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做优特色产业推动农村发展

  3月23日下午,易门县浦贝彝族乡草箐村鲜食豌豆早蚕豆交易市场刚一开门,从周边村子赶来卖豌豆的农户就急切地涌进了市场。“这筐豌豆线给卖?”“赶紧抬过来嘛……”空旷安静的市场一下子充实热闹起来。1个多小时后,前来收购豌豆的客商就已收获满满。这些甜脆可口的豌豆,经过分级、装箱、运输等环节后,迅速走向玉溪、昆明、贵州、武汉、长沙等地居民的餐桌。

  “草箐村今年种了2137亩豌豆,占全村小春作物种植面积的52.6%,主要种‘云豌18号’和‘长寿仁’两个品种。今年豌豆收购价还不错,平均每公斤4.5元,高的卖到6元、7元。按每亩平均产量600公斤、平均收购价4.5元来计算,平均亩产值有2700多元呢。”草箐村委会驻村、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莫发云告诉记者。

  莫发云提到的“云豌18号”,由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育成。该品种高产稳产、适应性广、抗白粉病,荚质硬耐储藏运输,荚籽外观品质优异,鲜籽粒吃味鲜甜,是用于生产鲜食籽粒的优质豌豆品种。2014年通过云南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2018年通过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近5年来在省内外年推广种植10万余亩。

  “云南是我国豌豆种植面积和产量最大的省份,鲜食豌豆种植面积占90%以上。”国家食用豆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省农科院粮作所研究员何玉华介绍,云南鲜食豌豆上市早、品质好,不但丰富了人们的“菜篮子”,更鼓起了农民的“钱袋子”,已成为促进山区农民增收致富的特色支柱产业。

  坐丛林小火车、品养生药膳、住星空泡泡屋、买当地土特产,曲靖市罗平县板桥镇品德村委会的云上村民小组和安勒村委会的维古村民小组蹭足了2022年罗平县油菜花文化旅游节的热量,新鲜事频繁上演。

  “罗平不仅风景优美,美食也很吸引我,尤其是油菜花入菜让人觉得很新奇。”来自重庆的游客黄先生不但吃得爽、住得爽、玩得爽,而且还买得爽。离开时,他买了4000多元的油菜花蜂蜜和当地腊肉,“快递回去,和亲戚朋友一起分享。”

  “云上村之前虽然有很多人来旅游,但却留不住游客。”品德村委会党总支书记张甫辉介绍,为了将“流量”变成“留量”,板桥镇通过积极探索将其定位为研学旅居村,让村党支部积极与村民协商,成立云上村合作社并将村民的闲置房屋等流转整合起来,打造共享食堂、共享宿舍、共享菜园、摄影探险等,将文旅与研学相结合,探索出下地劳作、吃大锅饭、住大通间等“土味”体验路子,先后吸引了60余个团队前来开展研学团建活动。

  同时,中医理疗馆、药食同源馆、中医小儿推拿馆、中医文化展示馆等康养理疗馆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维古村。

  安勒村委会党总支书记张荣排介绍,在乡村振兴中,维古村民小组实施“人才回引”计划,引回从事中医保健、药食同源本土人才4名,创新探索出“康养+”振兴路子。

  据了解,今年以来,罗平县板桥镇全力打造“云上花海”乡村振兴示范园,云上村、维古村作为精品示范村,不断夯实党建根基,发挥组织优势,打造“田园综合体”,建成特色鲜明的研学旅居村和生态康养村,成为罗平全县乡村振兴的排头兵。

  连日来,在永平县银江河谷的厂街乡杨柳树村象山枇杷基地里,枇杷种植大户王正明忙个不停,他种的枇杷供不应求,成为大城市的抢手货。

  “今年的枇杷品质好、水分多、味道甜,外地单子相当多。今天仅河北的订单就有18个,这批包装完还有上海、北京的订单等着呢。”王正明一边忙着打包一边介绍着今年枇杷外销情况。

  杨柳树村种植的枇杷以“大五星”为主,该品种具有皮薄肉厚、细嫩多汁、酸甜可口的特点,深受各地客户的喜爱。说起“大五星”枇杷的由来,王正明说,这里原来是荒坡地,当年党组织引领、党员带头,他积极响应跟着种枇杷。经过几年的努力,原来的荒坡地变成了现在成片的枇杷地。

  王正明的枇杷基地每年在修枝管理、套袋施肥、采摘包装等环节要用大量工人,一年下来用工1000多个,仅人工费就要10余万元,带动了当地村民就近就地就业。

  如今,杨柳树村枇杷种植面积达1900余亩,一年可带动增收2000万元左右。枇杷产业已辐射周边瓦金村、瓦畔村、岔路村等,全乡种植面积已达3000多亩,成为当地特色产业发展的龙头。

  近年来,厂街乡党委政府以党建红色引领+经济绿色发展为思路,着力打造“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品牌,立足枇杷这一金字招牌,积极引导群众大力发展特色水果种植,特色产业逐渐向规模化、规范化方向发展。

