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逝去的宠物呢?人们曾用鲜花、文字和声势浩大的仪式祭奠它们,也有人曾在用尽各种方式只求爱宠“复活”。当然,还在世的动物,主人也有成千上万个理由想要复刻他们。
她从最下层货架拿出竹编小框,轻轻掀开蒙在上面的薄纸,一个半成品的宠物羊毛毡静静地端坐着,旁边是散落的羊毛毡工具和原材料。经过100多天的磨砺,它终于初现原型:这是一只比熊犬,“1:1”的尺寸是琴从来没有接受过的挑战。今晚她的任务是把这只在照片上的小狗,雕刻出眼睛和鼻子的细节,然后均匀地用排针工具一针一针戳完。
“下眼睑的纹路不是圆的,而是带一点直,但是照片拍出来是圆的。”主人很快传来了意见,她又逐步修改。
忙活好几个小时,才把宝贝下眼睑的一小条细纹扎得一模一样。此刻一看,时间又过了凌晨1点,儿子早已经睡着了。琴轻轻拢好纱纸把东西归进竹筐,伸一个懒腰,揉揉肩颈,等到明日夜深时再战。
琴有时候也会很烦躁,后悔自己为什么要接这个周期如此之长的单,搞得每晚仅存的一点亲子时间都被霸占。她是磨不过小狗主人的苦苦哀求才应承的,加上自己也想尝试一下“一比一”的全身复原,便开始了挑战。如今,她已经陆陆续续扎了3个月,等到全部做完预计还需要2个月。
那个狗主人是从她的淘宝店找上来的,说是只看到店里有缩小版的羊毛毡玩偶,问琴能不能扎“1:1”的大宠物,“钱不是问题,只是想让我的宝贝‘复活’”。
简单聊了几句,原来又是一个刚刚失去爱宠的主人。狗狗是3岁大时因心脏病去世了,它是女主人在深圳唯一的慰藉,她的精神因此遭到了很大打击。多方打听之后,知道原来还有做手工能扎出高度还原“宠物”的小店,她决定不管多少钱也一定要做一个。
女孩没说几句声音又瘪了,反复询问能不能做到“一模一样”。琴脑子里条件反射般地勾勒出制作大型玩偶需要的复杂工序。实在难做,她有点推辞。话还没说几句,女孩突然失控大哭起来,说宝贝是她唯一的亲人,“老板大恩大德,可怜我们相依为命”。
在女孩断断续续的哭泣中,琴知道了她的过往——大学毕业后从粤北去了深圳,在一家新媒体公司做设计。工作压力大,休息大小周,没有朋友,没有任何爱好,和家里关系也不好,一个人倍感孤独。有了宠物才让她有了家的感觉,每次回到逼仄的出租屋都总觉得有人等待、有人依赖,和狗狗玩一会儿,带它出去跑一趟,一天的疲惫都没了。
哪知这份温情才持续了不到两年就被意外打破,女孩加班回来,看到爱宠的尸体,当时感觉“天都塌了”。她大哭了一整天,请假处理狗狗的身后事。回到家之后再没有了熟悉的身影陪伴,她才意识到狗狗对自己有多重要。
琴共情着女孩的心情,在电话那头不自觉地也哭了,点头应允了她,开始了第一次“1:1”仿真宠物制作。时间比她想象地拉得还长,为了不耽误店里其他订单的进度,她只能把这只比熊犬的“复活计划”放在每晚下班后——其实也没什么真正意义上的“下班”,她一天到晚就在60平的这间小房子里,不怎么出门,几个店员回家做饭了,她也就简简单单休息一会儿继续工作。
又过了几十天,琴才把这只狗狗“复活”。她小心翼翼,把宝贝反复包装之后发去深圳。对方收到之后连发了很多感谢,还给她发来一个大红包。她对琴说,朋友知道她花了几千块钱做了一个这样的羊毛毡,都说她疯了,可她觉得是他们不懂,因为最懂她的再也不可能出现了。
