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李洋)昨天,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在线举办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教材”编写启动会,向社会披露了全国首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交叉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的最新建设进展。
本世纪以来,以冯骥才为代表的中国文化界和学界发起“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普查、整理、保护了中华大地上浩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为迅速消减的传统村落建立了一批文化档案。经过20年不懈努力,我国已将非遗家底基本摸清,国家四级(国家、省、市、县)非遗名录共收录非遗项目逾10万,进入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代表作数量居世界首位。
然而,如此庞大又缤纷的历史文化财富,若没有一整套科学的保护标准、方法和制度,没有相应的专业人才,非遗一旦失去本色,便会得而复失。冯骥才于是提出“科学保护是根本、人才培养是关键”的观点,建议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学”设置成为独立学科。这一建议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一系列举措相继出台。去年3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被列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的新专业名单;去年10月,我国首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交叉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落户天津大学。
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中,教材意义重大。此次“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教材”编写启动,确立了首批编委:冯骥才担任编委会主任、系列教材总主编,潘鲁生、向云驹、苑利、顾军、方明、唐家路等12位专家担任编委会委员。首批教材《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论》《民间文艺学教程》《传承人口述史教程》的编写工作目前已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