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宝宝用药注意事项

  根据病情决定如何用药,尤其要考虑到儿童的用药特点及剂量。如小儿支气管 哮喘可以应用麻黄素、肾上腺素类药物解除哮喘,但同时患心脏病的孩子就不能 用,因为这类药物可使心跳明显加快,对心脏不利;又如患小儿感冒时,尽管速效 胶囊疗效快、服用方便而为感冒药中的佼佼者,但婴幼儿神经系统、肝脏发育尚不 完全,用了速效感冒胶囊易引起惊厥、血小板减少或肝损害。因此在选用药物时既 要考虑疾病的需要,又要考虑药物对小儿身体的不利因素。

  根据药物的特点,结合小儿的具体情况,选用安全、有效、可靠、价廉、易得 的药物。不能用疗效不确切的药物,不要轻信广告药品,不要图新药、图贵药,因 为新药的毒、副作用往往需要长期深入细致的临床调查研究,尽管新药上市前都做 了如对胎儿的影响、致癌、致畸、依赖性、抗原性的研究,但由于时间的局限,还 远不够。非那西汀在应用几十年后,才发现长期应用可致肾乳头坏死甚至肾盂癌的 毒性反应。

  如药物剂型;给药途径(口服还是注射);药物联用的相互影响(用药尽量少而 精,尤其避免“撒大网”的用药方式);小儿年龄、性别、营养状况及精神状态等。 排除各种可能出现的干扰,以期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

  儿童的肝、肾、神经等器官、组织发育不完善,很容易受到损害或发生中毒反 应。婴幼儿更应慎之又慎。如阿司匹林类解热镇痛药适于成人应用,若给患儿应用 则不易掌握用量,一旦过量,会因出汗过多而造成虚脱。又如氨茶碱治疗量与中毒 量十分接近,成人用药尚需注意,小儿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用后很易中毒。

  有些家长把一些小儿常用药称为“小药”,可以有病治病,无病防病,有益于 小儿的身体健康,这种做法实不可取。如抗菌药物不按时按量的滥用,会导致耐药 性,一旦真正需要抗生素时,药物就起不到杀菌消炎作用了。又如一些消食化积的 中成药里多含有大黄、黑白丑等泻药,盲目使用会影响小儿营养吸收。还有些中成

  家长的动机是为孩子好,如病愈后让孩子补补虚;在校功课多、学习紧,给予 进补;让孩子有高大的体格身材,避免“三等残废”等,有的人甚至和邻居攀比给 孩子进营养滋补,因而滥用如人参、人参蜂皇浆、冬虫夏草、维生素 a 等。殊不 知,这早一支、晚一支的补剂把孩子推向了病态,如人参蜂皇浆之类制剂是公认的 激素制剂,这些补品制造出了性早熟,并已成为儿科的新疾病,目前医学界对此束 手无策,深感棘手。维生素 a 服多了,可影响骨的发育,使软骨细胞造成不可逆的 损害,骨只长短不长长,原想不成为“三等残废”,却制造了一个地道的“三等残 废”。

  因为小儿具有病情变化快的特点,要随时决定继续用药或调整用药或调整剂 量,使用药更趋合理,争取早日痊愈,减少或避免药源性疾病的发生。同时要注意 增强小儿身体抵抗力,给于必要的加强体质的治疗,并给于良好的护理,使疾病彻 底痊愈。

  1、不要什么药都用温开水送服。不是所有的药都适合用温开水送服,下面几 类药最好用凉开水服用。维生素类:维生素类药物属于水溶性制剂,很不稳定,遇 热后容易被破坏而失去疗效。止咳糖浆:止咳糖浆之所以有止咳作用,主要是因为 糖浆口服后会覆盖在发炎的咽喉黏膜表面,从而减轻对黏膜的刺激,缓解咳嗽症 状。如果用温热的水送服,可能会稀释糖浆,降低粘稠度,就不能形成“保护 膜”,也会影响药物疗效。益生菌:一些对肠道有保护作用的益生菌制品,用温度 稍高的水服用,可能会杀灭菌群而影响药物效果。预防疫苗:给宝宝吃预防小儿麻 痹症的糖丸前后,都应避免食用热的食物或喝热的饮料和水,因为疫苗会在高温 下被杀死而失去活性。助消化药:一些帮助宝宝开胃助消化的药物,是通过药中所 含的一种活性蛋白酶发挥作用的,这种酶遇热后会凝固变性失去作用,达不到助消 化的作用。

  2、宝宝吃药后不要马上睡觉。宝宝躺着吃药或吃好药后马上睡觉,往往会使 部分药物粘在食道里,这样,既影响药物发挥作用,又可能损伤食道。所以,给宝 宝服药后,应多喝水,最好半小时后再让宝宝睡觉。

  3、不要把一天吃 3 次的药物安排在早中晚餐前后吃。“一日 3 次”或“一日 2 次”,是根据实验测定出药物在人体的代谢速度后规定的,意思是将一天 24 小 时平均分成三段或两段,

  每 8 小时或 12 小时服用一次。按时吃药,才能保证体内的药物浓度,达到治 疗目的。如果把一天吃三次的药物安排在早中晚餐前后吃,就会使白天宝宝身体里 药物的浓度过高,而晚上又达不到治疗的作用。对每天服药次数,医生用字母表 示。qd,代表一天服药 1 次;bid,代表一天服药 2 次;tid,代表一天服药 3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