统计,西安位列全国“五一”假期旅游热度第四,2022年露营活动十大热门城市之一,假日期间,全市未发生文化旅游安全事故、重大投诉。

提站位严把关

织密疫情防控网

西安文旅系统认真贯彻省市“五一”期间疫情防控工作部署要求,围绕重点行业、重点场所、重点人群疫情防控工作,坚决织密疫情防控网,严守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底线。

各类文化和旅游经营单位全面落实各项防疫要求,按照“限量、预约、错峰”的开放要求,控制人员接待上限;坚持查核酸证明、扫码验码、测温、规范佩戴口罩、一米线等防控措施;做好环境消毒通风,配足消毒液、口罩等防疫物资;引导游客遵守疫情防控要求,树立文明、健康、绿色旅游新风尚。

西安市文化和旅游局按照西安市政府“五一”文化旅游假日工作调度会的要求,采取领导班子成员带队的方式,每日对各区县、开发区文化旅游部门及经营场所落实疫情防控、安全生产情况进行督导检查,扎实开展中高风险地区来陕返陕人员排查以及全市文旅系统房屋建筑、星级饭店及自建房内开展文化旅游经营活动等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确保疫情防控、安全生产和旅游接待各项措施落地落实,为市民游客安全欢乐度假营造良好环境。

新产品新供给

点燃文旅复苏新引擎

我市不断创新的文旅产品,成为带动假期旅游消费的新引擎。

改版升级的《长恨歌》焕新归来,一票难求,人气火爆。沉浸式唐风市井生活体验街区“长安十二时辰”亮相即刷爆朋友圈。串联西安地标性文化景点的“西安城市观光车”带游客穿越千年,人民日报、央广网等主流媒体争相报道。新华社以“越千年看古今·文旅赋能新消费”聚焦西安;央视新闻频道以“多措并举促进文旅行业复苏”报道西安文旅产品开发成效。

陕西考古博物馆为西安“博物馆之城”再添重磅新力。大唐芙蓉园“大唐仕女空间站”“密城·白鹿原”等交互式、场景式文旅互动产品解锁假日新玩法。鄠邑区天桥湖景区让市民游客尽情享受亲山近水的都市慢生活。大唐不夜城、易俗社文化街区、白鹿原影视城吸引众多游客趣味度假。

微度假乡村游

跑出转型升级加速度

顺应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西安推出赏花拾趣、野餐露营、民宿小憩等短距离、少停留、多频次的本地游、近郊游、微旅游、微度假产品,成为推动文旅消费升级新的发力点。

“西安十大免费露营地”“曲江绿野露营计划”,朱雀、太平景区、“三河一山”绿道的“景区+露营”产品,让游客乐享户外生活。灞桥区嗨KING野奢营地入选“全国十大露营地”,秦岭野生动物园、翠华山景区精彩假日活动吸引大量游客。

“品农家美食,采摘时鲜果蔬,体验乡村生活”的乡村微旅游产品备受亲子游客追捧。长安区上王村、蓝田县董岭村、鄠邑区蔡家坡村、高新区李家岩村等乡村旅游示范村获得众多游客青睐。

灞桥区尚塬民宿、长安区大美林间、鄠邑区唐爵民宿、周至县水街民宿、蓝田县桐花乡约民宿等出租率100%。

重消费强服务

推动文旅融合赋新能

“五一”节前,西安市启动2022年乡村旅游年活动,“新乡村·新旅游·新体验”旅游产品助力假日市场。

碑林区举办“智惠文旅·乐购碑林”“五一”文化和旅游消费活动,发放800万元消费券;曲江新区发放第八期文旅消费券500万元,从消费端激发市场活力。灞桥区4个文旅新地标和6条文旅新线路精彩亮相。鄠邑区推出的自然生态游和农耕研学游线路受到游客青睐。

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以露营市集音乐节迎接各方游客。白鹿原影视城“数字科技·遇见未来”网红科技文旅暨户外帐篷露营季以科技创新带给游客别样的假期旅游体验。

西咸新区2022秦汉世界名马帐篷音乐节让游客体验畅玩好时光。全市文艺舞台线上演出56场次,线下演出123场次,通过“线上+线下”,将秦腔、话剧、交响乐等视听盛宴带给市民游客。(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