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因为组织结构上的退化,以及生理功能减退等情况,因此很容易患上多种疾病。所以,老年人的药物处理能力也会跟着下降,不良反应也就会随之增多。这种情况表明,老年人在用药方面有着诸多的禁忌,用药的时候也就要特别注意。
曾有数据统计,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0%以上,而65岁以上的老年人约占总人口的7%以上。这样的数据表明,我国已经在慢慢步入老龄化社会。
而最重要的是,65岁以上的老年人约80%患有慢性病,其中有35%的老年人患有两种或者以上的慢性病。而在这些老年人当中,接受过药师指导用药的只占12%,有问题咨询药师的只占2.89%。
因此,很多老年人对药品和药品的不良反应的认识是不到位的,往往是知其一,而不知其二。所以,保证老年人有效和安全的用药,都是社会值得关注的话题。
很多老年人同时患有高血压、糖尿病、脑梗塞、高血脂、冠心病等多种慢性病,而医生可能会告诉他们,这些慢性病都需要长期服药,不能中途停药。因而很多老年人都会错误地认为,治疗时间越长或者是药物剂量越大,对治疗的进度就会越有帮助。
殊不知,这样不仅仅不能稳定病情,还可能导致药物性肝病、肝功能衰竭、肾功能不全、药物性胃炎、胃出血等情况。
老年人一遇到一点小病就特别容易紧张,动不动就想通过药物来治疗。但俗话说:是药三分毒,所以平时能够用食疗的,则先通过饮食来调节,不到万不得已,不要用药。
因为,很多疾病都可以通过饮食和生活方式的调整,就可以达到减少病痛的目的。而此时,若是不搞清楚病因就随意滥用药物,那么很容易发生不良反应,或者是延误疾病的诊治。
老年人的血管壁比较容易破裂,并且肌肉对药物的吸收能力也会比较差,若以注射的方式给药,疼痛就会比较明显。所以如果能口服给药,那么就不要选择注射给药,以便减少对血管以及肌肉的局部损害。
有一部分老年人因患了多种慢性疾病,所以会结合不同的药物同时使用。但要注意,老年人联合用药最好不要超过5种。
有数据显示,同时使用5种以下药物,药品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大概为4%;如果使用6~10种药物联合,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若是更多药物联合使用,那么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是直线上升的。
所以,尽管老年人可能会患有多种疾病,但应根据病情的轻重缓急来合理应用药物,一般先服用重症治疗药物,然后等到病情基本控制稳定后,再适当的兼顾其他方面的药物。
而在选择药物时,我们尽量选择“一箭双雕”的药物,比如说同时患有高血压和前列腺增生的老人,可以使用阿尔法阻断制剂,这样就可以减少用药的数目了。
因为老年人的肝肾功能减退,对药物的代谢能力有限,对代谢产物的过滤能力也会降低。因此,如果用药时间过长,就很容易导致药物的蓄积,从而发生中毒事件。
并且还有可能引发成瘾性和耐药性,对身体就会造成不必要的伤害,所以老年人用药疗程应该根据病情以及医嘱合理缩短。
由于老年人本身的生理变化,用药剂量一般是按成人剂量的1/2~3/4选用,也可以用成人剂量的1/3到1/2作为起始的用药剂量,再慢慢调整到最佳剂量。
用药时间是根据生物学和药理学的原理,选择最合适时间的用药进行治疗。比如说心绞痛药物,变异型心绞痛多在00:00~6:00发作,所以,睡前用长效的拮抗剂,更有利于稳定病情;而胰岛素的降糖作用,上午比下午好,所以注射时应该选择在上午注射,更有利于血糖稳定。
老年人在用药方面比较容易从众,认为大家觉得好的药物或者是保健品对自己的身体也会好。也就是说,我认为它是对的,那它就是对的。
但很多情况是这样的,这个老人用的补药可能是效果极好,但用在另一个老人身上可能就会有相反的作用。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没有结合自身情况而乱补,就极有可能花了大价钱,而捞不到一点好处。
老年人在用药过程中特别要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在用药之前就要阅读清楚药品说明书。如果在用药过程中,出现了药品说明书上的某些不良反应或者是异常症状,那就要及时停药,并且对已发生过不良反应的药物,以后不能再使用了。
结语:老年人的肝肾功能在慢慢地减退,多种慢性疾病可能会同时出现,而诊治过程很有可能不只是一个医生,这样就很容易造成多开药或者是重复用药的情况。
所以,在这里要提醒一点,老年人去医院时,最好带上以往的所有疾病证明、病历证明、用药证明,以方便医生合理诊断以及合理调整用药,从而避免重复用药的情况发生以及不良反应率的增加。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