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不久前,有新闻爆料,广东的一位女士喝了两年的肠清茶,导致肠子变黑。该女士的初衷非常简单,只是想要治疗便秘,但没想到,号称“治病”的肠清茶,差点让她送命。
过去十几年里,“排宿便减肥”“宿便排毒”这些概念,在中华大地上“妖风肆虐”。市面上的肠清茶、减肥茶、酵素,打着“清空宿便”的旗号,行着“清空钱包”之实。
丁香医生给出过一个言简意赅的科普:“食物被我们吃进去之后,要花6~10个小时经过胃、小肠的消化吸收;剩余的部分进入结肠,剩下的水和一些电解质在这里吸收,此时已经花掉了大概20个小时;最后,才能到达直肠,变成成型的便便。”
那么结肠里有没有没能顺利“出走”的便便呢?肯定是有的,但对人体并无大碍。相反,如果排泄太频繁,人体会出现水电解质紊乱、脱水等问题,长此以往,还会损害肠神经。
不过,“宿便学说”可不是什么新鲜的当代骗局。其实,在人类漫长的历史中,世界各地的人都曾热衷于“排宿便”。
拉丁语的“灌肠”一词,意为“注入”。注的是什么呢?水、牛奶、香料、草药、蜂蜜、啤酒、葡萄酒、蔬菜汁、咖啡……看上去都很美味是不是?其实,这些东西都没嘴巴什么事。
而是对各类疾病一网打尽——头痛、肺结核、水肿、精神萎靡、感冒发烧,没有什么是灌肠解决不了的,如果灌一次不行,那就多来几次。
最古老的灌肠疗法,来自古埃及。根据纸草文献记载,大约公元前1500年,古埃及人就开始流行清理肠道了。医生会把草药直接推入病人的肛门,然后让病人“大泄一场”,排出体内的毒素。
据说,古埃及人的灌肠灵感来自于他们的“神鸟”朱鹭。朱鹭会用长长的嘴巴将河水送进自己的肛门,然后进行排便。
古埃及人将肛门看作是“疾病”的大门。因此,法老设置了专门的肠道医生,并尊称他们为“肛门守护者”。
公元前3世纪,欧洲医学之父、古希腊名医希波克拉底再次强调了“排便”的重要性,他认为——所有的疾病都来自于肠道。
与此同时,希波克拉底提出了“体液学说”,认为人体是由血液(blood)、粘液(phlegm)、黄胆汁(yellow bile)和黑胆汁(black bile)四种体液所组成的系统。如果生病,就说明人体的“体液”失衡了。
传说,法国国王路易十四一生中做过2000次左右的灌肠。为了保持健康,路易十四一天可以做2到3次的灌肠。
男主人公阿尔冈是个疑心病患者,尽管自己很健康,但却被“疾病恐惧”牢牢支配。如此一来,医生把阿尔冈拿捏得很死,成天要求他去灌肠。
早期的灌肠工具叫做“灌肠球囊”,据说是用动物膀胱制作而成,外形颇像今天的注射针管。一头是喷嘴,一头是芯杆。
也许我们可以从弗洛伊德的理论“肛欲期”中找到答案。弗洛伊德认为,1~2岁的幼儿,主要从排便中获得快感,直到他们的精神结构向下一个时期发展——生殖器期。
这么说来,“排宿便”之所以能常青不老,也许“排毒”只是其次。人类在排便的过程中,十分享受,并且得到了精神上的放松——这,才是最重要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