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首席专家吴尊友:科学理性认识当前疫情形势

  记者:3月以来,我国疫情发生频次明显增加,感染人数快速增长,波及范围不断扩大。如何看待当前国内疫情的严峻形势,和之前的暴发有何不同?

  吴尊友:首先,要把我国当前严峻的新冠疫情形势放在全球新冠第四波流行的国际大背景下考虑。全球第四波疫情起于非洲,再从欧美国家向全球其他地区蔓延,当前正在西太平洋地区呈现高峰流行。受全球疫情尤其是周边国家和香港地区疫情影响,我国境外输入疫情明显增加,对我国外防输入造成巨大压力。第二,主导这次疫情流行的奥密克戎毒株传播速度快、潜伏期短、隐性感染者或轻症病例比例高,对发现疫情造成困难,增加了防控难度。第三,人群发生了巨大变化,一年前所有人对新冠病毒都没有免疫力。现在随着疫苗接种,约90%的人都获得了一定的免疫力。这对每个个体来说是好事,感染后无症状或者症状特别轻。但对于疫情防控来说,为早期发现疫情增加了困难,为疫情防控增加了难度。

  基于这些特点,与过去两年防控工作相比,动态清零的难度更大,就需要我们发现疫情更早,采取措施更快,各项措施落实更加彻底。

  记者:在我国疫情防控已有成体系措施下,为何仍出现多区域的集中暴发?是不是之前我们对疫情形势的估计过于乐观、认识不足?

  吴尊友:出现多区域聚集性疫情,主要有我上面讲的这几个方面原因,一是这次流行的毒株为奥密克戎,其潜伏期短,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二是绝大多数人经过疫苗接种获得免疫力后,感染新冠病毒,症状轻,发现难;三是周边国家和香港地区等高发疫情,造成我国输入性病例明显增多,同时境外物品污染将病毒带入国内造成人员感染的风险明显增大。另外还与有的地方认为感染奥密克戎变异株症状轻、“流感化”,思想松懈麻痹,各方面准备不足,常态化防控和应急处置放松了要求有关系。

  尽管国际社会对疫情趋势比较乐观,但我国专家对于疫情形势的估计一直持谨慎态度,认为新冠病毒变异一直在发生,新的变异毒株可能还会出现;认为我们对新冠流行规律的认识还非常有限,从发病和死亡两个流行曲线分析过去两年多的起伏变化,疫情防控形势仍然严峻复杂。因此,一直提醒大家,要有长期斗争准备。

  吴尊友:应对本轮疫情仍然要坚持动态清零方针。目前,深圳、吉林等几个主要疫情地区已经采取了强有力措施,特别是减少人员流动、阻断传播,多轮核酸检测、力争尽快实现社会层面清零。现在大家看到的每日报告病例数仍然呈现高位震荡,这正是因为加大了防控力度,把过去一段时间感染的人筛查发现出来。

  当前,最重要的是抓两个重点,一是在已经发生疫情的地区,尽快采取措施阻断传播,防止蔓延扩散。这方面的实际效果,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显现出来。二是在未发生疫情的地区防止新的疫情出现,尤其是学校、养老院等人员密集的机构。

  记者:如果让您总结归纳新冠疫情暴发以来我国疫情防控政策的调整变化,您认为主要经历了哪几个阶段,有什么样的优化?

  吴尊友:我国新冠疫情防控一直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以“动态清零”为总方针。随着我们对新冠病毒认识的逐步提高,我国不断更新、不断完善防控技术措施,比如新冠肺炎诊疗方案,从最初的第一版更新到刚刚印发的第九版(试行),新冠肺炎防控方案,也从最初的第一版更新到第八版(试行)。这些指南更新,都体现了防控策略的完善。

  从策略来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在没有新冠疫苗以前,防控策略主要是依赖公共卫生防控措施,包括早发现感染者、早报告诊断病例、早隔离治疗病人、早隔离密切接触者等措施,对于普通百姓鼓励戴口罩、勤洗手、勤通风、保持社交距离。新冠疫苗问世后,在公共卫生措施的基础上,有了疫苗这个有力的武器,防控工作更加有效。

  记者:疫情到现在已经第三年了,社会上也出现一些不同声音。比如认为奥密克戎危害不大,为何要死守“动态清零”,对这样的看法如何正确引导、疏解?

  吴尊友:针对我国当前的疫情形势,力争在短时间内做到动态清零,依然是最经济、最有效的新冠防控策略。

  随着新冠疫苗的接种比例越来越高,人群对新冠病毒的免疫力不断提高,加上奥密克戎毒株本身的致病性不及其他毒株强,感染者的临床严重性按照每百名发病人数的比例统计,确实有所下降。但无症状感染者只是一个时点状态的概念,今天的无症状感染者到明天或后天也可能变成轻型或普通型病例,我们应该更关注其传染性的高低。

  而且奥密克戎毒株由于其传播速度快、感染人数多,疫情造成的死亡总数及社会危害与影响,并没有因此而减轻。有研究对有关国家在2021年8月至10月与2021年11月至2022年1月两个时间段的病死率和死亡率作了比较分析,前3个月以德尔塔毒株流行为主,后面3个月以奥密克戎毒株流行为主。奥密克戎毒株流行期间的病死率确实下降了,但同期因疫情造成的死亡总数却高于德尔塔毒株流行的同期死亡数。这说明,奥密克戎毒株流行,对一个国家总体造成的危害并没有减轻。今年2月中旬以来,我国香港出现的新冠死亡病例,最高时达到每天近300例,目前仍然每天有200例左右。这也提示,奥密克戎毒株流行的危害依然是严重的,新冠肺炎不是“大号流感”。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一个非常小的发病率或死亡率,乘以14亿的人口基数,绝对数就会很大。只有做到动态清零,才能消除疫情隐患,才能规避大规模人群感染可能造成的医疗资源挤兑,才能预防大量的老人或有基础疾病者等可能出现的死亡。

  记者:本轮疫情和香港第五轮疫情,能给我们今后的疫情防控工作带来哪些启示?下一步疫情防控的重点工作是什么?

  吴尊友:本轮疫情和香港第五轮疫情,为我们将来更好地应对新冠疫情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概括起来包括几个方面,一是要加强疫苗接种,特别是要提高老人和儿童接种率;二是要加强药品供应,特别是能阻止病人从轻症发展到重症甚至死亡的治疗药品;三是各地应对疫情高峰流行期出现的短时间内大量病人涌现、医疗卫生服务的短时间应急需求量大幅度暴增等情况高度重视。

  随着疫苗广泛应用以及治疗药品的面市应用,新冠防控将逐步转向以生物技术(疫苗、药物、诊断)为主要手段、精准防控为主要落实措施。

  吴尊友:当前,全球疫情形势十分严峻,我们依然要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不动摇。

  从理论上来说,疫情结束有几个方面:一是国际上,其他国家的疫情也在减轻,我们外防输入的压力变小。二是希望病毒变异是变得越来越弱了,它的致病力、传播力越来越弱,对人的健康危害和生命威胁越来越小,这是最好的。三是疫苗更加有效,不仅是能预防重症和死亡,也可以防止感染,预防重症和死亡率的能力更高了。四是出现了更有效的药物,甚至是特效药,早期就可以把病情阻断。

  看病毒本身,看它的危害度,看我们所具备的武器和手段,这些综合起来才能讨论我们什么时候可以来调整我们的策略,什么时候我们可以回归到正常的生活。(记者 黄月 王诗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