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大厂容不下35岁中年人,而35岁以下的公募基金经理却被嫌弃太年轻。在黑天鹅常态化、范式转换轮番上演、变化是唯一不变的当下,你就真的确定,多十几年资历的人就一定更懂投资、更能判断行业趋势与公司走向?
这时候,我们就要拿出一点警惕心,好好想想,这种抓人眼球的叙事方式是不是在诱导我们,在不进行深入思考的情况下,快速得出一个根本经不起推敲的“结论”?
互联网大厂容不下35岁中年人,而35岁以下的公募基金经理却被嫌弃太年轻。非得要年轻有年轻的焦虑,不年轻有不年轻的焦虑,没有年龄段是安生的呗?!
“今年以来北信瑞丰已有6位基金经理离任,现有团队中基金经理平均年限仅1.42年,任职年限最长的也仅有3.63年。”
第一个数据:截至2020年6月,据wind数据统计,A股权益类基金经理1570位,管理基金规模约7.4万亿;前20%的基金经理345位,管理基金规模约6万亿,占整体规模的81%——基金行业也是典型的二八效应。一家中型基金公司的管理规模大概在1000亿,所以,88亿??你懂的。
第二个数据:张坤一个人就掌管了1000多亿的基金,而且这88亿里面还有6成是货币基金(也就是余额宝类基金),剩下4成如果都是权益类基金也就只有30多亿,一个30多亿且连年规模下降的基金公司,它的基金经理怎么样我都不意外——市场的选择已经很清晰了。
所以我想说的是,不要慌,这个数据不能说是没什么代表性,只能说是毫无参考价值,它只能说明,基金经理平均执业年限在1年多的基金公司确实不咋地。
而那些掌管着中国公募基金80%以上份额、6万多亿人民币的基金经理们又是怎样的面貌呢?别急,我们先看看造成中美两国基金经理年龄差距的到底是什么原因?
国外祖师爷级别的基金经理巴菲特是在1941年买了他人生中第一支股票,虽然那时候他只有11岁,目前老爷子依旧执掌伯克希尔哈撒韦这家管理着约5000亿美元资产规模的基金,算下来也有80年了。
要知道上交所和深交所都是在1990年成立的,证监会是1992年才有的,整个股票市场发展到现在也就30年。
在黑天鹅常态化、范式转换轮番上演、变化是唯一不变的当下,你就真的确定,多十几年资历的人就一定更懂投资、更能判断行业趋势与公司走向?
如果经历得多就代表着高深与渊博,如果充分的历史数据就意味着更准确地预知未来,那请问一次又一次的事前看来都是突如其来、事后分析都是如约而至的大危机,是不是只能说明我们终究都是“愚蠢且学不会教训的人类”呢?
因为我们以前的知识传承主要通过经验与口口相传,老年人一定程度掌握了知识的输出力与话语权,这是他们受到尊重的更本质原因。
而现在,信息、知识甚至新的认知都在伴随着新事物的诞生、新科技的突围、新媒介的统领、新人群的进化而快速迭代,而且这种迭代与改变很多时候并不是昙花一现、流行一时,而是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动摇我们对世界、对自身的认知,更不要说人为建立的商业世界里的各种景象了。
决定投资人能力的远不止于年龄、阅历、资历这么简单,深度思考能力、对数字精准把握与敏感性、建立框架并及时修正的能力、坚持反人性的投资纪律,以及最重要的——摒弃情绪的能力。这些都不一定是年龄能够带来的,有的时候更像是一种天赋。
投资领域向来有“一年3倍容易,三年1倍难”的说法。再换一种说法就是,时间长不一定行,长时间行才是真的行。
通常来说,一轮完整A股市场周期,大约是7-8年。2001年是顶,2007年是顶,2015年也是个顶,大概就是7-8年一个周期。而目前国内管理年限在15年以上的基金经理(包括权益类和固收类)仅有11位,管理年限10-15年的有129位,5-10年有710位,近一半的基金经理从业经验在三年以下,不满一年的占比超过20%。
并没有足够多的基金经理穿越过牛熊周期,这也是个事实。牛市里大家或多或少都能赚到钱,而熊市才是考验能否守住本金的关键时刻。
所以评价一个基金经理的能力,先要看一定时间维度下的年化收益率,这个时间维度非常非常重要——年数越长获得超额收益率的难度就越大。比如,如果是按10年以上的维度,年化收益率为15%就可以认为是优秀的;但如果这个维度是5年,那么要到20%以上才算是优秀。
另外一个同样很重要的维度,就是看在极端环境下的最大回撤——也就是当遭遇熊市的时候,基金经理能否守住不跌到让基民们吓破胆的程度,以及他后来能够在多长时间内抚平这些损失。
所以,当把管理年限拓宽到5年以上,就只有不到10%的基金经理,几何年平均收益率能够超过20%了。而那最厉害的一撮人,他们成功活过了2015年千股跌停的股灾、历次的牛熊转换、2018年的单边下跌、2019年末的恐慌暴跌,才是直面过惨淡股市勇士。
我猜大概是对基金经理们的表现比较失望。为啥自己一买就跌?然后还听说他们各种暗箱操作,顿时这火就搂不住了。一看到这些80后们也就跟自己差不了10年,居然拿着百万年薪在这霍霍我的血汗钱,该喷!
