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上的年轻人对自己的工作感到满意的人,少之又少。上至出入CBD的白领金领,下至收入没保障的各类临时工,心里都充满着不满与抱怨,所谓“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比如一个办公室文员,每天干着无关紧要的日常事务,而且永远都做不完,毫无成就感,工作就是重复,很难有突破性的成长。除了领工资的那一天稍微高兴点,平时都觉得没啥意思。要不是为了赚钱养家糊口,压根儿就不想去上班。
比如一位客服团队的主管,刚开始几年凭借年轻和冲劲,闯出了一片小天地,混到了公司的中基层管理岗位,好歹也管几个人。可是多年过后,却一直在原地踏步,不知该向何处努力。放弃吧又舍不得,继续待下去又没什么盼头,左右为难。
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只要没法持续向着高处走,就是人们常说的“瓶颈”,我们到底会遇到哪些瓶颈?
1、原本在北京的一家公司呆了近5年多的时间,从最基层做起,做到了部门的中层管理人员;由于某种原因,离开了北京,回到了上海,跳槽到了一家薪资翻倍的公司,作为部门的负责人进入了新的公司,作为管理人员,方方面面的管理能力还不够成熟,导致下属的心思不统一,自己成了孤军奋战,最终以失败告终;
2、之后又进到一家大公司,虽然不是管理层的岗位,却薪资待遇、公司平台等方面都非常不错,但由于自己的各种问题:目光短浅,没有看清大局,没能和自己不喜欢的同事处理好关系,而这个同事却是可以起到决定我是否可以在这个公司去留的一个关键,这一点是在自己离开之后才领悟到。
个人的瓶颈有很多方面,比如专业能力是否有长足的进步,交际沟通是否能够游刃有余,带领团队管理人员是否能够团结一致,奋勇向前。但能够让你感觉到使不上力气,感觉遇到瓶颈的一些事情,往往是跟一个人的软性能力有关。
个人的瓶颈主要体现在职场能力上,一般遇到瓶颈的绝大多数非专业能力,更多的是软性能力,比如人际沟通,人际关系,管理能力等等。
公司内部发展通道有限,关键岗位就那么几个,几乎么有往上的发展空间。公司资源有限,店铺销售额做不上去,个人能力更是得不到成长。关于公司的瓶颈方面,送给大家一句话,所谓时势造英雄,有时候不是人行不行,而是有没有机会,有些位置让你做了,你也就做了,最多痛苦几个月,团队也痛苦几个月。
所以说关于公司的选择对于一个人的发展非常重要,大店铺和小店铺,大平台和小平台给到你的历练是不一样的。一个人操作月销售几百万的店铺,你可能永远不会明白操盘月销售额几个亿的人在想什么。人与人本身差别并不大,只是有些人被资源推动这向前,有些人自己努力向前。
在公司中混,你的目标只有两个,升职和加薪。如果做不到,不要一味的认为自己能力有问题,也可以适当的想一想现阶段的公司是否还能够给你带去成长,是不是该有个新的选择。
对于长期职业发展来看,除了考虑自身能力成长、公司空间以外,对于行业发展判断至关重要,因为只有行业好了,你才会好。我还记得10年的时候,电商非常火爆,千团大战,到处挖人,整个电商行业人非常稀缺,随便干个几月电商的人出去都是薪资翻倍。再比如最近几年的互联网金融和医疗大健康,赶上风口,猪都能飞起来。有些人说,风停了会摔的很惨,那叫扯淡,人家至少飞过一次,重要的是飞过一次至少赚了点钱,完成了原始积累。
扯得的有点远,举几个接地气的案例,比如当年我从事电商的时候,最终没有选择从事服装、家电、美妆这些类目,因为这些类目电商起家早,人才多,成熟度也较高,人才竞争力也很强,我最终选择了医药这块深耕。
医药电商这块也经过了几年的发展,零售电商这几年也遇到了很大的瓶颈,围绕医疗医药这一块,有在线问诊、处方流转、电商零售、线O、线下医院等等各种业态,于是在工作内容上我开始接触在线问诊、处方流转、线O这几部分,这一块的行业红利至少还有5-10年。
再举个接地气的例子,上几天有个读者问我,最近遇到了瓶颈不知如何解决。我听了他的一些事情,其实能力算是很强了,店铺从0做到了很大,这位读者在安徽合肥。经他讲了很多之后,我就跟他说:“你的瓶颈其实属于行业瓶颈,再细说一些,城市瓶颈,合肥不是一线城市,电商公司较少,大规模的更是很少,所以说如果在职场能力、以及大型店铺的操盘上,是很难与一线城市的从业人员PK的,你无需在这些方面有所建树。
对于一线城市的从业人员来讲,更多的是要锻炼自己的能力,让自己得到一定的上升与升华,因为有很多大型的公司与之对应。说简单点,只有大型公司才会有复杂的人际关系和政治斗争,职场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如果是一家小公司,一个小店铺,要那么多人际沟通干啥,最重要的是如何把店铺做好,这就是区别。
什么叫下下沉呢,比如说现在很火的微商,有没有发现都是从二三线城市火起来,还有抖音,还有拼多多。就好像我最近做的一个项目,通过微信来维护老客户从而提升销售,我将微信维护人员放在昆山,没有放在上海,因为上海的人员成本高,昆山的人员成本低。有些事情在昆山做的了,在上海就做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