“谢谢你让我的宝贝再次回来,真的很开心!”看见女孩的朋友圈的“感恩宝贝回家”,多少让琴这几个月的辛苦有了一丝慰藉。琴对这个玩偶倾注了太多的时间,有时候晚上做梦梦到的都是自己对这只小比熊修修补补。要知道,大多数时候,她最多一个礼拜就可以让一只宠物“复活”。
2013年,淘宝刚刚在四川宜宾老家兴起,琴结婚之后无事可做,和从小玩到大又嫁去南京的朋友聊天,对方说“羊毛毡”在南京很流行,像你这么心灵手巧,说不定可以开个手工小店。
淘宝上卖手工饰品的商家少,琴琢磨了好一阵,觉得应该可行。老公是五粮液的正式职工,虽然工资不高,但在当时人均工资还不到2000元的小县城,足够让这个家生活得体面。她和老公商量,没想到老公非常支持她“搞事业”。
她心怀憧憬,就这样莽莽撞撞地进入了“互联网产业”。对一个中专毕业后就四处打工的小镇女孩来说,电商平台像是另外一个世界,里面的规则多如牛毛。她不得不从头开始学习,南京的朋友也时不时来帮忙指点。
但对于手工活儿,琴从不需要任何指导——她从小就喜欢扎堆在阿姨婆婆们身边,看她们做针线活,心灵手巧的她会默默记下工序,回去拿妈妈的线头偷玩儿。小学没念完,琴就能有样学样地自己织出围巾,大人都夸她将来一定是个贤妻良母。工作后,她一直在各个工厂做信息录入员,直到结婚生子闲下来后,才捡起自己的爱好,想变成事业。
琴从网上批发了大量的发夹、胸针、耳环、吊坠半成品和成捆各色的羊毛,看着教程上的指导,一步步扎出喜欢的图案,充满成就感。没多久,她便不满足于看着教程生搬硬套,在羊毛毡工艺品里加了很多自己的想法,勾勒图案、设计造型,然后开始卖自己的原创饰品。别人的大路货一单才5、6块,她的“原创”能卖出去20块,一个月能有1000多的收入,对于之前每月800元工资还累死累活的琴来说,这实在划算了。
可时间久了,也难免心力交瘁。琴既喜欢“大单”,也害怕“大单”。一次,她接到了一单做10朵“太阳花”的需求,每朵颜色都得不一样,她一针一针,从下午2点一直熬到第二天通宵才戳完,心里一直怕人家等得太久突然不要。直到半年之后,她才知道原来网上还有扎羊毛毡用的双排针、三排针,别人都在走节约时间的捷径,只有她不懂变通。
没日没夜地戳羊毛,图样就是那几种,工作开始变得千篇一律,琴也因为忙碌,忽略了对儿子的照顾。她感觉自己像是一个只会扎孔的机器,没有了以前做手工时的快乐。但好在生意越来越好了,能挣到钱,比什么都实在。
学历限制了她的思维,也限制了她预见商业未来的想象力。琴以为淘宝店的生意大好,说不定开到线下更加火爆。一次接儿子去幼儿园,她看见学校门口有店面转让——一年租金1万5,不仅可以有份正经生计,还能照顾儿子,这是琴理想的生活。
她想象着每天迎来送往,和同好交流,还可以做自己热爱的事业,二话不说,拿着一年网店的积蓄,租下了这个20多平米的小店。装修加简单的陈列布置,花了1万多,她臆想着自己生意兴隆,将来会变成一个成功的女老板。
但本地人对新鲜事物的接受度有限,尤其对花钱买体验这事,问津者寥寥。琴的店开了一个多月,生意惨淡,最少的时候营业额只有二三十元,还不够水电支出。很多人伸进头来问,这是什么,需要怎么做,要多少钱?一听原来是“拿针扎羊毛”,便摇了摇头转身离去。有时候附近的中学生会觉得好奇,会来体验一番,但毕竟是手工细活,有的孩子扎了一会儿之后便觉得枯燥,粗枝大叶,做得不好,又不耐烦离开。
满肚子美好憧憬被现实击碎,琴的心情低落,经常关门谢客,一个人埋头“扎针”。她后悔自己头脑发热开了店,终日在店里打不起精神。
