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悲鸿画的《八骏图》和郎世宁画的《八骏图》有什么不同

一动一静,风格各异,不可相比,画的是马的不同状态。

  徐悲鸿《八骏图》传世名画:在中国现代绘画史上,徐悲鸿的马独步画坛,无人能与之相颉颃。在他个人的艺术成就中,也以画马的成就最为卓著。他一生致力于国画的改革,而体现他国画改革最高成就的就是他的国画奔马。他非常注重写生,关于马的写生画稿不下千幅,学过马的解剖。

  对马的骨骼、肌肉、组织了如指掌,同时,他还熟悉马的性格脾气。在技法上,他以中国的水墨为主要表现手段,又参用西方的透视法、解剖法等,逼真生动地描绘了马的飒爽英姿。用笔刚健有力,用墨酣畅淋漓。晕染全部按照马的形体结构而施加,墨色浓淡有致,既表现厂马的形体,又不影响墨色的韵味。

  徐悲鸿的马是中西融合的产物,这种融合是极为成功的。

 《八骏图》是其最著名的作品之一,以周穆王八骏为题材,八匹马形态各异,飘逸灵动,为不可多得的珍品。

     徐悲鸿(1895-1953)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

  江苏宜兴人。少时刻苦学画,后留学法国。曾携中国近代绘画作品赴法、德、比、意及苏联展览。抗日战争期间,屡以已作在国外展售,得款救济祖国难民;并参加民主运动。长期从事美术教育工作,建国后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中华全国美术工作者协会主席。在绘画创作上,提倡尽精微,致广大;对中国画,主张古法之佳者守之,垂绝者继之,不佳者改之,西方绘画可采入者融之。

  擅长油画、中国画,尤精素描。人物造型,注重写实,传达神情。曾创作《九方皋》、《愚公移山》等寓有进步思想的历史画。所画花鸟、风景、走兽,简练明快,富有生气,尤以画马驰誉中外。画能融合中西技法,而自成面貌。在北京设置画家徐悲鸿纪念馆。

      郎世宁《八骏图》 郎世宁出生于意大利米兰的圣马塞兰诺(San Marcellino),青年时期随卡洛科纳拉(Carlo Conara)学习绘画与建筑,并在1707年左右加入了热那亚耶稣会。

  刚开始只为意大利的教堂画壁画,1714年居往在葡萄牙里斯本及科英布拉。几年后对中国产生了相当大的兴趣,1715年前往中国。期间曾于澳门学习中文、并以“郎世宁”作为汉名。

  卷轴式的绢本画,纵139。3cm,横80。2cm郎世宁在一生大半待在中国,历侍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计约有50余年。

  1715年到中国时,被康熙帝以艺术家的身份召进宫中,曾协助圆明园的规划设计,他引进西方文艺复兴时期开创的明暗写实画法,并改用胶状颜料在宣纸上作画,也就是今日的胶彩画作法,他曾试图要求康熙帝开办学习用西方透视原理来绘画的绘画学校,但不被采用,后来与中国学者年希尧一起出版了一本《视学》,是中国第一部透视学专著。

  1757年,乾隆帝曾为郎世宁举办七十岁大寿,证明他在宫中颇受礼遇及恩宠。晚年亦为乾隆帝及其妃留下不少的肖像。最后郎世宁于1766年在中国去世,官至三品再追赐封为侍郎衔。享年78岁。葬于滕公栅栏。在他之后的西洋传教士画家有王致诚(Jean Denis Attiret)、艾启蒙(Ignaz Sichelbarth)、贺清泰(Louis dePoirot)、潘廷章(Giuseppe Panzi)等。

  今日郎世宁的画作在中国画拍卖市场中是相当高价的作品,2000年他的《苹野秋鸣》卖出价是1765。5万港币,是当时第二高价卖出的中国画。

  清朝宫廷画家郎世宁所画的八骏图,卷轴式的绢本画,纵高139。

  3厘米,横约80。

  2厘米, 雍正时期所绘(1723年-1735年)

徐悲鸿《八骏图》

郎世宁《八骏图》

艾启蒙《八骏图》

任伯年《八骏图》

马    晋《八骏图》

顾宝兴《八骏图》

唐    诗《八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