基民股民们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怎么我一买就跌,一卖就涨?我去,你还真以为自己是股神了吗,要是真的有这种精准的反向指标魔力,你才是全宇宙膜拜的股神。
买的时候大概率已经是听说这只股票或这只基金涨得很好了,看别人赚钱眼红,于是赶快跟风入场,这个时候估值和市场情绪大概率已经到顶了,于是刚一买进开始跌,这段时期是公司估值开始匹配公司业绩和基本面的调整,经过一段时间的公司发展,公司业绩消化了之前的高估值,也就是估值再次匹配了业绩,于是估值又开始新的起飞,而你在快消化完估值的那个点没忍住,卖了。是不是这样的?
2020年,基民们跑步入场公募基金,新增基民里一半是90后。这些刚开始手上有闲钱的年轻人,开始接受了理财的概念,这些本来想给自己每月多买几杯奶茶的年轻人,没想到一入市就学会了一个新的词语:
2013年在塑化剂风波和整顿公款消费的低谷买入贵州茅台,穿越牛熊一直持有至今,8年创造了8倍收益——这就是以重仓白酒股、在基金狂热的2020年顶流般存在的张坤。然而,2021年2月里的短短5个交易日,茅台总市值蒸发了5500亿元,张坤的基金自然应声下跌。
15岁进中科大“少年班”,博士毕业后在科技企业由研究转入实业,然后进入基金公司,一直重仓半导体板块。2019年,5G商用时代正式开启半导体的一波涨势,一直到2020年初,2020年3月和7月,科技概念多次出现深度回调,蔡嵩松的诺安成长混合一度回撤30%。要知道,蔡嵩松不止一次公开表示,高波动是他投资风格的一部分。
这就是我们的基民——既不知道自己买的是什么,也不知道投资基金的正确方式,买基如追星,炒基如炒股。
每次看到有财经博主/人士在网上说一点干货的时候,下面就有无数的人让他直接说代码,要抄作业。投资的作业是抄不得的,这个道理在股市里赚过跌过的人都懂吧?没有独立思考和判断力,被后悔与恐惧来回支配情绪和行动,注定就是韭菜的命运。
投资比的是时间和耐力,而不是短期爆发力。但基民们常常高估短期的收益,低估长期的力量,这不是一个所谓的合格投资者。找不到本质原因就拿年龄说事儿的,就拿性别说事儿的,真的挺没劲。
国内的明星级基金经理,如张坤、刘格菘、蔡嵩松、谢治宇,掌管基金的年限都不超过十年,朱少醒、董承非算最长的了,也不过15年,以A股的7-8年的经济周期来算,他们基本上都只经历了1-2个月。更多年轻的基金经理,甚至还没尝过熊市的滋味——但这不是基金经理的错。
他们属于“把鸡蛋放到一个篮子里,然后看好这只篮子”的投资风格,真正自己炒过股的人应该知道这有多难——普通人除非是忘了炒股软件登录密码了,否则真的是很难做到坚持持有。
15年的年化收益超过22%的朱少醒,常年就管理一支富国天惠,如果你在2005年投资了100万元朱少醒的基金,那么现在你在这支基金里的价值是2100万,赚了2000万。但如果你是快进快出型选手,买他的基金可能会很惨。
永远的高仓位(熊市也有90%的仓位)、淡化择时、持仓分散从不梭哈、长期持有,这种风格的投资带来的必然是短期较大回撤、短期回报率不高,但是长期一定不会让你失望。
不管是重仓某一板块的张坤还是均衡配置的朱少醒,他们的风格都是低换手率,看好就坚定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
巴菲特1988年买入可口可乐持有至今,经历了无数次的经济衰退和危机,买之前他翻阅了可口可乐过去80年的年报。这才是价值投资应有的姿势。做时间的朋友,时间才会给你果实。
但我认为几乎是毫无悬念的,再过20年,中国将出现能在惊人的长时间维度上(比如:30年)年化收益率比肩甚至超越华尔街的基金经理们,而他们可能就存在于如今被人嫌弃太嫩的80后基金经理们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