就在这时,她接到了一通电话。一个叫莱莱的女孩从网上找到了琴的联系方式,问她能不能做一只“立体的雪纳瑞”。她说,自己家的狗狗,养了17年,前几天过世了。莱莱语调平缓,情绪听起来很低沉。琴头回听说还有这样的需求,当时心里也很沉重,胃也像被打了一拳一样难受,她想帮忙,但自己毕竟不是专业学美术的,完成难度这么高、还背负着巨大感情期待的活儿,她想了想,没敢接。
拒绝之后,琴有点愧疚,也好奇“立体”的羊毛毡玩偶要怎么做,便上网查资料,才知道国内玩羊毛毡的人里,做仿真动物的寥寥无几,只有一两个日本人做得有声有色。她越看越觉得想试试,两天之后便给莱莱打去电话,答应她可以“试做”。但是怕做得不好对方怪罪,又赶紧补充:“我是第一次做,只能尽量给你做得逼真一点。”
琴比照着莱莱给她的宠物狗的照片,买来小眼睛、小嘴巴的“配件”,用了4天的时间把一个半立体的雪纳瑞镶嵌在小木软框之上,还请朋友评价“相似度”。
给莱莱看图片时,莱莱直接哭了,她的朋友在一旁也说,“看起来一模一样”。莱莱千恩万谢,说自己从小学五年级开始养这只雪纳瑞,一直养到自己也有了孩子。狗狗陪伴自己度过了童年、青春期,还见证了自己结婚、生子,早已成了她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是狗的寿命也就十几年,从四五年前起,一家人就已经做好了狗随时离开的准备。现在狗以高龄离开,她也不得不接受。做这个羊毛毡,只是想让已经去了天堂的宝贝知道,一家人还是这么爱它。
这种感觉琴能懂。她幼时家里有只白色的小土狗,从邻居家抱养的,上下嘴唇还是“地包天”,模样不雅,但乖巧听话,总喜欢围着琴的身侧,等着吃她的剩饭。那时父母做生意,疏于对家庭的照料,小狗陪着琴和弟弟度过了十几年的成长时光,直到最后被公路上的大货车碾死。如今人到中年,虽见过各种生死,但每每想起这件事,还是连声感慨“可惜”,后来再不敢养宠物。
这是琴第一次觉得自己的手工可以带给别人慰藉。这一单让她成就感满满,把图片晒在了自己的小店上。她也发现,做“立体小动物”确实需要花很多的心思,相比于日复一日地扎花,已经不是单纯的体力劳动。她查到的资料上说,国外很多人把羊毛毡手工艺人称为“艺术家”,想到自己刚刚完成的作品,琴觉得自己也做了点“和艺术沾边儿的事”。
但实体店里的生意终究是做不下去了。人流越来越少,好不容易来了一个客户,带着孩子进店就趾高气扬的,一会儿指挥琴做这个,一会儿让她弄那个,最后还想让琴免费给她做成品。这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忍着委屈送走这位客人之后,琴便给老公发消息:“不想开店了,现在就想回家。”
老公二话不说开着车就来了,两人收拾了东西,当晚就搬走,为了赶紧摆脱店面,他们还放弃了转租出去能减少的几千块钱的损失,就这么关店了。那晚回家的路上,老公没有一句责怪,琴却倍感窝心。两人20多岁经人介绍认识半年后就结了婚,有了孩子,老公不会说什么漂亮话,但不管什么决定,他都是支持琴的,周围朋友都很羡慕他们的感情。
一个月后,她的淘宝店“改图换面”重新开张了,她把以前做的小饰品全部换下来,变成了一家专门做“羊毛毡仿真立体宠物”的工艺品店。
一个手掌大的“小宠物”,制作大概要花上好几天的时间,生意好的情况下,一个月能戳五六个。当时开淘宝店的成本不高,生意比刚开店时强了些,每个月能有三四千的收入。那些小动物的图片大多是从网上找来的,琴边看边琢磨怎么做框架、怎么搭线配色。
