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人民政协报》两岸经合周刊报道,如果未来两岸统一,除了台湾特别行政区财政收入可用于改善民生外,台湾普通民众恐怕最有感的好处,也最直接的好处,就是每人每年收入提高2万多元新台币。
报道称,国务院台办副主任刘军川近日在参加第四届“国家统一与民族复兴”研讨会上的一句“统一后台湾财政收入尽可用于改善民生”,在台湾岛内引起热烈讨论和广泛关注。其实,出现这样的关注并不是意外。
报道称,尽管蔡英文上台只有短短6年时间,但台湾民众的日子却并不好过,这6年里蔡英文当局高筑的债台,让他们人均背负8.7万新台币债务,加上日益高涨的高额军费和“金援外交”,让台湾民众成了天下最冤的“冤大头”。
记者近日从相关人士处获得了几份近6年台湾当局与美国发生的军购清单。统计发现,从蔡英文上台开始,台湾仅对美国军购(不含对欧洲国家等军购),就高达5128亿元新台币,意味着这6年中,台湾2300万民众每人掏出了2.2万新台币用于向美国购买武器。
但5000多亿元新台币的军购,还不是让台湾民众成为“冤大头”的唯一支出,另有一项高额支出——所谓“外交支出”,也就是“金援外交”的费用,同样每年要从全体台湾民众口袋里夺走真金白银。
记者从台湾当局的“外交”人士处得到的几份资料显示,台湾当局用于所谓维系“外交”的费用,平均每年就高达500亿到600亿元新台币。这还不算台湾当局用于贿赂“邦交国”领导人和当地官员、游说组织,收买美国、日本、欧盟等“友好国家”政客、政治团体、智库、国际媒体的“特别机密费”。
据台湾一位资深政党人士透露,按照惯例,“特别机密费”数额每年大约几百亿元新台币。如果加上500亿到600亿元新台币的“外交费”,总计每年支出的“金援外交”费就达近1000亿元新台币。而这几项支出如果平摊在台湾2300万民众身上,每人每年为“金援外交”就要支出4300元新台币。
因此,如果把台湾当局所谓的“国防”和“金援外交”支出数据加到一起,每年台湾当局从2300万台湾民众每人腰包里要强行掏走25000元左右的新台币。
报道称,对于普通民众而言,统一后,中央政府不会收台湾一分钱,台湾的财政收入都用在台湾的民生上。这对台湾民众来说自然是重大利好。别的不说,统一后,台湾就不需要拿钱养军队了,每年近4000亿元的“军费”和近千亿元新台币的“金援外交”就省下来了,仅仅这两项支出的取消,每位台湾民众每年收入就可以获得直接增加,初步估算,至少每人每年增加2万元以上新台币的收入不是什么大事儿。
报道称,统一的好处,还有很多是钱买不来的。而台湾每年财政收入,也可以补充健保、劳保,可以用来建“长照”,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看得见、摸得着,是与每个人获得的好处息息相关的。
11月16日上午,国家主席习在北京同美国总统拜登举行视频会晤。拜登总统在会晤中表示,美国政府致力于奉行长期一贯的一个中国政策,不支持“”,希望台海地区保持和平稳定。这引发台湾岛内热议。
台外事部门11月16日辩称,在涉及台湾部分,大陆官媒对外诠释与美方说法有“极大出入”,“对于中方刻意扭曲美中高层会谈情形,我们感到高度遗憾”。
17日,当局立法机构党团声称,大陆“意图营造台湾是中国内政问题”。“党团干事长”刘世芳还鼓动岛内民众“不要被大陆大外宣影响,认为拜登不支持”。
社科院台湾研究所研究员王建民表示,台湾和美国媒体肯定会按照自身的立场,从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去解读甚至曲解这番话,“这可以说是他们维护自己利益的普遍做法”。但不论这些媒体或政客是什么态度,都改变不了台湾不是主权国家的事实,这是中美在此话题上的基本框架。
台湾“联合新闻网”报道称,据美国政府资深官员在说明会中,被问及有关拜登在会中说不支持“”是否属实时回应称,美国在不同时间重申过台湾问题的立场,今年稍早也有白宫官员公开说过“这不是美国所支持的”,所以并没有新意或任何不同之处,这一直是美国政策的一部分。他提到,白宫印太事务协调官坎贝尔7月在一场研讨会上曾表态说,“支持美台非官方关系,不支持”。
淡江大学外交与国关学系荣誉教授陈一新称,除了坎贝尔外,已故前国务卿鲍威尔也曾说不支持“”,更不用提前总统克林顿访上海时就讲过“白宫未否认就代表默认”。
淡江大学战略所教授黄介正称,根据过往经验,除非有双方反复磋商的联合声明或文字经协商敲定的共同声明外,若会谈后各自举行记者会、发布新闻稿等,美中有一些差异并不奇怪。对当局而言,除了向美方查证会晤内容外,也要向陆方了解,“这才是均衡、维护台湾利益的做法”。另据台媒11月17日披露,虽然当局一直鼓吹台美军事交流热,但台防务部门至今未获邀参与美国环太平洋军演。
哈佛大学政府学系教授江忆恩称,美国传统的“一中政策”已清晰表明,美国并不支持“”。美国虽然保护台湾,但这并非支持“”;且美国方面也担心“协防台湾”的话,是否会让台湾借此宣布“独立”,导致事态进一步失控。
台湾政治大学教授卢业中分析,中美关系陷入螺旋式下降的趋势、缺乏互信,这场会谈是透过对话减缓下降趋势,希望回到双方都有共识的基础上。他表示,对北京而言,三个联合公报中包含了双方对一个中国的共同认知,再度重申,是要“踩住底线”。中美双方先前都提到愿意管控分歧,未来高层官员是否出现制度化互动,并会涉及什么议题,值得关注。
台湾智库咨询委员赖怡忠受访时也提到,这次的中美领导人视频会晤显示,双方一改过去由下而上的外交互动模式,而是直接采取顶层沟通,这也代表双方未来的互动前提,将建立于高层所形成的共识。他提到,中方对“管控分歧”的定义是尊重彼此核心利益;高层的互动则是为了构建“常识性护栏”,防止竞争走向失控。
台湾《旺报》17日发表社评称, 在传统地缘政治之下,中美竞争是不可避免的发展,台湾领导人必须思考如何创造更和平、稳定的环境。台湾前“大使”介文汲注意到,中美元首会谈气氛很好,超过他的预期,这也是为何当局如此紧张。介文汲认为,北京面临台湾问题严重挑战时,展现出“战略定力”;至于台湾,他提醒说,“过去台湾是棋子,棋子还是很和平,如果当武器来使,台湾的命运就会越来越‘未卜’了!”
台湾“联合新闻网”17日一篇评论表示,针对蔡英文对中美会晤以及两国关系的“搞破坏”,中美官员都心知肚明,只是不便公开说破而已;但是这种搅局对台湾来说,绝对是弊大于利。“美方认知到蔡英文存心搅局后,拜登政府对两岸政策,将会更进一步摆荡到‘战略模糊’,更何况以后的美国总统未必就会遵守拜登对台湾的战略再保证。”
赵立坚表示,16日我给大家已经详细介绍了中美两国元首视频会晤中关于台湾问题的有关情况,中方也发布了相关的消息稿。我想强调的是美方应该遵守的是一个中国原则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这是中美两国的重要政治共识,也是中美关系的政治基础。所谓“与台湾关系法”也好,对台6项保障也罢,这些纯粹是美国国内一些势力炮制出来的,都与中美三个联合公报背道而驰,其实质是将美国的国内法凌驾于国际义务之上,是非法和无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