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这个孩子读三四年级了,语文课本里会有“卧薪尝胆”的故事,五六年级,又有“悬梁刺股”的故事。
上初中了,成语故事已经不够档次,得来点诸子百家的原著,比如“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等到上大学,自己找点书看看吧,找到一本尼采的名作《偶像的黄昏》,里面说“那些杀不死我的,必使我更强大”。
毕业之后初入职场,996很辛苦,逛书店的时候却看到一本书的名字叫做,《别在该吃苦的年纪选择安逸》。
中国人似乎很崇尚“吃苦”,老百姓甚至会把“苦”当做某种个人的精神财富,就好像你过去积累的每一次“苦”都能转化成正能量,如果你现在还感觉生活很艰难,那就是当年上学时候吃的苦还不够多。
大概可以这样给下一个定义:就是你在做一件没有什么愉悦感的事情,或者处在一种不舒服的状态下,那种很压抑的很被迫的感觉,就是苦。
比如你是一个大学生,有一个正在做的实验项目,你突然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结果一试发现行不通,这个时候导师过来给你做了正确的示范,你学会了。你吃苦了吗?没有。进步了吗?当然进步了。
又比如你是一个小学生,总是在家里被父母盯着做功课,只要做错了就各种挨批,在这种高压的环境下,你学了好几年,反正成绩就是上不去。你吃苦了吗?吃了。进步了吗?好像没什么进步。
用一个比较学术的说法,人们把成长进步归结于吃苦,是一种典型的归因谬误。因为“苦”只是某种事情的副产品,“苦”本身没有价值。
比如我们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像京剧舞蹈演员之类的童子功,好像都挺苦的,我们管这个叫“苦练”,那最后从台下走到台上,是因为“苦”吗?不是,是因为“练”,“苦”只是“练”的一个副产品。
一个妈妈带女儿去学习芭蕾,压腿是基本功,几岁的女儿一边练一边疼得直哭,妈妈看着也心疼,然后妈妈就咬着牙让女儿坚持,并告诉女儿:先苦后甜。
最后女儿学会了,她是因为当初压腿特别疼才学会的吗,当然不是,是因为日复一日的练习。就像我们说“良药苦口利于病”,真正利于病的是那个药的有效成分,而不是因为苦——现在给小朋友吃的药普遍都是甜的,但是不影响药效。
所以,如果有什么更先进的练习方法,能够既减轻小朋友压腿的疼痛,又不影响练习效果,相信没有哪个家长会拒绝。
这一点是有科学依据的。有人专门研究过一批妈妈,她们的共同点是都有一个需要长期照料的生病的孩子。结果发现,妈妈们照顾孩子的时间越长,她们身体中细胞线粒体的端粒就越短,用通俗的话说就是:这些妈妈的健康状况会更差,也会衰老的更快。
未成年人的情况也是类似,贫困、长期精神压力大甚至受过虐待,对人的成长毫无益处,这样的经历只会让孩子糖皮质激素水平偏高,多巴胺系统混乱,这些孩子长大后更难控制自己的情绪,更容易对某些事物上瘾,更容易有暴力倾向。
如果学校尤其是高校里有这样的故事,也一定会被当做正面典型树为标杆。可是,我们犯了一个逻辑错误。
这些孩子,并不是因为(because of)苦难而成长,是尽管(in spite of)遭遇了苦难,仍然成长。说不定没有苦难,以他们的天资本可以取得更大的成就,他们本不需要分出一部分精力去对抗苦难。
像我们的上一辈,很多人在特殊年代里被剥夺了正常受教育的机会,在本该读书的年纪,只能从事非常辛苦却没有太多价值的体力劳动,最后有些人取得了成就,他们说,是那个特殊的年代磨炼了我。
又或者,如果你坚持认为吃苦有价值,那大人吃苦受累也就罢了,我们最起码不应该让孩子吃苦。无忧无虑,是孩子的天赋人权。
比如你是一个老师,你每天有4节课,然后还有比上课还费时间的备课。没有人天生喜欢把自己搞得这么辛苦,只不过你出于一个人民教师的责任感,你为了学生们好,要求自己必须认真备好每节课,认真上好每节课。
这样的例子各行各业都有。所以一个成年人为什么能应对“苦”的生活?因为我们能够合理的评估,此时此刻各种压力的来源,压力的性质,以及这种压力背后的价值,我们会愿意为了实现某种带有使命感的目标,而甘愿去面对和处理这些压力。
孩子是活在当下的。你跟你家孩子说,现在写的这个作业虽然没什么意思,但是你还是要认真写,因为你现在认真写作业,才能成绩好,今后才能考个好大学,毕业了才能找个好工作,有好工作才能挣钱养家……
道理是不错,可是未成年人无法理解你这个逻辑链条,他的感受只是:此时此刻他就是不想写这些无聊的作业。
我们不是鼓励孩子不写作业,我们只是借此说一个事实:对孩子们来说,家长逼着他们去做不想做的事情,对他们来说就是在吃苦,无论你认为这件事是不是很有价值。
成年人有一个能耐,是可以在做一件没意思的事情时说服自己“这事很有意思”,也就是我们俗称的,自己给自己画饼。比如你是一个程序员,写代码写的精疲力尽,你却可以“骗”自己:也许我这段代码今后会改变这个世界。
但是孩子没有这个能力,一个不快乐的事,就是不快乐的。如果你发现孩子竟然也能像大人一样妥协,那也许他只是单纯的为了取悦你。
孩子的心理空间其实就那么大,他的负面情绪越多,正面情绪就越少,你不能指望一个孩子自己去转化这种情绪。
吃苦其实是不可避免的,一个人正常生活中一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苦,只不过,我们没有必要故意自找苦吃。
比如我们听过一些特别懂事的孩子,他们回家做完作业之后,还要替父母做家务,还要照顾爷爷奶奶,这些都是让人动容的事情,但我们必须保持清醒:这些是不得已,是生活所迫,我们不能提倡所有孩子都应该经历这样的生活,不能认为这样的生活才更有利于成长。
我们不能做着一些明明伤害孩子的事情,还美其名曰是让孩子学会吃苦,是给他一种生活的历练,这是一个很像真理的教育误区,从来就没有这个道理。
这世上有一种伪善的“正能量”,就是用底层人民的艰辛和苦难,包装成励志故事来误导其他人。你信了,然后拿这一套来教育自己的孩子,这才是最大的苦难。
“苦”不是以后换取“乐”的债权,没有任何苦难值得单独被歌颂,那些孩子遭受的苦难尤其不该被歌颂。
教育也许永远没有最优解,但教育从业者们一直在寻找最优解的路上。我们愿与关注教育的人们同行,我们只呈现关于教育的思考和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