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泛西湖(其一)》原文
新月生魄迹未安,
才破五六渐盘桓。
今夜吐艳如半璧,
游人得向三更看。
《夜泛西湖(其一)》鉴赏
《夜泛西湖》是公元1072年(熙宁五年)旧历七月苏轼任杭州通判时所作的组诗,共有五首。这五首诗,都紧扣夜泛二字着笔,既写出了月夜西湖之景,又写出了黑夜西湖之景,处处给人以船行之感,不离泛字,表现了夜泛西湖的全过程。
组诗中每首之间,作者采用了蝉联格(这种诗格始创于曹植《赠白马王彪》),每首的结尾都是下一首的开头,而又略具变化:二、四首的开头是一、三首结尾的五、六两字;第三首的开头四字是第二首中结句的第三至第六四个字,但变西没为已没;第五首的开头二字是第四首的结尾二字。这样,既珠联璧合,又错落有致,读起来轻快跳荡。
《夜泛西湖(其一)》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公元1057年(宋仁宗嘉祐二年)与弟苏辙同登进士,授福昌县主簿、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召直史馆。公元1079年(神宗元丰二年)知湖州时,以讪谤系御史台狱,次年贬黄州团练使,筑室于东坡,自号东坡居士。公元1086年(哲宗元祐元年)还朝,为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知制诰。公元1094年(绍圣元年),又被劾奏讥斥先朝,远贬惠州、儋州。公元1100年(元符三年),始被召北归,次年卒于常州。苏轼诗、词、文、书、画皆工,是继欧阳修之后北宋文坛的领袖人物。古文方面,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作为杰出的词人,开辟了豪放词风,同辛弃疾并称苏辛;在诗歌上,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在书法方面,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等,今存《东坡全集》150卷。
描写西湖的诗句——《夜泛西湖(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