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晚上,拜登再一次明确表示,美国“不鼓励”,台当局必须“自己做决定”,并以“就是这样”结束了对记者提问的回答。
拜登关于台海议题的重申无疑又让舆论掀起一波小高潮。其实,关于中美首脑视频会晤的消息刚一发布,就有美国媒体评论:这有望成为一个“让美中关系朝着以合作为基础转变的机会”。
看得出来,总体舆论导向都颇为积极,既然拜登都亲自发话了,那些跟在其身后的“小弟”们自然也就开始见风使舵了。
就在中美首脑视频会晤结束后,一直想找中国“聊聊”的澳大利亚找到契机了。11月17日,澳大利亚贸易、旅游及投资部长丹·特汉向媒体表示,自己十分高兴看到中美首脑对话,澳大利亚也希望能和中国进行对话,目前正在寻求(和中国进行)的建设性接触,希望能解决中澳之间的分歧。
不过,澳大利亚早就站在了对抗中国的最前线。尤其是近些年来,各种奇葩操作不断,各种抹黑中国,连撕毁协议这样不讲“武德”的事情也能干出,中澳之间还能谈什么合作呢?
可以预见的是,特汉的喊话基本无效,并且在17日的时候还称“我们的经济关系正在帮助数百万中国人摆脱贫困”,这样毫无情商可言的话确定不会惹怒中国人?
澳大利亚的思维逻辑属于典型的美西方那套,又想吃中国的饭,但又想砸中国的锅,这世界上哪有这么好的事儿呢。
眼下,就连俄罗斯媒体也忍不住吐槽,在17日发表了题为“澳大利亚目前非常脆弱,拼命挑衅中国,不会有好结果的”的文章。直接戳到澳大利亚的痛处,另外,文章提到一档名为“澳大利亚60分钟”的访谈节目,该节目推出一个关于中国的故意散布恐慌的战争宣传片。当然,这背后不过是为澳大利亚的军火商打广告罢了。
很明显,澳大利亚的逻辑已经不太符合我们的正常理解范围了,那些澳大利亚媒体更是抱着一种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心态,不断的为中澳关系煽风点火。
就在当地时间17日,澳总理莫里森在参加澳著名“智库”“战略政策研究所”(ASPI)主办活动时表示,该计划列出了一份包含63项关键技术清单。
清单包括量子计算、人工智能、疫苗、关键矿物和5G、6G通信技术等九大领域。随后,多家主流澳媒就开始了他们的“表演”,污蔑中国正是莫里森政府口中的那个“敌对外国势力”。
有媒体评论称,莫里森在中美领导人视频会晤后抛出这一清单,“尴尬地凸显出澳大利亚在中国外交深度冻结中的孤立地位”。
这大概就是看起来头脑混沌的澳大利亚,一会儿想和中方对话,一会儿又来个大变脸,反复横跳间,澳大利亚已经损失了太多太多。
据报道,欧盟此前一直试图确立一项与台湾地区在经贸问题上沟通联络的“新战略形式”,而这份与台湾地区贸易关系的“机密计划”在“最后一刻”被推迟。
有专家分析称,欧盟按下“暂停键”很大程度是因为中美首脑会晤,美方的表态让欧盟再次考虑如何平衡与中国大陆和台湾的关系。
一方面,欧洲内部打“台湾牌”的苗头似乎正在上升。立陶宛不顾中方反复交涉允许台湾当局以“台湾”名义设立“代表处”,是最典型的恶例。除此之外,前段时间欧盟派出一个官方代表团窜访台湾的行为也着实过分。
还有报道称,有部分欧盟官员,以及捷克、立陶宛、斯洛伐克等中东欧国家的部分政府和官员,早已下定决心将台湾问题摆上欧盟的议程之上。
而另一方面,欧盟又想拉回不断下滑的中欧关系,过去两个月,在欧盟的对华政策圈内,“重新接触”是一个流行词。
一名熟悉相关计划的欧盟官员透露,欧中正努力在今年年底前安排一次“27+1”形式的会谈,包括所有欧盟成员国和中国,但想要在年底前举行峰会。
在欧盟与中国的关系上,欧洲议会的零和做法远多于欧盟国家元首。最典型的便是一直较为清醒客观的默克尔。据英媒17日报道,德国留守内阁总理默克尔近日接受该社采访时称,与中国完全脱钩是错误的,这将对德国和欧洲造成伤害。
一个欧洲高官曾说过,“我们的想法是对目前与中国的关系有一个看法。这是一种复杂的、多方面的关系。我们有三个不同的支柱,从合作伙伴到竞争对手到系统性竞争对手。每一种不同的关系都有利弊,都有问题,也有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