渐渐地,琴发现来店里的客户大都像莱莱一样,需要的是“定制”的毛毡宠物。于是她干脆也将自己主营方向变为“定制”。来“定制”的客户,有三成跟莱莱一样,是为了寄托对逝去的宠物的思念,更多的客户则是为活着宠物“复刻”一些“延伸产品”,形式多是相框照、挂件、小摆件等等,至于理由,那就“千奇百怪”了。
比如,有客户因为结婚场地不许宠物入内,会专门请她来戳一个迷你版猫咪玩偶带在婚纱上陪主人一起出嫁;有人出国留学,又想念家里的宠物,便请她来做一个头像挂件系在背包上;有妈妈舍不得丢掉自己儿子的涂鸦,请她来创造一个“羊毛生物”做纪念;还有因为各种原因家里不能养宠物的,就请她来给小孩子扎一个宠物;自然,也少不了是为了当个礼物送人的……
琴店里最大的一笔订单就是来自“复刻宠物”的客户,那是一个陕西的回族小伙,家里条件不错,有大越野车,养了两只牧羊犬,一只是号称狗里最聪明的边牧(边境牧羊犬),另一只也是智力拔群的苏牧(苏格兰牧羊犬)。两只狗狗自小伴在他身边,结果去年因为意外,边牧离开了,小伙子思念成疾,苏牧也茶饭不思。后来他无意间得知了琴的这家网店,主动找来,花了1万多,复活了一只“1:1”大小的边牧。
琴做了好几个月,小伙子收到作品之后,显出了铁汉柔情,对琴说每天都把它摆在沙发上,自己看,苏牧也看,感觉他的小边牧又回来了。没过多久,琴又接到了小伙子的电话,她本以为是那只羊毛毡边牧出了问题,但是对方说,越看越喜欢,怕苏牧也有一天不在了,想趁现在好时光,请琴给苏牧也做一只“复刻”。
活着的宠物因为需要全方位比对,制作难度更高,价格自然也贵出一个等级。又是1万大几的开销,琴也不住替小伙子心疼。她建议,要不做一个小点的?做起来快,价格也便宜。没想到小伙子大手一挥,直言,多少钱也比不过他和两只狗的感情。
琴以前平均做一个小动物摆件需要五六天,熟练之后两三天就可以了。这些带着主人思念与爱的小生命,经常陪伴她一段又一段沉默的时光。有时候做完了,顾客还用尽各种办法和她讨价还价。琴十分委屈,对她而言,这些作品也都像是自己的孩子,每一个都耗费了不少心血,别人再压价,她就索性不卖了。
琴的微信头像是一只小狸花猫,很多客户以为这是她的宠物。但其实,它是琴曾给一个北京客户扎的作品。在妻子怀孕时,他将这只猫送给情绪不佳的妻子,希望她在猫猫陪伴下能顺心顺气。小狸花也见证了他们孩子的出生,成了孩子从小最好的玩伴。
主人说,小狸花看起来呆头呆脑的,其实非常乖巧聪明,知道“弟弟”哭,会拍着爪子安慰他。曾经一段时间,家里照顾不过来孩子,想把猫送到父母家养几天,猫好像也感觉到似的,每天委屈巴巴。主人见它实在可怜,最终还是没舍得送走。
狸花猫毛色丰富、色泽变化细腻、纹理复杂,琴做这个作品花了好长时间。做完之后,客户非常满意,琴也喜欢,就用来做了头像。半年后,琴换了头像,却突然被那个客户发现,又找上门来问她:“为什么不是我们的小花狸了,换回我们的花狸的头像好不好?”
“复刻”活着的宠物,客户要求再多,甚至是刁难,琴也觉得没什么。真正让她包袱沉重的,是“复活”那些已经去世的宠物,这是她做这个店的缘起,也是她继续做下去的动力。
琴知道,宠物对于这些来找她的主人来说,早已经成了家庭的一分子。很多人会亲切地把琴的店铺称为“复活宠物店”。琴知道了,感觉无比荣耀——将一个逝去的生命“归还”一个绝望家庭,还有什么词比“复活”更美好?
