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教师论文评比中的精致形式主义倾向

警惕教师论文评比中的精致形式主义倾向

江苏 苗蔚林

某省“师陶杯”等论文评比,已经连续举办多年,被全省各地教科院所作为重要工作来抓,也吸引了大量的教师粉丝。但随着活动多年的沉淀,也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特别是获奖论文过度追求精雕细琢的“形式主义”倾向,应当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第一,过度追求论文标题的吸睛效应。

一个好标题确实能给文章增色不少,俗话说“货卖一张皮”。但是,标题也罢,漂亮的皮也罢,都应当属于“增色”的范畴,而不能成为判定文章优劣的标准,优秀的论文一定是“文质兼美”。但在这些论文评比中,作者费尽心思搞一个让评委满意的标题,甚至词不达意,以时髦新意为追求,评委手下,论文标题不合乎“漂亮”的,枪毙居多。过分看重“椟”的精美,忽视“珠”的质量,与魏晋六朝的骈文有共同的目标。

第二,过度追求文章理论概念的标新立异。

在论文获奖的名单中,经常有人故弄玄虚地用一些看不懂的理论概念来谈中小学教育教学,我觉得作者本人也未必能懂, 不过是为了写论文而提前查阅了一些“跨界”概念,牵强附会几个虚构的教学案例,就这样的文章也被评委捧若上品。

中小学教师的工作特点,决定了研究是基础性、经验性的,绝大多数人写的论文,应当是对教育实践中经验教训的总结,是思考与认识的提升。那些标新立异的概念与当下的教育教学毫无关系,把追求“新异”凌驾于实践之上,完全偏离了中小学教育教学的实际。这样的论文对促进中小学教育教学有什么正向作用?

第三,形成不该有的“金钱产业链”,严重干扰中小学教师的正常教育教学工作。

早期的“师陶杯”等论文评比,老师们自愿参加,确实出了不少来源于基层教育教学的好文章。如今的评比已经完全变了味,群众性运动式的动员、苦口婆心说服老师们参加,为的是有大的参赛基数(参赛基数就是参赛人数乘以参赛费),来博得更多的获奖率。作为有省教育行政部门官方背景的教师论文评比活动,这种看重参赛基数的评比行为实属不该。甚至没有这些比赛获奖论文,在有些地区的名优教师评比中“一票否决”!这或许是老师们对一些靠论文获得所谓“名师”不屑的原因之一吧。赛前,各级教科研部门需要经常邀请“专家”来指导,这样论文就能多获奖、获高等次的奖,因为这些专家大多是“评委”之一,甚至有些专家自称是教师论文的“金牌教练”,总结出了“论文获奖大法”。

不知道这些教练是如何教给中小学教师怎样的教研“强身健体”“功力大法”的,也不知道他们所传授的“功力大法”是否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升。

第四,过度关注参赛论文文档编辑要求。

参赛论文论文越来越关注形式要求,比如,从基本文档编辑上看,论文评比确定了近乎于苛刻的字体、行距、字号等各种完美要求。老师们完成一篇论文的编辑,如同雕琢一件玉器般倍加小心,如研究针尖上能站几个天使一样仔细。这种不很必要的“认真”却必须做到,否则,不论论文内容质量如何,都会在评委们的第一次筛选中淘汰。——这个判定标准与论文内容质量毫无关系,但却是非常重要的标准。

就这样一种追求表面浮华倾向的获奖论文,还有人说远远超过国家核心刊物发表的学术论文。笔者不知道是如何比较出来的:是与核心刊物论文比浮华?还是与核心刊物比收费?

这种严重脱离中小学教育教学实际的“论文”评比饱受诟病,不论是网络上,还是工作座谈交流中,基层教育工作者痛斥这样的论文教科研对办好教育有害无益:占用教师时间、仅为职称服务、与教学质量无关。当下“取消中小学职称”呼声渐高也与诸如此类论文评比有一定的关系,国家相关部门也关注到了这种“假大空”的论文评比现象,近年来的中小学职称评定中,不断降低对论文、课题等教科研的要求,就是对这种“假大空”现象的矫正。教科研本身是本“好经”,却被一些部门“念歪了”。以群众性收费、追求获奖为目的的“教科研”,把真正的教科研带上了邪路,始作俑者正是那些所谓“专家”。

《病梅馆记》中说:“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而江浙之梅皆病。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这些话语,振聋发聩!不就是当下落入精雕细刻形式主义窠臼的论文评比最好的写照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