  接下来,厂街乡将着重做好枇杷产业、枇杷科技、枇杷文化“三篇文章”,通过引进新品种、提高优果率、拓宽销售渠道等途径确保枇杷产业持续稳定发展。

  伴着春风,柑橘的香气四散开来。在华坪县新庄乡边凹村的柑橘园里,整齐排列的柑橘树映入眼帘,一个个又大又黄的柑橘挂满枝头。果农们这边熟练地采摘、选果,那边快速地把选好的果子打包、封箱。

  边凹村充分发挥产业致富带头人的作用,采取“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持续培育和加强品种选育、种植技术培训,柑橘产业发展势头良好。目前,边凹村累计种植柑橘1800亩,挂果1700亩,有岩溪晚芦、中熟椪柑、沃柑等品种,柑橘产业逐渐发展成为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一项重要产业。

  近年来,新庄乡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培育壮大了柑橘、核桃、花椒、芒果、西瓜为主的立体特色生态产业格局。截至目前,新庄乡柑橘种植面积已达1.4万亩,产量达1.2万吨,产值4600万元,有效促进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村民生活越过越美。

  3月8日,昆明市晋宁区六街镇青菜村种植的第一批300亩白芦笋正在采收中,呈现出一派喜悦的丰收景象。青菜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以产业兴旺带动乡村振兴,带领群众闯出了一条富民路。

  青菜村的这片500亩土地,断断续续出租过几年,因为水源问题,租户没有效益,最后都放弃离开了。

  为了不让土地撂荒,青菜村干部多次实地走访考察,最终选择了与晋宁全晋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和云南勤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合作,以吸纳青菜村村民入股合作社的形式共同种植。合作社以每年40万元的价格租用村委会500亩土地。

  土地盘活了,种植什么能有好效益?经过反复论证,青菜村“两委”决定种植耐旱抗寒、植株长势好、抗病性强、产量大、见效快、市场价格高的白芦笋。

  2021年,青菜村13名村组干部、2名村民带头入股126万元。5月,合作社购买100多万元的白芦笋种苗种植了300亩。

  芦笋长出来了,又面临着新问题——旱季水源不足。六街镇党委、政府和青菜村两委多方设法,于2021年7月争取到乡村振兴项目资金50余万元,在该片区打深水池、修建高位水池及引水管道,2022年初,项目投入使用。

  “白芦笋的亩产最高可以达到1吨以上,按市场价每公斤最高40元计算,每亩的最高收入可以达到3万多元。”崔国军笑着说,“我们希望通过这次种植,培育出‘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近期以来,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开远市灵泉街道紧抓春耕大好时机,组建农业专家技术服务小分队,深入田间地头开展农技指导,让今年的春耕动力足、实效好。

  对灵泉街道西山片区的村民而言,今年的春耕有些特殊,因为长期种植旱地作物的他们,要尝试种植水稻。山头栽水稻?这是“水稻旱种”技术的推广和运用,也是灵泉街道的首次“尝鲜”。

  在崩打村委会份玉村的集中育秧点,育秧工作正紧锣密鼓地进行,铺地膜、筛细土、摆秧盘、播种子……在专业农技人员的指导下,村民们干劲十足,田间地头一派热闹的景象。

  为成功推广水稻旱种,街道除了请技术人员到田间地头指导,还对种植使用的种子、肥料、地膜等材料进行补助。

  今年,份玉村有11户农户试种水稻,移栽面积约100亩。相比水田育苗,旱地育出的秧苗具有根系发达、秧苗粗壮、抗病害能力强、减少农时等特点。据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在份玉村试种成功后,还将在城干、三台铺两个村委会逐步推广。

  “计划育苗成功后5月开始移栽。试种成功后,将水稻旱种和林果上山相结合,在林果地间套种水稻,打造示范点。”街道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主任荣建文说。

  时下,正值春菜采摘上市季节,在广南县篆角乡干坝村的香椿基地里,村民们正在采摘香椿,迎接首批早春香椿上市,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

  椿禾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曾武成告诉记者,香椿采摘期间,每天都有不少当地村民到香椿基地务工,每人每天有100多元的务工收入,待采摘结束后,务工的村民按照工分领取自己的工资。

  正在采摘椿芽的黄秀芬乐呵呵地说:“我马上60岁了,现在来到小落瓦香椿基地务工,每天有上百元的收入,不用出去外面打工,就能挣钱补贴家用,很开心。”

  “首批香椿上市后很受欢迎,畅销省内外,供不应求,目前合作社及群众自发种植的四季红油香椿已达5000余亩。”提及发展香椿产业,曾武成信心满满。他说:“年前我们销售了150余吨椿芽,创收450万元。四季红油香椿每隔15天左右就可以采摘一次,目前基地的香椿正处于采摘期,每天可出产600公斤左右,按照目前的市场价,预计今年收益可观。”

  近年来,广南县篆角乡把培育和发展香椿产业作为带领群众致富的有力抓手,引导农户大力发展香椿产业,探索出一条符合当地实际的产业发展路径,香椿产业富了乡亲,绿化了荒山、美化了家园,在当地形成独具特色的“一村一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