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者,天下之程式也,万事之仪表也。——管子《管子 禁藏》
●法者,所以兴功惧暴也;律者,所以定分止争也。——管子《管子 七臣七主》
●立法以典民则祥,离法而治则不祥。——管子《管子 任法》
●立法而行私,与法争,其乱甚于无法。——邓析《邓析子 转辟》
●法者,非从天下,非从地出,发乎人间,合乎人心而已。——慎到《慎子 佚文》
●官不私亲,法不遗爱,上下无事,唯法所在。——慎到《慎子 君臣》
1、法者,天下之程式也,万事之仪表也。(《管子·明法解》)
释义:法是治国的标尺,是社会的客观准则,如果没有法,国家就将混乱不堪,人们的行为将没有规矩约束,法
之所以这么重要其根据在于法本身是公平正义的。
2、夫生法者,君也,守法者,臣也;法于法者,民也。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此谓为大治.《管子•任法》
释义:这是对周朝刑不上大夫、刑有等级制度的巨大挑战,他要求君主和官吏在适用法律上要不知
亲疏、远近、贵贱、美恶,以度量断之。因为法律是公平的,法在根本意义是代表国家的整体利益的,是统
一天下的最高标准。管仲将法律称为公法,认为法具有最高权威,具有普遍适用的价值功能,任何社会成
员都不能置于法外,凌驾于法律之上。即使法自君出,但是法律高于意欲,君主也应带头遵守法律,君主不得
随意更改法律,也应有悟守法律的义务,并要求官吏和百姓同样遵守法律。
3、法律令者,吏民规矩绳墨也《管子•法禁》
释义:君主大臣和百姓平民同样应当遵从法律。
4、不知亲疏、远近、贵贱、美恶,以度量断之。《管子•任法》
释义:法是衡量一切事物的标准,在法律面前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5、治国使众莫如法,禁淫止暴莫如刑。威不两措,政不二门,以法治国《管子•明法解》
释义:作为法家先驱的管仲以尚法、重法而著称,他反对西周把礼治作为政治生活的最高准则,主张治理
国家应当以法为依据,任法而国治,舍法而国乱。
6、人主之所以令行禁止者,必令于民之所好,而禁于民之所恶也。民之情莫不欲生而恶死,莫不欲利而恶害,
故上令于生利人,则令行;禁于杀害人,则禁止,令之所以行者,必民乐其政也《管子.形势解》
释义:要立治民之刑、法,必先符合民情,为民所乐,才能令行禁止,可谓从心理上把握住了治民的要
害。
7、凡法事者,操持不可以不正《管子.版法解》
释义:在国家的管理过程中,法是一种十分具体的工具。如何正确地使用法,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
安危。要执法必严,执法公正。
8、法者,定分止争也。
释义:典出《管子•七臣七主》法者所以兴功惧暴也,律者所以定分止争也,令者所以令人知事也。定分:
确定名分。止争:止息纷争。法律中常用这个词语表示确定物的权属。
二、孟子(约前372~前289),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名轲,邹(今山东邹城市)人。
约生于周烈王四年,约卒于周赧王二十六年在孟子生活的时代,百家争鸣,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孟
子站在儒家立场加以激烈抨击。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对后世产生了极大
的影响,被尊奉为仅次于孔子的亚圣。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他把亲亲、长长的原
则运用于政治,以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
孟子把伦理和政治紧密结合起来,强调道德修养是搞好政治的根本。他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
之本在身。后来《大学》提出的修齐治平就是根据孟子的这种思想发展而来的。
孟子哲学思想的最高范畴是天。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天命思想,剔除了其中残留的人格神的含义,把天想象成为
具有道德属性的精神实体。他说:诚者,天之道也。孟子把诚这个道德概念规定为天的本质属性,认为天
是人性固有的道德观念的本原。孟子的思想体系,包括他的政治思想和伦理思想,都是以天这个范畴为基石的。
1、徒法不足以自行,徒善不足以为政。 《离楼上》!
释义:只有善德不足以处理国家的政务,只有法令不能够使之自己发生效力。意谓治理国家必须把行善政与行法
令结合起来。
2、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释义:有一定的产业收入的人才有一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没有一定的产业收入的人便不会有一定的道德
观念和行为准则。假若没有一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就会胡作非为,违法乱纪,什么事都干得出来。
三、韩非子是法家创始人,主张依法治国人人平等的原则。后来法家发展成霸道思想,与孔孟之道儒家思想演
变出的王道思想,共同用于社会治理之道。韩非子生活于公元前3世纪,是战国后期韩国的王族,他口吃,不善
言辞却善著书。
韩非子生活的时代,韩国国势日益削弱,他出于爱国心,屡次上书韩国国王,建议变法,主张统治者应当以富
国强兵为重要任务;但国王并没有采纳。于是,他根据历史上治国的经验教训和现实社会状况,写出了《五蠹》
、《孤愤》、《内外储说》、《说林》、《说难》等十余万字的政治论文,辑为《韩非子》一书。他的这些论文
在韩国不受重视,却传到当时的强国秦国,很受秦始皇的喜欢。秦始皇举兵攻韩国,韩国国王派遣韩非出使秦国
求和,秦始皇留下他准备重用,当时任秦国丞相的李斯是韩非子的同学,深知韩非子的才能高过于他,出于嫉妒
,于是向秦始皇进谗言诬陷他。秦始皇听信谗言,将韩非子投入监狱并毒死了他。
韩非子的主要著作《韩非子》是先秦法家学说集大成者的著作。这部书现存五十五篇,约十余万言,大部分为
韩
中国古代法制名人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