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关系的现状是中国德国的贸易往来非常好。2020年以来,中国和德国双边贸易总额同比增长3%,中国连续五年是德国最重要的贸易伙伴。反过来看,1980年,中国在德国进口名单中排名第35位;1990年,中国在德国进口排名中上升为第14位,2015年以后上升为第1位;一直到今天,中国仍然是德国第一大进口伙伴,也就是中国产品、中国制造是德国进口最多的物品。
对中国来讲,德国连续45年保持中国在欧洲最大的贸易伙伴地位,我们在欧洲所有的这些国家中,连续45年从德国进口的东西是最多的。这和上面一样,中国连续4年成为德国全球最大的贸易伙伴国。过去虽然中国对德国的出口很高,但是德国从美国进口超过从中国进口,只有最近4年,中国才超过了美国成为德国最大的贸易伙伴。
中德贸易的结构性问题,一是从制造业方面看,德国对中国上游产品依赖度,从2005年的0.56%上升到2015年的1.64%,在主要来源地区中间上升最快。在国际比较中,中国已是德国出口增长值第二个境外来源国。
中国和德国有一定的全球产业链合作。在2020年疫情特别严重的时候,德国汽车制造仍然是德国工业里面的大头,是德国向全球供应最大的产业,但是去年在武汉地区爆发了疫情,汽车零件不能不能及时生产,不能及时供给德国,德国的汽车生产也停顿了,因为德国汽车产业的很多零部件需要从中国进口,然后在德国组装。可见中国和德国在很多领域有产业链配合。
总体来讲,德国国内最终需求对中国制造依赖度更高。中间产品的合作,在中德贸易中间仍然算是小数,大头还是成品贸易。特别是2020年以来,中国对德国出口的各种各样的制造品上升,不仅是因为疫情德国很多生产中断了,还因为疫情中国给德国提供了很多新型的产品,比如远程测温系统。去年德国从中国进口了很多远程红外测温系统、核酸检测剂,这些都是中国的最终产品,不是中间产品。
除了贸易以外,看两个国家的经济关系到底密切与否,要看他们互相交叉投资的情况。中国和德国交叉投资的情况在中国和欧洲国家里面也是发展的最好、最快的。从存量来看,德国是对华投资存量最大的欧洲国家。到2019年,德国在中国投资的企业达到了1万多家,实际投资达到了350多亿美元。2013年到2019年,德国在华投资主要集中于三大领域:化工投资的特别多,包括石油、橡胶、塑料;工业,包括电子和电子机械;运输制造业(包括汽车)。
反过来这些年中国对德国投资也特别的大,中国累积对德国的投资达到了142亿美元,虽然小于德国对我们的350亿美元的投资,但是也是很大的数字。德国也是中国对外投资第二大欧洲目的国。从累计投资来说,德国也是第二大,在英国之后。2010年之后,中国对德国的投资增长很快,2016年一年中国超过了美国,也超过了欧洲相互的投资,成为德国最大的外来投资国。德国成为中国对欧洲投资最热闹的投资地,也成为最开放的投资国,这说明两国之间的双边投资依赖不断增加。
但2017年以后,中国对德国的投资受到了一些限制,因为中国对德国的投资增长得太猛,而且中国在德国的投资主要集中在高技术企业(包括一些机器人)。中国当时想投资兼并德国的一些机器人领域,而这些机器人领域是被德国认为未来德国想抢占的技术高地,所以德国议会,甚至欧洲议会都表示反对,最后否决了该项兼并案。
在投资方面,中国有一些优势,比如最近,中国宁德时代在德国投资电池厂,因为德国现在也要转型去生产电动车,德国没有自己的电动车电池企业,不生产电池,所以从海外进口,或者由中国企业去德国办厂直接提供电池。德国现在担心的是,中国利用现在中国比较富裕的资本,去兼并德国企业,兼并德国技术。
欧洲驻华商会的会长是德国人,最近欧洲商会对欧洲驻华企业做了一个调查。调查结果表明,2020年欧洲跨国企业在全球的表现都不太好,除了中国市场。中国市场成为拯救这些跨国公司的最后一根稻草。因为欧洲的跨国企业2020年在中国市场的表现很好,利润不错。欧洲跨国企业用中国市场盈利的利润对冲掉他们在欧洲和美国市场的亏损,使得这些企业最后拿出来的最终的报表还比较好看。这些跨国企业都是上市企业,最后的报表如果比较好看,就有利于它的股价,有利于它在资本市场上的融资。所以,疫情使得中国市场对德国企业,对欧洲企业的重要性凸显。
德国企业非常看好中国市场,但是在欧洲舆论场各种各样流言蜚语的影响下,现在有一些德国企业对中国政府的一些政策,比如对中国的双循环政策,对中国的共同富裕,对这些政策他们的理解有偏差。中国需要进一步的加深对这些企业的交流,更多的让欧洲跨国企业理解中国发展的逻辑是怎么样的。
总体来讲,德国企业还是看好中国市场的,所以对中国市场的投资是在增长,而不是在下降。尽管现在有很多舆论场在说,中国在封闭,因此跨国企业是没有机会的。可是事实却相反。巴斯夫是德国巨大的化工企业,巴斯夫从2020年开始,要连续八年对中国投资100亿美元,在好几个城市都规划建筑大面积的化工生产基地。这些事情都说明,德国还是非常看好中国市场的。而且,与全球其他市场相比,德国企业更看好中国市场。
