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柏克利加州大学——旅美见闻之十一

参观柏克利加州大学——旅美见闻之十一

  今天是2005年七月九日,周末双休的女儿驱车带我及她外公,从佛利蒙出发,到她留学的大学——柏克利加州大学参观游览。

  同在加州,同是有百年历史,同是世界著名大学,斯坦福与柏克利加州大学各有各个特色。

  从地理位置上说,斯坦福大学位于旧金山南边——硅谷一个开阔平坦的谷地,周围有连绵起伏的群山环抱;而柏克利加大位于旧金山北边的一个小城市——柏克利市,一面临海湾,一面是傍山而建(校园大部分是在山坡上)。

  从学校性质上说,柏克利加大是公立大学,而斯坦福大学是私立大学。可以说,柏克利加大是全美公立大学中的著名大学,而斯坦福大学是全美私立大学的著名大学。

  从校园风光上,斯坦福大学建筑风格古典、厚重,绿化方面人为栽培的树木较多,校园里绚丽多彩的鲜花也较多;而柏克利加州大学校园则以天然生长的树木较多,有高大伟岸的衫树,有葱郁苍翠的松树,有奇峭古傲的柏树,有淡绿雅丽的枫树,有典雅庄重的杨树,有亭亭玉立的棕榈树,有柔情依依的柳树,更有不少叫不上名字的树木,可以称之为“森林大学”。

  如果说斯坦福大学是一幅色彩斑斓的油画的话,那么,柏克利加州大学便是一幅清新淡雅山水国画。

  如果说,斯坦福大学是一位面容姣好衣着华丽雍容华贵的贵妇的话,那么,柏克利加州大学便是一位天生丽质、不施粉黛、浑身散发着健美气息的村姑。

  因为是女儿留学的大学,因为以前曾从女儿的伊妹尔及电话中,对柏克利大学有了一些理性的认识,我以一种近乎朝圣的心情步入该大学。

  在柏克利加大校门,只见一棵棵松树、柏树粗壮挺拔,苍劲虬枝,我问女儿:“这些都是百年老树了,是不是也跟斯坦福校门的棕榈树一样,也是学校的同龄人?”

  “也许比柏克利加大的历史还要悠久!”

  我想,不管是不是同龄人,反正都是柏克利加大诞生、发展的见证人。

  走进柏克利加州大学校园,扑进视野中的是一片绿,是一个翡翠的世界——绿的山,绿的树,绿色环抱的楼房,清新的空气中浸润着的一种绿色的气味。

   在蓊郁树木掩映下,一座座雄伟的教学大楼、实验大楼,众星拱月般散落在校园各处。

  一座罗马建筑风格的大楼巍然屹立在我们面前,女儿说:“这是生物大楼,里面有一具巨大的恐龙骨骼。走,我带你们进去参观!”

  在一楼,有一个高达两层楼的恐龙骨骼映入眼帘,观赏着这具弥足珍贵的教学标本,不禁让人遥想远古时代的地球,遥想逝去的恐龙世纪,遥想地球的进化史……

  走出大楼,我惊叹道:“光生物系,就一座这么宏伟的教学楼!”

  女儿自豪道:“旁边那座也是生物楼呢!

  柏克利加州大学,位于美国加州的柏克利市,是美国加州大学的一所分校。百年的校史、拥有几十万名学生、拥有高水平的师资力量、将近三百个学位课程、卓越的教学质量,以及无数位居全美及国际科学领先地位的校友,为国内外优秀学子提供众多的专业及广阔的个人发展领域,使这所分校的名气大于加州大学的名气,也使世人不是称其“加州大学柏克利分校”而是尊称“柏克利加州大学”,也使做为美国的一个小城市的柏克利市闻名中外。

  一百年来,柏克利加大以雄厚的师资力量、优异的学术成就、以培养的群星璀灿的人才(其师资包括了16位诺贝尔奖得主、112位国家科学院院士、8位国家工程学院院土,以及比全国其他大学更多的古根汉奖和总统青年学者奖得主。在全国评鉴中,柏克利加大的学系都排在全国前五位。) 而与斯坦福大学同驰名于世。

  继续前行,女儿指着前面两座雄伟的楼房,“这就是学校总图书馆”

  图书馆是知识的海洋,一所大学的图书馆规模,其藏书数量,其拥有的教学科研资料,是一所大学质量的指标之一。早有所闻,柏克利加大的图书馆系统是全美最好的研究资料收藏馆。其有图书总馆,有分馆,总馆下面有道尔图书馆、莫菲图书馆(Moffitt Library)、主图书库(Main Stacks)、班克劳福特图书馆(Bancroft Library),以及18个特殊学科的分馆。教学图书馆是柏克利加大的新图书馆,借由教导学生和教授广泛使用信息,来提高信息的使用效率,并促进学术进展,其他分馆现在也有这种服务。总收藏包括800万本图书、9万种期刊、5万种缩影片、40万种图片、6万种录音带、6000种影片及几十万种政府档案。

  因到她办公室取东西,我们跟随她参观了她的办公屋,见偌大的办公楼空无一人,见孙女只用磁卡便将楼大门、楼层门、办公室门一一打开,老父的中国式思维又来了“这大的大楼也没有一个值班的,一个看门的……”。

  与其说这是一个办公场所,倒不如说一个豪华的宾馆,那大会议屋、小会议屋、小课堂、小休息屋、阳台上露天休息,装修布置上,整个是四星级宾馆的格式。

  边走边问女儿:“柏克利加大的标志性建筑是什么?”

