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新媒体艺术家许杉:借力技术拓展艺术的戏剧性表达

对话新媒体艺术家许杉:借力技术拓展艺术的戏剧性表达

来源: 环球网

    【环球网文化频道 记者 安绮】2021年末,“元宇宙”一词引发大众对于未来生活的无限想象,当人们越来越适应在虚拟环境中工作、娱乐、交友、购物,科技就将以更深广的程度参与人类生活的进化,也加速推动着当代艺术的跨学科演进。

    许杉是一名在新媒体艺术、交互艺术、实验影像、游戏设计等领域创作成绩斐然的青年艺术家,她正致力于借助技术的力量,拓展其艺术实践中的戏剧性表达。

    自中央美术学院本科毕业后,许杉选择到美国加州艺术学院读研,她追踪数字媒体、视觉交互等艺术形态,先后担纲2019旧金山设计周、2020北京国际游戏创新大会等独立策展人。其作品不断在世界各地的艺术节和画廊展出,包括纽约的Primer19 Futures For All、加州 Hubbell Street 画廊、北京 City Art at Chen Design、伦敦“MicroActs”电影之夜、威斯康星动画庆典节和泰戈尔国际电影节等,曾获“NDA ”“Muse Awards ”“IDA”等世界奖项,得到数字藏家的收藏认可。

    “我喜欢把那些人们认为不可能出现在同一时空的事物并列在一起,让作品本身充满了矛盾、冲突和戏剧性。”勇于创新的许杉在装置作品《弗洛伊德未完成的梦》中,通过3D塑造了一个灵动的非现实环境,通过纹理叙事,以色彩来涌动温情,“纹理、光线和色彩自有语言,它们能表达自己,参与互动”。沉迷于“戏剧性”的许杉,尝试用艺术的方式来消解“人们对现实世界的偏见”。

    《弗洛伊德未完成的梦》装置展览

    从3D塑造、动画和 VR影像,到艺术创作中技术工具的应用,不断激发许杉的创作灵感。借助C4D、Unity等工具,在与先锋音乐家多次合作后,许杉创作了被玻璃、橡胶、花草覆盖,可以反复传导一种多感官联觉体验的《超级斑比系列》,她将作品命名为陪伴式虚拟形象。“运用技术虚拟自然、生命和情感,必须赋其‘戏剧性’的人文价值。”《超级斑比》第一系列已被全部收藏。

    《超级斑比》影像截图

    成长于网络时代的许杉,先后在中国、丹麦、美国和日本游学,在其艺术创作路上,Z世代的二次元、现实中的多元文化碰撞也令她产生诸多思考。借助实验影像《WABI-SABI》作品,许杉初步完成了思绪的整合和自我建构——突破传统刻板印象的偏见,并开始探索超现实的艺术呈现新形式。2020年3月,知名艺术家、电影人、实验女性电影节(AXW)创始人lily White亲自邀请许杉参加在纽约举办的AXW展览。

    《WABI-SABI》 影像截屏

    循着自己的艺术路径,许杉尝试在现实中寻找潜在的3D场景。常见的灌木丛,在许杉看来,它们作为绿化带坚守在路边,看车来车往,听匆匆脚步,已经有了很多“想法”,她在生态实验室用3D扫描和捕捉了这些“思维”,将那些难以关注的细小空间解码成数字模式,尝试传达这些“领悟”。

    《自然小说》影像截屏

    “现在的我们更倾向于通过文本、音像、虚拟电子人与外界交流。我希望我的艺术表达能分享自然的各种信息,用视觉描绘出原本不可见的人与自然的羁绊和纠缠。”作为新媒体艺术家,许杉正通过技术加持的戏剧性艺术表达,实现人类与大自然在虚拟世界的重新链接。(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