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节前,国家发改委印发通知,部署国家物流枢纽等保障生产生活物资供应和产业链供应链稳定。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国际分工和产业链布局愈加紧密和复杂,任何一个细微环节的波动都可能引发系统效应。疫情当下,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庞大的研发和生产制造基地来说,供应链和产业链稳定既符合全球各个经济体的共同利益,也事关我国经济基本面大局,必须稳住!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保障产业链和供应链稳定,可以从重点企业、重点行业和重点区域三个“牛鼻子”处着手。
要确保重点企业稳定生产,以点带链推动更大规模的复产。
近年来,多地在推动和培育产业链发展时,都不约而同地把目光瞄向了“链主”,这说明,龙头企业对于相关产业链的带动意义不可小觑。在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需两手抓的当下,龙头企业加速复工将有助于带动上下游的零部件、关键原材料实现协同复工复产,将产业发展的活力和韧劲传导至行业的多个端口。
当前,国家有关部门已经发文要求设立重点保障企业的“白名单”,将“白名单”企业作为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的重中之重,并推动地区间互认。得益于这一举措,目前上海市首批“白名单”企业复工率超过80%,上汽集团各整车厂和特斯拉公司都稳定实现整车批量下线,中芯国际、华虹集团产能利用率持续保持在90%以上。事实也证明,通过滚动推动这些企业先期复产,以点带链,长三角区域关键零部件和仓储物流企业复工已经得到有力兑现。
要确保重点行业稳定运行。
从国际来看,目前中国是全球工业品领域最大的市场之一,也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中国制造业已经成为全球价值链重要组成部分。国际竞争格局日趋激烈的当下,抓住重点先导产业核心技术,就是抓住了国家经济和科技安全的命脉和未来。因此,无论从哪个维度看,确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集中资源优先保障集成电路、汽车、装备制造、医药等重点行业复工复产都是迫切需要。
然而,当前多地疫情散发,不同区域间的防疫政策不尽相同,由此造成的一些物流不畅给制造型企业原料、产品的运输带来极大压力。
人不动,货须畅。疫情当下,尤其需要强化“一盘棋”思维,一方面,各地应尽可能增强封控政策的系统性和灵活度,减少不必要的次生灾害;另一方面,各地应加强协商,创新政策管理模式、建立“容错机制”,考虑对重点行业和关键事项处理“特事特办”,畅通产业发展的“大动脉”。
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还必须确保重点区域产业畅通循环。
站在“双循环”的发展格局之下,作为中国外向型经济的前沿,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产业集聚区不仅要通过高质量发展创造新内需,而且肩负着参与国际竞合的重要使命。在这一区域举行的进博会、广交会等,早已成为中国敞开大门对外交易的金“名片”,让全球各地的智慧、经验和贸易在此汇聚;而在生物医药、集成电路等新兴先导产业领域,无论是产业链的完备程度,还是技术创新实力,它们都代表了国内的先进水平。因此,有关政策应聚焦这些重点区域,以系统性思维统筹区域经济复苏,算好整个区域的“总体账”,赢得发展的主动权。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原标题:热评丨稳住产业链、供应链,需抓住三个“牛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