  “是钟楼。”

  这是一座与斯坦福大学胡佛塔同样高度的的古堡式建筑,但其不是塔楼,而是一座钟楼。顶部安有结构相当复杂的钟表设计,由六十一的小钟组成,每一个钟头报时一次,每三个钟头奏一次音乐,其报时准确、浑厚清亮的钟声,伴随柏克利人走过日日夜夜;其悠扬优美的音乐旋律,是柏克利学子温馨、深沉的回忆。

  站在钟楼顶部,我们从各个方位,居高临下地俯瞰了柏克利加大及柏克利市的全貌:错落有致的西式建筑风格的教学实验楼,林荫岚郁的校道、现代化的体育馆,碧波荡漾的游泳池,宽阔的足球场、网球场、橄榄球场,层峦迭翠的校园,水面如镜的海湾、海湾对面美丽的旧金山市、隐约可见的金门大桥——这是一幅幅立体的画,一首首无声的诗!

  旖旎的自然风光,优美的生态环境,厚重的文化沉淀,绿色的基调,使柏克利加州大学充满生命的灵气,使柏克利加州大学成为旅游的风水宝地。

  我们参观之处,处处可见络绎不绝的游客,处处可见一群群中学生模样的参观者。正是暑期,到著名大学参观游览,领略美丽的校园风光,品味多元化文化,感受名校厚重的文化积淀,是美国学生夏令营的内容之一。

  据资料记载,柏克利加大的校友遍布于整个环太平洋地区,中国大陆、香港、日本、韩国、台湾、印尼、泰国和新马,都有柏克利的校友会。学校出资赞助了亚洲的许多重大活动,包括每年两次“哈斯商学院论坛”、“亚洲领导者会议”到支持诺贝尔奖得主的研究等。每年都有来百一百多个国家的两千多名外国学生在柏克利加大就读,约占学生总数的16%,其中又有近60%来自亚洲地区。

  在亚洲,柏克利加大的名气比斯坦福大学还要大,因为美国第一个华裔大学校长就是曾任柏克利加大校长的田长霖。

  田长霖,1935年7月24日,出生于武汉,原籍为湖北省黄陂县人。1955年毕业于台湾大学。1956年到美国肯塔基州留学,1957年获美国路易维尔大学机械工程硕士学位。1959年获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机械工程博士学位。1960年后历任美国柏克利加州大学机械系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系主任,柏克莱加州大学副校长、执行副校长、校长(1990-1997)。

  在刘晓莉撰写的《田长霖的柏克利之路》一书的书评中这样写道:1990年,在白人惊叹的眼光中,田长霖接任柏克利加大第七任校长,成为该校创校122年来,首位亚裔校长,也缔造了第一位华裔人士担任美国顶尖大学校长的新记录。

  当年,21岁的田长霖只身飞往美国南方,在种族歧视、白人占优势的异国,以最短的时间攻下硕士、博士学位;26岁便成为柏克利加大最年轻的“杰出教授奖”得主;在学术专业上,是“热辐射”的权威;在校长任期的7年内,他化阻力为助力,成为柏克利最有能力的募款专家,学生心目中最亲近的校长,被媒体誉为“现代大学史上学术领导的典范”。

   田长霖1994年6月8日当选为首批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据中国科学院院士介绍,田长霖博士曾获30多项重要奖励,其中有传热界最高荣誉AIChE-ASME MAX JAKOB纪念奖(1981),ASME传热学科学奖(1974),AIAA热物理奖(1977),美国国家科学院金质奖(1991),以及德国、日本有关学会的多项重大奖。他是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1976),美国文理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1988),香港科学家学会授予的最优秀中国学者殊荣(1989)。

    同时,田长霖教授热爱祖国,长期以来,经常回国积极参加学术活动,促进中美、中国与国际间的科技交流与合作,为中国科技和教育进步作出了贡献。

   记得九十年代,身为柏克利加大校长的田长霖在广州做了几场精彩的报告,报告中一句幽默的话,我至今记忆犹新:“我经常与我学生讲,你们在校园里骑单车得小心,被你的单车撞倒的,说不定就是一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

   与斯坦福大学的办学理念一样,柏克利加大也鼓励教师与学生走出象牙塔,将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鼓励教师与学生创业办公司,学校对在读博士生,实行每年颁发《创业基金》《风险投资基业》等基金,形式是自由申请、递交可行性报告、学校组织有关专家评审,组织答辩、校方讨论审批。

   能够拿到一笔创业基金,是个人能力的体现,是一个在读博士生的光荣骄傲,因此申请创业基业者甚多。去年女儿就在几百个申请者中脱颍而出,拿到一项风险投资基金。

  从钟楼下来,女儿带我们到位于学校内的一个学生广场,这里是柏克利学生或自由发表演讲或是举行联谊活动或是文艺表演或是刊登广告的地方,中午时分,只见几对白种男女开着录音机,高兴地跳着交谊舞……

  “这个小广场在美国有一定的名气,因为有一部名叫《毕业生》的电影里,有不少这个广场镜头,该片中的女主人翁就生活在柏克利”,女儿解说道。

  在柏克利大学城一间快餐店吃了泰式快餐后,女儿开车带我们经过弯弯曲曲的盘山路,在临近柏克利加大所依傍的山顶的一个观赏台附近停下来,这个观赏台是人工建筑的一块平坦开阔的场地,在这里,可以从另一角度俯瞰柏克利校园。平台上还有供儿童穿越玩耍的巨大的DNA模型,有一具巨大的黑色鲸鱼雕塑,还有一间科技展览馆。

  漫步于山坡,聆听鸟声啾啾,虫声唧唧,水声淙淙,一种亲近大自然,回归大自然,享受大自然的感受油然而生。

  古人云“观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站在这里,既可以观山,又可以观海,又可以感受这所著名大学的人文景观,实在是一种高品味的文化、艺术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