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优先彰显民生为本

  就业涉及千家万户,被列为“六稳”“六保”之首,不仅是求职者个人之事,更是关系民生、发展、稳定的公事和大事。

  实施好就业优先战略,能让更多家庭有一份持续的经济收入,也有助于全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体现民生导向。为实现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各地纷纷出台细化举措抓好落实。不过,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来看,就业压力都是长期存在的。今年城镇新增就业要达到1100万人以上,而需要就业的城镇新增劳动力和高校毕业生数量均达新高,实施就业优先政策必须提质加力、久久为功,进一步抓实抓好。

  抓就业,切忌粗枝大叶。实现就业预期目标不容易,需要调动各地各方面积极性共同发力,并将年度目标细化到每个月、每个领域。要把握好就业节奏,科学分析不同就业群体的特点和普遍需求,做好信息汇集、平台对接等服务工作。比如,每年春节前就为农民工年后返岗跨区域对接工作信息,临近毕业季时办好应届毕业生集中招聘活动,往往事半功倍。

  抓就业,需要高水平衔接。随着企业转型升级和技术改造步伐加快,用人单位对高水平、高技能人才需求旺盛,可以进一步通过专业化培训等形式提升劳动者岗位匹配度。比如,西部一些地方近年来就业规模不断扩大,但就业结构性矛盾却比较突出,体现在求职人员中技能型工人偏少,与企业岗位要求还不匹配。这些问题可以通过对接需求早日得到有效解决。

  抓就业,归根结底靠发展产业、培育企业。在新增就业岗位方面,新兴产业和中小微企业具有广阔潜力,在强链、补链、延链的同时加大对带动就业明显的环节的支持力度,使其更好发挥作用。进一步通过“放管服”改革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帮助企业等市场主体克服疫情等不确定性因素带来的困难,助其在稳步发展中创造更多高质量的就业岗位。(杨开新 来源: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