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业景气指数回落 交通运输部发声助企纾困保通畅

受上海等地疫情多点散发影响,对物流与供应链造成冲击从数据上有所体现5月5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数据显示,4月份中国物流业景气指数为43.8%,较上月回落4.9个百分点,分项指数中大部分指标环比回落。当天,交通运输部党组成员、总规划师徐成光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表示,交通运输部将把稳增长、保畅通、稳市场主体放在更突出位置,积极扩大交通有效投资,强化物流保通保畅,促进企业纾困解难。

多重因素冲击物流业

5月5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了2022年4月份中国物流业景气指数为43.8%,较上月回落4.9个百分点,收缩幅度进一步加大。分项指数中,大部分指标环比回落,其中业务总量指数、新订单指数、库存周转次数指数、资金周转率指数、设备利用率指数、主营业务利润指数、从业人员指数等指标降幅较大。

对于4月物流业景气指数回落的情况,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王鹏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这一数据是具有一定滞后性的,反映的应该是从3月延伸到4月的物流业情况。

在疫情防控的大背景下,全国各区域之间长线物流、铁路公路运输、航运等都受到影响,各地疫情防控政策不一致,层层安检使物流运转速度变慢,部分地区出现“一刀切”劝返的情况,导致物流不畅通,也造成了物流订单取消、物流运输过程损耗增加、成本提高等问题。从微观角度来看,部分小区的封控造成了“最后一公里”物流配送的难题,使需求端虽然旺盛,但数据上并不乐观。

针对中国仓储指数回落,王鹏表示,疫情造成物流和仓储更多地供应生活基本保障品,如食品药品,抗疫物资、生活物资等,而其他生产性物流短时间内供应能力不足。很多物流、仓储企业为了提高物流效率会设置前置仓,提前储备部分品类的物资,但疫情管控造成物流体系不畅通后,会使前置仓无法补货,或优先储备防疫物资,处于控制或未能有效运转的状态,应用效率不高,造成仓库指数的回落。

分地区来看,业务总量指数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分别为41.9%和42.1%,环比回落4~8个百分点,仅西部地区上升。王鹏认为,近期长三角的疫情,中部地区和长三角地区在很多产业上处于上下游关系,下游长三角的需求生产不畅,也会导致上游提供原材料和零部件的中部地区的物流指数受到影响。西部地区和中东部地区的产业链供应链链条比较长,内部能自产自销,形成内循环,受影响较小。

交通运输部:全力做好物流保通保畅各项工作

除了国内疫情因素,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长助理何辉还提及国际地缘性冲突影响。国内外消费需求受到抑制,同期新订单指数较上月回落5个百分点至44.4%;而受多地疫情防控政策影响,从业人员指数较上月回落3个百分点至45.5%,反映出物流企业用工存在缺口。

物流怎样保持畅通?助企纾困稳市场有何措施?5日,交通运输部党组成员、总规划师徐成光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表示,交通运输部将把稳增长、保畅通、稳市场主体放在更突出位置,积极扩大交通有效投资,强化物流保通保畅,促进企业纾困解难。

徐成光介绍,4月18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统一部署,实行“即采即走即追”闭环管理、足量发放使用全国统一通行证、建立重点产业和外贸企业白名单等十项重要举措。

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加大货运物流保通保畅工作力度,货运司乘人员“白名单”有效缓解道路货运通行难题,大部分地区一旦疫情得到控制快递网点便可迅速开启,高速收费站、服务区、快递网点、物流园区等关键堵点问题大幅减少。

根据国务院物流保通保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监测汇总数据,5月4日,五一假期最后一天,全国货物运输有序运行,货运物流持续恢复向好,其中,铁路运输货物1102.5万吨,环比上升0.65%;全国高速公路货车通行601.4万辆,环比上升10.16%;全国重点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3138.2万吨,环比增长2.9%。

截至5月4日24时,全国临时关闭的高速公路收费站和关停服务区已全部清零。各省(区、市)高速公路无临时关闭收费站,环比前一日减少1个,无关停服务区,环比前一日减少2个。

受疫情影响,交通运输企业经营普遍困难,徐成光介绍,党中央、国务院出台多项助企纾困政策,概括起来主要是“三减两补一支持一精准”。将减免公共交通运输服务增值税等税费,减免房租,减少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等社保费用,继续给予新能源公交车购置补贴、给予并提高中小微企业失业保险稳岗返还补贴,给予金融保险政策支持,实施精准疫情防控举措,减少通行限制。

北京商报 记者 陶凤 实习生 袁泽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