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一些智库动不动就宣称从某国外商业卫星公司拿到了中国某军事设施的卫星图像,就是要以有图有真相的方式来渲染中国的军事威胁。不过,美国公司的商业遥感卫星过顶中国国土可以拍摄我国境内的画面,那中方是否也有这种能力呢?以下的这张图似乎就可以说明问题了。
国内一家商业遥感卫星公司的微信公众号20日发布了一篇题为“美国内华达州reveille peak东南方向的神秘图案”的文章,文章中包含多张非常高清的卫星遥感照片,比如以下这张:
老刘看到这张卫星图像时,感到无比开心。一是正如这篇文章开篇所说的,“天地孕万物,有大美而不言。卫星视角下的地球,美轮美奂,色彩斑斓”。吉林一号拍摄出来的地球画面确实是美不胜收。二是这么美好的景象是中国的遥感卫星从太空拍摄到的。三是这是一家中国的商业遥感卫星公司,体现出的能力让人开心不已。
毕竟内华达州可不只有上图中的神秘图案。美国神秘的51区就在内华达州南部林肯郡的一个区域,被认为是美国用来秘密进行新型飞行器开发和测试的地方。既然卫星能将上述神秘图案拍得这么清晰,那其他的话其实也就不必继续说透了。
这其实已经不是长光卫星公司第一次发布信息量非常丰富的境外高清美图了。2021年4月22日,长光卫星这个我国第一家商业遥感卫星公司发布了名为“‘吉林一号’眼中的世界”的视频。其中包括 “吉林一号”卫星从太空传回的中国台湾桃园、日本东京、西班牙巴伦西亚、阿联酋迪拜等9个城市的卫星视频影像。
其中“吉林一号”拍摄的中国台湾桃园国际机场的画面尤其引发关注。卫星清晰拍摄到在机场跑道上准备起飞的航班、停满飞机的停机坪、桃园机场的一号二号航厦台以及桃园机场塔台。视频画面的清晰度让中国大陆网友兴奋异常。此前,吉林一号卫星拍摄的美国费城海军造船厂照片更是引发全网刷屏。
当天这篇这家公司的美图秀也引发网友留言。有网友称“敢不敢拍摄51区”,还有网友称“小心美国激光武器把卫星照瞎”……
不过,老刘认为,不必把一家商业遥感卫星的遥感卫星图像产品与能力过分解读。吉林一号公众号对自身定位的介绍:发布最新航天资讯,见证中国航天信息产业的发展,面向全球70亿人提供航天信息服务。而“吉林一号”卫星最主要的出发点是商用,就是给用户提供很好的卫星产品和服务。这个定位实际上和全球很多商业遥感卫星公司的定位并没有什么不同。
央视9套2012年首播的纪录片《神舟七号》介绍,时值美苏冷战,苏联实现载人航天的消息震惊了世界,发出这句感慨。
1957年,苏联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Sputnik,与美国拉开“太空竞赛”的序幕。1958年初,美国卫星也成功发射。5月,主席提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
之后,中国航天像是按下了“快进键”。最近,天问一号从火星传回视频,神舟十二号发射成功,3名中国人首次进入了我们自己的空间站。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又提到了那句话——中国曾说无法将一颗土豆送上太空,现在他们目标火星。
29日,CNBC报道称,在美苏太空竞赛时,中国还是“无名之辈”。但毛主席说出那句话后,中国发射卫星、把宇航员送上太空,现在还要“3步走”建设火星基地。现在的中国航天成就满满,野心勃勃。
但是CNBC记者依然没有跳出“美苏争霸”的思维方式,认为“宇宙成为美国和中国竞争科技霸权的又一战场,太空竞赛会对地球产生科技和军事影响。”
文章列举中国航天的一系列成就后说,现在,中国将目光对准了火星。5月天问一号成功降落后,中国计划在2033年载人探测这颗红色星球。
这家财经媒体委托专利调研公司GreyB所做的统计显示,在2000年1月至2021年6月之间,中国有关实体申请了6634项与太空旅行相关的专利,包括太空车和各种设备。其中,近90%的专利申请是在过去5年半内提交的。
2016年1月至2021年6月,申请最多太空技术专利的前3家实体全部来自中国,第4是美国波音公司。“但并未明确提及是哪3家中国实体。这凸显了中国希望以多快的速度开发更先进的太空飞行所需技术,”CNBC认为。
“这些专利不仅标志着中国空间技术上的创新水平,而且代表了一套深思熟虑的战略,用于保护创新成果,并收获经济利益,”GreyB知识产权解决方案副总裁维卡斯·贾(Vikas Jha)称,“在不久的将来,航天空域的大部分专利都将归中国所有,除非有其他国家效仿。这意味着中国可以成为私营企业和政府使用太空技术的看门人。”
CNBC称,美国和中国在半导体、人工智能等诸多方面正在争夺主导权,太空将成为另一个前线,虽然美国目前仍是这一领域的主导。
乔治华盛顿大学空间政策研究所所长佩斯(Scott Pace)对CNBC表示,“美国在太空能力的所有领域总体上仍处于领先地位,但中国正在迅速缩小领先优势。”
“美国有强有力的太空探索政策、明确的方向以及有能力的盟友和合作伙伴,”他说,“美国面临的挑战,与其说是中国做了什么,不如说是美国实施自己计划的能力和速度。”
去年12月25日,神舟十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湖南韶山交接后,进入韶山同志纪念馆长期展存。
1970年7月14日,中国确定“曙光一号”载人航天计划,为后续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发展奠定基础。经过几代人艰辛探索和奋斗,从曙光飞船到神舟飞船,从“714”工程到“921”工程,我国载人航天实现从无人试验到载人飞天、从单船飞行到多器对接组合飞行等重大跨越,自主突破和掌握一系列重大关键技术,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载人航天发展之路。
60年来,中国从“无法将一颗土豆送上太空”,到把120多种航天食品带上自己的空间站。中国航天事业不仅取得瞩目成就,还跳出狭隘的太空争霸思维,空间站向世界开放项目申请,欢迎外籍航天员日后入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