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是为普职分流做准备?家长:课外作业必须有

  7月24日,“双减“政策落地,“双减”政策全称是《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其中,“负担”包含两部分:作业负担、校外培训负担。

双减是为普职分流做准备?家长:课外作业必须有

  其中,有关减轻学生作业负担部分,《意见》要求明确,全面压减作业总量时长,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学校要确保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家庭书面作业,可在校内适当安排巩固练习;小学三至六年级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60分钟,初中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90分钟。个别学生经努力仍完不成书面作业的,也应按时就寝。

  试想,如果自家孩子经过努力后依旧无法在1或1.5小时内完成所有书面作业,每次都完成百分之六七十,那么9年下来会是什么结果?也许50%职业教育的分流指标,就会落到孩子身上。

  人大附中航天城学校执行校长马静表示,人航是分层布置作业的,各层的内容设置由老师们教研时研讨确定,年级统一设定标准,总体控制作业时间。

  对于学习基础特别薄弱的学生,老师会与家长沟通,单独布置作业,安排特别基础的读写计算类作业。对学习特别突出的孩子,老师也会单独与孩子沟通,给予适合其水平的拓展作业。

  如果遇到学生完不成的情况,首先要了解这种情况是偶发还是常态,如果偶发则与学生一起找到原因并及时补上。如果是常态,则调查是群体性作业量过多、难度太大还是这一层次的作业不适合该学生。前两种情况,由老师进行作业布置的调整,最后一种情况,则调整对该生的作业层次要求,并加强对该生的个别辅导,以逐步提升该生能力。

  与家长加强联系,部分孩子存在做事拖拉、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导致作业无法按时完成。这种情况需要进行家校配合,逐步改变学生习惯,提高效率。

  上述是北京的头部学校。如果你身处四五六线城市的普通中小学,还要不要为作业减负单纯地拍手称快?这是个问题。

  的确有不少人一听“课外作业”就觉得是负担,一看孩子写作业时间长就感觉压力太大。主要出于以下4点原因:

  然而,也有一部分家长并没不太受政策影响。一位辽宁鞍山重点小学的孩子妈妈表示,暑假作业就一本,语文数学在一起,必须来点“别的”。自己会给孩子辅导新学期的新知识,额外上个兴趣班。的确,低年级没有书面作业,也不公布考试结果,自家孩子学习怎么样也只有家长自己多费心。

双减是为普职分流做准备?家长:课外作业必须有

  微博上,#家长要不要给孩子布置课外作业#的话题,一度引发网友们热议,“双减”下坚持给孩子布置“课外作业”的家长不占少数:

双减是为普职分流做准备?家长:课外作业必须有

双减是为普职分流做准备?家长:课外作业必须有

  事实上,不少人对“课外作业”的认识过于狭隘,认为作业都是“书写、背诵、刷题”,不为考试提分服务的作业,那是作业吗?那不白做了吗?!其实,上面提到的校内作业,确实需要专业老师来设计和布置,不论是内容、量、形式、难度、考查点,都需要有针对性地编排,对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要有考核梯度,审阅批复也要及时等等。但这就够了吗?

  其实,“课外作业”比较考验父母的教育智慧。这里提一个小问题,与大家探讨,也许对家长更好地理解“课外作业”有所启发:

  那些认为“课外作业”会增加孩子负担的爸爸妈妈,要知道作业形式会影响对作业负担的评判。如果校内作业形式较为单调、重复,如抄写、朗读,你会不会让孩子花大量时间反复练习?

  这种情况,你要不要给孩子布置复杂一点的“课外作业”?比如,鼓励孩子阅读自己喜欢的课外书,充当“小老师”把当天的课堂知识讲给父母听,记录一下小动物每天的成长日志,拍摄自己学跳绳/打篮球的精彩瞬间,或是给孩子提供有意思的物理/化学实验道具,帮助孩子完成简单的实验报告。这些“课外作业”都需要孩子投入大量的自主探究时间和精力来完成。

  那么,比较一下两类作业,后者比前者更能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批判精神和解决问题的本领,但安排不好也更容易被孩子厌烦,被认为是过重的“作业负担”。

  那么这种复杂的“课外作业”,是不是就不要布置了呢?但这种“课外作业”明明对孩子更有益。这个困境该如何解决?

  她指出,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但让孩子学会学习是一个慢长的过程。在孩子学会怎么自主学习的这个过程中,始终如一在侧的是家长,而不是老师,也不是培训班。

  小学阶段,一定要布置“课外作业”,但目的是学习,不是做作业。这个阶段的孩子没那么强的自觉性,家长要帮助他们巩固好习惯,引导对方向。如今小学减负,平时作业和假期作业少得几乎可以忽略。那么,家长就要制定长远和阶段目标,综合各种课外作业内容和形式,如阅读、逛博物馆、看纪录片、小组讨论、示范展示、归纳总结、也可以包括做题等,来培养孩子的习惯和意识、提高兴趣和内驱力,适当来点奖励也是可以的。 孩子建立自己的学习方法后,可以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孩子,让孩子自己掌握节奏。此时要不要布置“课外作业”孩子自己说了算。当然这个过程难免会反弹,但把学习的事交给孩子自己是肯定的,必须的。

  学会学习的过程既然是漫长的,就需要循序渐进。在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不是速度,是一以贯之的坚持和坚韧。

双减是为普职分流做准备?家长:课外作业必须有

  美国,曾变革过传统的家庭作业内容,称之为贴近生活(Real-Life)。这种“课外作业”与学生的个人情况紧密相连,适合每一个学生的能力和生活背景。比如地理作业,不是要求孩子们给地图涂色,背下来首都名字、河流位置,而是鼓励他们设计好问题,然后去机场、火车站或跟家长、邻居、好朋友通过采访,了解他们去过哪里或将要去哪里,抑或令他们难忘的一次旅行等。一边问一边在地图上找到相应的位置。

  调查显示,87%的学生非常喜欢这类作业,90%的学生反映通过这种作业,切身体会到了在学校所学知识的价值,越发觉得学校是个有吸引力的地方。这种贴近生活的课外作业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因为他们可以及时发现社会对自己所学知识的需要,很自然地认识到今天在学校里学习就是为未来生活做准备。

  法国,学生会利用课余时间去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法国公立图书馆18岁以下的人可以免费出入,借书证全市通用,给孩子和家长带来了极大便利。近些年法国还兴起了工业旅游热潮,各地工厂企业每年假期里接待来自各地的参观者,目的是扩大企业影响,也为学生提供见习场所。

  日本,一位新移民妈妈讲述了自己的故事:一晚,校车把儿子送到了离家最近的站点。刚下车,儿子就直冲过去扑进我怀里,死死地抱住我。我想,儿子真是个孩子,只离开一天就想我想得这么厉害。儿子赖在我怀里不肯离开,我只好抱着他回家。你知道吗,儿子当天的作业就是“拥抱妈妈三分钟”,而且他超额完成了作业。

  这些都是“课外作业”,是有别于书写、背诵、刷题的作业,是不能简单地用时间、考分、升学来衡量的作业。但他们不是孩子的负担,也不应该是家长的负担。一部分家长可以在“双减”下躺平育娃,但也要看到,一部分家长在养育道路上不断学习、成长,即便没有校外培训,他们会是孩子最好的“课外”老师。因为他们知道,“课外作业”不是简单地增加作业量,可以是对校内知识的巩固和延展,可以是兴趣的培养,体验的丰富,甚至可以是一个美好的习惯,如每天拥抱妈妈三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