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趣多多”之儿童摄影引导师:摄影棚里平均每天走2万步

  尽管她已是开在全国5座城市、拥有多家连锁店面的影楼引导师组的全国总监,但她觉得这并不是一个被大家了解的职业。

  9年间,李敏娟成家、生子。她说:“干这一行,每天要说很多话,还得蹦蹦跳跳,不理解的人可能以为我们是“疯子”。但辛苦的同时却收获了快乐,在孩子的欢声笑语中也有我对生活的向往和憧憬。”

  她说:“我本来是学摄影的,2013年应聘到这家影楼时,开始从事婴儿摄影引导师。当时还没有专门的‘引导师’组,我们都被称为‘摄影助理’。但随着实际拍摄的需要,‘引导师’这一工种被逐步单独出来,工作内容包括拍摄期间引导婴幼儿做出合适的表情以及全程的照顾与服务。”

  李敏娟介绍,现在“引导师”这一工种的招聘对象从最初以摄影专业为主,转变到幼师、育婴师等更了解孩子的专业。

  对李敏娟来说,她的工作主要是与0—12岁的婴幼儿互动交流,通过“引导”帮助孩子们做出各种符合场景需要且自然的表情与动作。

  李敏娟笑着回忆说:“现在给‘引导师’新人培训时,我常会讲我第一次引导经历。入职第一天就被派了一单。我当时自言自语嘀咕‘怕是不行吧’,却被前辈们边推边说‘你行的’上了一线。”

  但和所有职业一样,天分重要,但光有天分却远远不够。李敏娟透露她为了更懂孩子,私下看了不少关于儿童心理学的专业书籍,还尽可能了解更多婴幼儿护理常识。

  “当然更多是从实践中总结。对于很多百天、周岁的孩子,他们情绪的表达有不少共通之处。”李敏娟说,“像拍照时,如果一岁多的孩子总是盯着一处看,那我一定会朝着她看的方向寻找,把那个方向的灯、窗户等物体一一指出来,并念出来。”

  说到这儿,李敏娟语速放慢:“灯灯”、“灯灯”,她把尾音拖长、很自然地重复着,然后接着说:“因为一岁左右的孩子正处于认知阶段,告诉他们盯着看的物体的名称后,他们又会朝着其他好奇的地方看了。”

  当然把理论用到每个拍摄场景时又是另外一回事。“就拿公主裙来说,我们还要细分成唯美、韩式、欧式等。所以一般顾客选好衣服时,我们就先和家长以及摄影师沟通各自想要的感觉并帮助双方达成一致,再就是尽量往那个感觉引导。比如,一套白T恤、牛仔裤的穿搭,拍摄时一般要尽可能向生活中最自然的状态靠拢,若布景在床上,那我可能就会引导宝宝说,‘这个枕头,你要抓紧了,一定要保护好了’,同时把‘一定’两个字强调,并配上一些准备去抢的动作和表情,在这种场景下,不少宝宝就会自然做出保护枕头的动作和表情,引导任务就算完成了。”

  而对新生儿、百岁或半岁婴儿,更多是靠动作和表情来引导。“当然还要分不同性格的宝宝,但通常就是你们看到的蹦蹦跳跳、说说唱唱以及夸夸张张。”李敏娟说,“其实孩子的笑点和大人不同,一句‘这儿怎么有一个大气球’的简单句子,通过语调、语气的变化,就能让孩子笑出来,也完成了那一刻的引导工作。”

  Reina妈妈说:“记得一次快4岁时在海边拍外景,李敏娟为了让Reina拍出边走边看的感觉,告诉孩子‘Reina,我站这边,你站那边,来阿姨这里买菜’。没几次就拍好了。另外,为了拍出孩子恣意奔跑的感觉,她这样说,‘Reina,阿姨有魔法哦,你跑来我这边我能变出蝴蝶’。我娃就真的撒腿跑过去了,然后她真的变出蝴蝶,她跑孩子追,孩子很开心。拍完还说要和阿姨继续玩。”

  Reina妈妈说:“拍摄过程中,我从没看到李敏娟教孩子应该做什么动作,都是在一个个游戏场景、布景中,让孩子自然流露,线岁的滕滕从出生一直是该影楼的老客户,6岁“遇见”李敏娟后,引导师她只认李敏娟。

  滕滕妈妈说:“遇上李敏娟是孩子6岁因伤错过原定拍摄。李敏娟很周到,孩子换好拍摄服后,她立刻开空调担心着凉。孩子一说饿,她立刻找吃的。结束后还坚持把我们送出门。拍摄前,我私下和她沟通,希望她拍摄中多关心孩子还没彻底好的伤疤,但拍摄时,她好像不知道这回事儿一样,后来她告诉我,‘不希望孩子受影响的事情,要少提,每提一次都相当于强调一次’,很懂孩子。”

  但她说:“挣钱当然重要,谁都该养家糊口。但引导中,我若没付出真心,能听到孩子发自内心的笑吗?小孩才不会骗人呢。其实引导师的工作很辛苦,别看我们整天在棚里,每天平均步数都得2万多步了,有时甚至3、4万步呢!但工作中收获的认可、成就感是取代不了的,我也很快乐。”

  不过,李敏娟不喜欢把儿子带到单位。“儿子是2015年8月中旬的娃,现在上一年级了。印象中,他三四岁时,我婆婆带着他来了回单位。我引导其他宝宝时,儿子就一直在旁边看,那天我挺别扭的,我害怕孩子问我‘妈妈,你都陪人家小孩儿玩,咋就不陪我玩呢?’要是娃这么问,我能理解,因为小孩子的心理就是这样的,但我不知道怎么回答。这个工作的性质我只能从早忙到晚,换休也得放到周内,因为周末的拍摄密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