德国现在对中国的高速发展和欧洲(包括德国在内)相对停滞的发展不满意,在这种失落感中间,德国有些媒体故意地抹黑中国。还有一点,现在虽然德国大企业在中国市场上受益。大型的跨国企业仍然对中国非常友好。但是德国有一批制造业企业,特别是一些中小企业受到中国的挤压非常严重。现在,在第三方市场上,比如过去拉美和非洲国家引进的机器设备,从德国进口的机器设备是最多的。但是大概在2010年左右,中国成为拉美和非洲最大的机器设备出口国。德国原来在世界市场的竞争优势就是机器设备,当德国失去了机器设备这个优势的时候,德国有一部分企业肯定对中国的态度是不够友好的,特别是一些中小型企业。
中国和德国发展的这种反差,也使得德国媒体现在对中国不太友好。德国媒体对华的态度开始变得特别恶劣,恶劣到了他们不断地去抹黑中国,不断歪曲中国,把中国的各种各样的政策,都按照他们的方法解释成为他们的对立面,解释为与中国原来的发展路径完全相反的一种做法。给大家讲一个非常浅显的例子,2007年中国的GDP第一次超过德国,但是13年之后,2020年中国GDP是德国的4倍,中国从一个德国变成了四个德国。这样的发展速度当然让德国感到很震惊,很害怕。德国从来没有遇到过中国这样的对手和这样发展趋势的经济体。
历史上,美国GDP超过德国是在19世纪后期,即1870年之后。美国结束了南北战争(内战)以后,也经历过一段与中国一样的快速发展时期,那个时候也让当时的德国、英国、法国这样的欧洲大国感到畏惧,感到害怕,感到一个大国突然就崛起了。因为美国最开始也是工业化落后于欧洲,后来美国突然开始可以与欧洲这些工业化国家竞争,而且慢慢的美国的工业产品超过欧洲,现在中国也是。
在很多领域里面中国制造的产品,中国的机器设备都在慢慢的超过欧洲,这个时候就产生了很大的变化。美国崛起的时候德国媒体对美国也不友好,同理,现在中国这么快地崛起,当然引起了德国战略界、媒体界,政治家们的一种担心,所以他们媒体对中国不友好,很符合他们的这种逻辑。
美国是花了很长时间才把德国对其的态度扭转过来,特别是在二战结束以后,美国用马歇尔计划帮助西德复兴,然后又建立了好几个基金会,培植德国的亲美势力,最终才改变了德国媒体对美国的态度。今天很有意思的是,我们会听到美国人讲,美国德国马歇尔基金会,其实它是个由美国人出钱在德国建立的基金会。马歇尔计划除了赠款之外还有大量贷款。最后德国归还美国贷款时,美国并没有马上把这些贷款都收回来,而是拿这些贷款重新在德国建立了一些基金会,拿这些基金会去资助一些德国的研究,资助德国的知识分子。然后把这些德国的知识分子派到美国做访问学者、访问教授,培养了很大一部分德国在各种各样舆论界占主导的知识分子,然后才改变了德国人对美国的看法。
现在在中德关系这么紧密的情况下,中国也很难一下子改善德国人对中国的看法,因为中国和德国现在产业竞争的关系。德国民众对中国的态度变化也很大、很快。过去民调证明,德国多数民众对中国是友好的。我在德国有些好朋友,到现在为止还跟我探讨,为什么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德国人对中国这么友好,为什么现在德国人对中国这么不友好,他自己不理解。他问是不是因为中国变了,是不是因为中国对德国的态度变了?其实不是,中国当年是一个欠发达国家,处在一种让别人同情,让别人可怜的地位。现在因为中国发展得好,发展得非常快,引起了德国人对中国的一种恐惧。2012年疫情中间有很多民调,包括欧洲民调机构和美国民调机构的民调,结果都差不多,像德国、法国这样的欧洲大国里头,超过50%的被调查人都不觉得中国是个友好的国家。
这个事实际上是与德国的人口结构,与德国媒体对华态度直接相关的。因为德国是一个老龄化严重的国家,而老年人接受信息一般还是通过传统媒体,就是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德国的传统媒体最近对中国态度不友好,众口一词。这很容易对德国老年人产生影响,再做民调,当然很容易得出这样的结果。因为他们没有其他的信息来源,互联网只在亚洲国家(特别是中国)和美国比较发达,在欧洲这些国家仍然还是报纸,电视为主。
疫情加重了德国人对中国的恐惧,因为疫情以来,德国突然发现,他们对中国制造各种各样的东西,包括检测、控温这些新产品的依赖越来越大,而这种依赖越多,在德国越容易产生一种恐慌,这也会影响德国未来民意的走向。
为了发掘更多年轻的财经专业人士和经济研究者,我们为年轻财经专业人士打造一个交流思想、传播观点的平台:网易研究局青年荟。
现限时开启定向邀请【新能源行业】的专业研究者和深度从业者,我们欢迎高校和研究机构的相关研究者,也欢迎身处新能源行业的一线从业者研究者,加入后可以享受百万流量加持和丰厚稿酬。
网易研究局是网易新闻打造的财经专业智库,整合网易财经原创多媒体矩阵,依托于上百位国内外顶尖经济学家的智慧成果,针对经济学热点话题,进行理性、客观的分析解读,打造有态度的前沿财经智库。欢迎来稿(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