2016年,一个客户从网上向琴咨询,从早聊到晚,琴每回一句话,都要等对方很长的时间才能看到回应,对话框里还有很多错别字。最后琴不耐烦了,只好问了电话打过去。没想到对方竟是位76岁的老人,她一听到琴的声音,什么话都没说就先哭了,边哭边说:“想为我的‘旺旺’做一个摆件。”
老太太的老伴早已去世,3个儿女各自成家,顾不上她,孙子辈更是一年到头只能见一两面,她身边只有一只十多年前亲戚送的小狗“旺旺”陪着。老太太说,旺旺很通人性,出门连狗绳都不用她牵,自己咬着,从来没有走丢过。每天给旺旺喂饭、带它下楼转转,老太太的漫长时光才能打发得快一点,“见我咳嗽,它都会专门去药匣子那里去”。
可是狗比人先老了。这年年初,老太太有天死活找不见旺旺,她心慌着一边哭一边找,终于在单元门口的角落里发现了它冰冷的尸体:“好狗都不给(在)家里死的,唉!”
旺旺走了之后,老太太整个人心里空落落的,总觉得少了点什么,一个人上网时,不知道怎么就看到了琴的这家店。琴被老太太说得心里难受,安慰她说没问题,开始沟通需求。
起初,琴想让老太太传过来几张旺旺生前的照片,可是老人机里的照片实在模糊,琴只能凭着感觉一点一点摸索。
与老人沟通总是免不了繁琐,尤其是这位陷入焦灼里的老太太。或许是过于担心,或许是寄托了太多的希望,她经常打电话用担忧的口吻再三确认“能不能和照片扎得一样好”,开始一两次,琴还理解,耐心解释,可后来这样的询问变成了一天两次,而且老太太的话匣子也打开了,每次没有半个小时根本说不完她跟旺旺以前相依为命的日子,还磨叨自己的家事,同时,还不忘和琴讨价还价。
考虑到应付这样一个客户太耽误时间,手工费对退休金只有2000多块的老太太来说也是很大负担。琴提议要不要做个小一点的,价格便宜一些,却被老人拒绝了。老太太哭着争辩说她的旺旺多么好、多么温顺,太小了她就看不见它的可爱。琴无奈,只能让自己陷入新一轮的烦恼。
半个多月后,旺旺“复活”了。老人再次来电话时哭得不成样子,除了“戳得真像”外,感谢的话也说了一遍又一遍,还给琴看她如何用透明的袋子把“旺旺”保护起来,放在她的床头。老太太说,每天晚上她都要陪旺旺聊聊天,抱它一会儿才能入睡,有了它之后,整个人变得好安心。
琴终于长舒了一口气。对她来说,“戳得真像”就是对她最大的鼓励,毕竟是纪念,不允许自己有过多的创造。现在,她得知老太太又领养了一只小狗作伴,一新一旧,曾经空缺的心逐渐被填满,也就放心了。
此前一个叫夏夏的客户出国留学,寄宿在爱丁堡的一个老人的家里。老人80岁了,看着夏夏书包上的毛毡猫,就问是怎么做的,了解之后,便请夏夏代自己联系琴,说想给自己的妹妹送一只小狗。
这一次的电话联系,夏夏作为翻译。琴第一次和外国人视频电话,既紧张又兴奋,哆哆嗦嗦,说错了好多表达。在对方断断续续的表述中,琴得知老人的妹妹和小狗相伴多年,后来狗因病去世了。如今妹妹老伴已经去世,无儿无女,非常孤独。老人想送一只小狗逗她开心。
妹妹年纪想来也不小了,还有一个哥哥这样惦记,原来世界各地,不管什么样的人种,对待家人、对待动物感情都是相同的。想到这里,琴的心逐渐平静下来。作品完成之后,遥寄去了爱丁堡,听着老人在视频里说的感谢,琴很欣慰。
但这种细微的放松只是一瞬间,琴很快又会被巨大的压力所笼罩。背负主人对离世生命的全部期待,琴承受了大量的精神负担,怕不像,怕主人失望,更怕自己对不起从未见过的小生命。即便是半路出家,她也想做到最好,只觉得做得越像,越有灵气,才真正能让宠物和主人更好的“心灵相通”。
她自己买宠物百科书籍,研究骨骼比例、从网上搜寻教学视频,甚至上美术课看怎么配色、怎么构图。制作宠物之外的全部时间,琴几乎都投入在学习上,累得常常直不起腰,身体越来越差。有段时间,她一直犹豫自己是否还要坚持这样一份事业。
