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回到2017-05-18
《溪上遇雨二首(其二)》原文
坐看黑云衔猛雨,
喷洒前山此独晴。
忽惊云雨在头上,
却是山前晚照明。
《溪上遇雨二首(其二)》鉴赏
从诗的艺术手法看,本诗既不符合唐诗通常的含蓄蕴藉的表现手法,也无通常写景虚实相生较简炼笔法。它的写法可用八个字概尽:穷形尽相,快心露骨。
夏雨的特点是来速疾,来势猛,雨脚不定。这几点都被诗人准确抓住,表现于笔下。急雨才在前山,忽焉已至溪上,叫人避之不及,其来何快 !以坐看从容起,而用忽惊、却是作跌宕转折,写出夏雨的疾速 。而一衔一喷,不但把黑云拟 人化了(它象在撒泼、顽皮 ),形象生动,而且写出 了雨的力度,具有一种猛烈倾注感。写云曰黑,写雨曰猛,均穷极形容。一忽儿东边日头西边雨,一忽儿西边日头东边雨,又写出由于雨脚转移迅速造成的一种自然奇景。这还不够,诗人还通过遇雨者表情的变化,先是坐看,继而忽惊,侧面烘托出夏雨的瞬息变化难以预料。通篇思路敏捷灵活,用笔新鲜活跳,措语尖新,可喜可愕,深得夏雨之趣。
就情景的近似而论,它更易使人联想到苏东坡《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中的一首: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比较一下倒能见出此诗结构上的一个特 点 。苏诗虽一样写出夏雨的快速、有力、多变 ,可谓尽态极妍 ,但它是只就一处( 望湖楼 外)落 墨,写出景色在不同时间里的变化。而此诗则从两处(前山与溪上)着眼 ,双管齐下 ,既有景物在不同时间的变化 ,又有空间的对比 。如就诗的情韵而言 ,苏诗较胜 ;如论结构的新奇,此诗则不宜多让。
《溪上遇雨二首(其二)》作者简介
崔道融,江陵人。唐末诗人。以征辟为永嘉(今浙江省温州市)令。累官至右补阙。后避居于闽,因号东瓯散人 。与司空图为诗友,人称江陵才子。工绝句。僖宗乾符二年(875年),于永嘉山斋集诗500首,辑为《申唐诗》3卷。另有《东浮集》9卷,当为入闽后所作。
关于雨的诗句——《溪上遇雨二首(其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