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在异乡为异客,本文作者和女儿一起在加拿大生活,本来是相互陪伴的最好机会,但亲子关系却在异国他乡变得火药味十足。从买咖啡到点餐,仿佛每一件小事都是母女不和的导火索;曾经的育儿方式不仅不再适用,甚至在加拿大属于“违法”。最终母女进行了畅谈,母亲也找到了修复关系的更好方法。
从女儿到加拿大读书开始,我们的亲子关系就发生了变化,我们更像是朋友,在这个陌生的国度里互相依靠、互相扶持。
我们也是对方的倾诉对象,每天放学的路上,女儿会给我讲学校里的所见所闻,我也会给她讲我今天的生活。
她说这句话的时候眼皮都没有抬,自然而然就从牙缝里流了出来。这一句话就像一根锋利的针一般,扎破了我这个装满了水的气球,憋了很久的眼泪倾泻而出。
我不懂,是,我是不懂……从申请学校到来加拿大读书,一路搭飞机转航班,核酸检测疫苗注射;中文翻英文,英文翻中文,不都是我搞定的!
我不懂,那,你懂你来……从蔬菜水果到置办的家具,都是我一包一包扛回家的,还变着花样给你做好吃的;在餐厅点餐时,哪次不是我连蒙带猜搞定的!
这三个月在加拿大带着女儿独自生活,我遇事都是强装镇定,一副万难都有妈妈在的劲头。其实在陌生的国家生活,我也胆怯。
刚开始,我甚至不敢去加拿大的国民咖啡店Tim Hortons,因为陌生怕点错、怕我女儿嘲笑我,所以我只敢点喝了20多年、无比熟悉的星巴克。
第一次点pizza时,女儿想吃芝士卷心的,我死活想不起来芝士卷心怎么说,于是打开翻译的App,翻译的结果店员也完全不明白。我是连比划带解释,最后打开了一张芝士卷心的图片,店员才明白。
此时女儿在我身后不停叨叨:“不会就别点了,多尴尬呀!真丢人!妈妈,你要好好学英语吧……”当时我真回想她一句,你行,你来吧!但我还是压住了火气。
后来每次点餐,我就让她去点。看着她点餐时狼狈的样子,我立刻走得很远,让她深切感受感受我的难处。
“能送孩子留学都是有钱的,都这么有钱了,还会苦吗?纯属有病,无病呻吟。”以上,是我这三个多月听到最多关于对留学群体的评价,这里面也包括我的很多亲戚。
我妈让我好好给他们解释解释,别产生了误会。虽然我深知,在育儿的路上,有太多的事情是拿钱解决不了。但我决定不解释,也根本不想解释。
有位女儿同学的妈妈,也是今年陪着儿子来加拿大的。以前在国内时,她的儿子若是调皮,她经常拿起尺子就打。她说用尺子打既管用又解气,打着打着就成了习惯。
从抵达加拿大开始,就有朋友提醒她,在加拿大打孩子是违法的。你在家骂孩子都不能大声,要是被邻居听到了,他们会报警,警察立马就到。
在教育局的开学典礼上,老师会告诉孩子们遭受到家庭暴力以后的自保和报警方式。在家长会上,老师也会提醒家长要控制情绪,如果有家暴倾向,在没有发生严重后果之前,赶紧约心理医生进行治疗。
现在,那位妈妈只能把儿子当“祖宗”供着,除了供他吃好喝好之外,还要轻声细语态度好。她儿子也是十分“嚣张”,嘴上像上了锁一样,学校的情况一句都不跟她说。一开口就是如果敢打他,就立刻报警。
这位妈妈常常感到很困惑:她的父母也打过她,挨打几乎是小时候的家常便饭。这就叫做“娇养忤逆儿,棒打出孝子”。打着打着,兄弟姐妹们都长大成人,也都挺好的。她很不解,不就是教训教训孩子,加拿大的警察能管过来吗?
父母爱孩子理所应当,孩子爱父母也是理所应当。我在加拿大遭遇亲子关系危机前,从来没有想过女儿到底喜不喜欢我这个人,喜不喜欢我的性格、脾气、行为……
女儿在加拿大的第一次英语作业的主题是:请介绍你的家人,并说明为什么爱他们?女儿做了PPT,表示不能给我看。我穷追不舍,问她你是怎么写妈妈的?她很不耐烦,也不回答我。后来,她无意中说起,她写的她爱的家人是她爸爸,而且还配了她爸爸的照片。
我和女儿天天黏在一起,每天给她做早餐晚餐,准备中午的便当,陪着她穿过公园走到学校。我觉得女儿在我心中的位置,已经超过了我老公。
我给老公打电话吐了苦水:含辛茹苦的老母亲居然败给身在万里之外、逍遥悠闲自在的他。老公说,长期近距离的生活,很多理所应当的行为会让女儿对你产生厌烦。在走向沟通困难前,要赶紧止损。
她反复确认我不生气以后,在手机上写下来发给了我。我看完以后不知道该如何解释,但每一条都是我最不想承认的事实。
我不是逞强的性格,在海外因为凡事都要靠自己,所以我经常鼓励自己,让自己变得强大,但没想到这么快就从强大变成了自大。
自从到了加拿大,我就特别爱比较,日常生活比、逛街购物比、教育方式比……比来比去,经常就会惹毛女儿。
由于经常逞强所以经常出错,出错以后面子上就挂不住了,然后我就会找借口掩盖。张口就来的借口,只会让人更讨厌。
到加拿大以后因为要适应的事情太多了,我的情绪变得越来越差,沟通时也缺少了以前的耐心。我自己也控制不了自己,经常跟女儿大小声。
前天,有个在国内的妈妈给我留言,她说真后悔让女儿独自留学,导致她的学习就跟断了线的风筝一样毫无音讯,她还表示很羡慕我能够陪读。
我英语已经算是陪读妈妈中不错的了,但是要和老师沟通学习情况,我还是感觉有点压力。在来加拿大之前,我一直在努力学习英语,就是希望之后能够和女儿的老师进行流畅的沟通。
第一次线上家长会,女儿通知我要谨慎,不许乱说话,并且在旁边监督我,挤眉弄眼的,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两个小时的家长会,老师们讲了一个半小时,剩下半小时给家长们提问题。
我准备了两个问题,还没有问出口,就被女儿制止了。她认为我的问题太low了,学生手册里都有,让我把机会留给其他有重要问题的家长。
听了女儿的话我一个问题都没有提,默默坐在椅子上听着别的家长提问。开完家长会,我忍不住了。其他家长们的问题都是那些琐碎的细节,远没有我提出的问题有价值。
我认为这样不行,其他事情可以迁就,但和学校建立畅通的沟通渠道是一定要做的。于是背着女儿,我给学校写了一封邮件。
学校那里很快回复了我,告诉我如何通过学校的在线系统监控女儿上课的情况,并且还可以随时和任课老师联系,沟通女儿的在校情况。
现在,我的心是放到肚子里了,哪怕我是在万里之外的北京,女儿的学业情况也不会像断了线的风筝,只要和老师建立了联系,飞多远都能拽得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