“布丁”是一只吉娃娃,从小就非常聪明,会撒娇、特别会识人脸色,很讨主人的喜欢。但是因为贪玩跑到大马路上,几分钟的工夫就被车撞了。发现的时候,主人又大哭又自责,恨自己没有照顾好它。她沉浸在自己的悲伤里很久,找到琴,想让琴给自己做一只一模一样的小布丁。一周后,一个10厘米高的小布丁在琴的手中“复活”了,她将小布丁交到主人手里,后来就没有了联系。
醒来时,琴哭了,她给小布丁的主人打了一个电话过去,问小布丁怎么样,见一切都好,她才放心下来,还想尽办法“圆话”,交代了很多羊毛毡的护理保存方法。
一次闲聊时,琴听说儿子曾经的早教老师娇娇怀孕待产,经济压力很大,又因怀孕难以找到适合的工作,就主动询问她要不要过来一起做手工。她俩没有工作室,60多平的房子客厅就是工作场所。两人一人一团羊毛,坐在饭桌上边聊天边工作,时间打发得特别快。
娇娇不像琴对手工有天然的热爱,一开始做得很慢,做出来的玩偶大都只能形似而不能神似,便觉得自己不是吃这碗饭的料,打了退堂鼓。琴总是鼓励她,指导她,各种小诀窍都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后来,等娇娇的扎的小猫小狗也收到了客户的赞许后,她也从中找到了乐趣和成就感。
渐渐地,琴的店越来越红火,她忙不过来的时候,周围的朋友就过来帮忙。现在,她们已经发展成了10多个人的工作室。这些女人和琴年纪差不多大,情况也非常相似,没有多高的文化,没有技术,生娃之后在职场毫无竞争力,困在家庭里为琐事心烦。她们对羊毛毡制作说不上多热爱,更多是一份糊口的工具,但是来了之后,却罕有人离开。
琴没有当老板的经验,不会对10多个姐妹搞什么管理,工作室连上下班时间都没有,每天大都是送完孩子之后大家自发聚集过来。这里没有领导和下属,琴唯一能有点权威的时刻,就是指导大家做小动物的时候。
女人们做做手工、聊聊家常,能舒缓一些家庭问题:谁家有不开心的事,姐妹几个一起帮忙想办法;遇到了困难和矛盾,年长的媳妇儿就以过来人的经验开导刚结婚的。与其说这是一间工作室,倒不如说是几个街坊生活的手工俱乐部,“俱乐部”里的女人们,一年能靠“扎羊毛”扎出10万块的收入,在当地算是十分可观。
很多人慕名前来“学艺”,甚至还有同行偷师,琴来者不拒,想着教一个也是教,十个也是教,索性自己学起了视频录制课程。
几年下来,她的店铺名气越来越大。在网上还有了粉丝,吸引来了明星和网红上门下单,她的眼界也打开不少——原来自己在这行做得好,也可以被称为“专家”,还能被邀请去参加演讲;原来在这么小的城市,也可以实现“年薪百万”……好几次,国外的几个客户邀请她出门玩儿,她每次都满怀期待答应,但是最后却没有时间,只能推辞。
每当她再次路过当年租下的小店铺时就感慨,自己如今跟当年奢望成为的“成功女老板”也算是沾边儿了。只不过这些年忙事业,疏忽了对家庭的陪伴。她曾送给过孩子一个录音机,告诉他,只要想妈妈时候就把想说的话录进去。一个偶然的机会,她把那个录音机拧开一听,传来了孩子奶声奶气的声音问:“妈妈可不可以陪陪我,我真的好想你。”
其实她早就想过,店铺现在规模就可以了,她不想做大,不想出名,更不想操更多的心。如果有时间,她一定要和儿子一起养只小宠物,连品类都想好了,就要吉娃娃,名字也不用改,就叫“小布丁”。
投稿给“人间-非虚构”写作平台,可致信:稿件一经刊用,将根据文章质量,提供单篇不少于3000元的稿酬。
投稿文章需保证内容及全部内容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人物关系、事件经过、细节发展等所有元素)的真实性,保证作品不存在任何虚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