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三大主科独尊语文?顶级专家独家释疑

  近日,71岁的清华大学数学教授、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原司长王文湛火了,他在2018年谈高考趋势的一个老视频引发广泛关注。

  在视频中,王文湛提到,“今后的高考主要考语文,语文的主要区分度在作文;数学难度会降低;英语会考两次甚至是多次。”

新高考三大主科独尊语文?顶级专家独家释疑

  如今,三年过去了,新高考改革地区语数英的实际情况跟王文湛说的趋势相符吗?新高考下,学生们该如何学习语数英?网易教育就这些问题,采访了王文湛本人、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钟秉林、北京市教育学会语文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北京市陈经纶中学语文特级教师王大绩。

  首先要明确告诉大家的是,王文湛关于高考趋势的“预言”,其实大部分早在2014年9月4日就写进高考改革方案里了,这也是恢复高考以来最为全面、最复杂的一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此次高考改革路线图的内容包括:一,实施把普通本科和高等职业教育入学考试分开的人才选拔方式;二,完善高中学业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引导学生学好各门课程,克服文理偏科现象;三,部分科目实行一年多考,减轻学生高考压力;四,完善高考招生名额分配办法,清理规范升学加分政策,维护考试招生公平公正;五,加快建立多渠道升学和学习立交桥。

  2014年,新高考改革试点率先在浙江、上海两地展开。2017年,北京、天津、山东、海南启动第二批改革试点。2019年,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8省市公布高考综合改革方案。目前,全国共有14个省市实施新高考改革。

  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北京师范大学钟秉林教授指出,在新高考改革实施的过程中,也曾出现一些争议和问题,不断对新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调整,这是新高考改革的一种常态。

  王文湛在视频里讲到,今后高考语文难度会提升,语文主要考作文。在我们的采访中,他依然强调,作文是拉开梯度的重要原因。

  北京市教育学会语文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北京市陈经纶中学语文特级教师王大绩表示,目前多数省市高考使用的是全国语文“课标卷”,“新高考”卷试题有三点不同:一、现代文阅读板块,由三个文本改为两个文本;二、文言文阅读板块,增强理解文言文文意和内涵的考察;三、语言运用和表达板块,减少选择题目,增添非选择题目,以切合“表达”属性。

  不过,王大绩再三强调,语文的外在考察形式可能在变化,但是语文的学习、备考的恒定规律没有变化,那就是“体味景语悟情语”。这句话来源于王国维先生的观点:“一切景语皆情语。”

  “景语”是景物、画面、人物、行为、言语、事物等有形的东西,“情语”则需要用心去体会,如:事物的意义、价值、人的思想感情、胸怀抱负等形而上的东西。在小学阶段,学生把“有形”的“景语”找出来就可以了;高考不行,还要从中悟出具有“无形内涵”的“情语”。

  王大绩老师还以2019年高考作文“毕业前的最后一课”为例,运用“体味景语悟情语”的方式来进行解析:

新高考三大主科独尊语文?顶级专家独家释疑

  题目给出的是漫画材料,漫画内容是“景语”,寓意是“情语”。漫画内容是学生最熟悉的事情,“毕业前最后一课”。漫画的“景语”涉及结束、开始、过程、感情、依恋、职责、任务等,另外一层是“寓意”,不限于老师和同学,又可涉及教练员和运动员、指挥员和战士、领导人和民众、人类和自然界……从开始、结束和过程的角度,可以展开更多、更远、更丰富的联想,因此题目要求特别说明“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

  通过整理近年来新高考地区的数学试题,可以发现,新高考地区的学生确实是使用同一张数学试卷。不过,学生们关于数学难度的反映并不一致,有些学生觉得“答起来挺顺手的”,有些学生认为“难度适中”,还有些学生哭诉“数学难度挺大的,有一些没见过的题目,和平时练的题重合度不是特别高”。

新高考三大主科独尊语文?顶级专家独家释疑

  就这个问题,我们采访了一位数学特级教师。他表示,数学文理同卷,不能简单的说高考数学难度降低了。一是难度会有随机性,同样的试题对不同学生来说,难度是不一样的;二是总体难度与个体难度也不一样;三是新高考语文高分建立在大量积累之上,数学高分建立在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上,仅靠刷题越来越不可能得高分了。

  因此,同学们要注意,在日常数学学习和备考中,套用数学模板和公式的“捷径”行不通了,一定要注重培养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运算、直观感知、数据分析、数学建模这六大核心素养。只要把基础知识、核心问题掌握好,不管题目如何变化,都不会被难倒。

  王文湛在视频中还提到,高考英语要考两次,甚至是多次。这也是符合高考综合改革方案的,不过,在实施过程中面临了一些阻碍,也很快进行了一些调整。

  钟秉林表示,试点省份实施外语与选考科目一年两考等改革举措,是为了破解“唯分数论”、“一考定终身”的传统考试弊端,不过,在实施中存在较大困境。

  以一年两考这个举措为例。浙江和上海在试点中率先实行英语一年两次考试,浙江省选考科目也是实行两次考试,从中选择一次较好的成绩计入分数,这样可以降低学生集中备考的压力。 但是,中国地域广大,不同省份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

  经过调研发现,不同群体对多次考试看法不一,学生群体对一年两考比较欢迎,认为多次考试可以降低高考偶然性,但教师群体对此较多反对,认为多次考试干扰了高中教学秩序,也增加高中教师工作负担;而且,考试难度难以保持一致。因此,第二、第三批改革省份的高考综合改革方案中,选考科目和外语笔试一般是一次考试,仅在合格性考试和外语听力考试等方面保留二次考试机会,除浙江外选考科目只考一次,而且与统一高考时间基本保持一致。

  钟秉林强调,新高考改革政策不是一刀切的,会结合各地的不同情况进行多样化探索,并根据新问题适时微调。

  在采访最后,王文湛特别强调,不管高考试题难度如何变化,考试方式如何变化,语文、数学、英语依然都很重要。

  因为衡量一门高考学科是否重要,主要看两方面:考不考、分值。语文、数学、英语的分数都是150分,都很高,都很重要。具体到语数外三科的学习时间分配,要根据学生个人的能力水平来定。

  王文湛还多次提醒,高考主要考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理解与运用,考核考生的创新思维、联系生活的能力。高考不会出现难题、怪题、偏题,不会考机械记忆、反复运算。

  此外,同学们一定要知道高考中的难易题分值,合理分配做题时间。在高考命题里,容易题占30%,考生要做到不丢分;中等难度题占50%,考生要尽量得分;难题占20%,考生会做就做,不要为这20%的题浪费时间。

  总而言之,学生们不用过于纠结高考的形式变化、题目难度的变化,最重要的还是搞清楚各个学科的本质,掌握基础知识和备考技巧,千万不要陷入无效刷题的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