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约内容涉及语文、数学和生活的几个具体场景,例如“不会写的字请查字典!不要喊妈”“所有的题目做完请认真检查!不要喊妈”“早起自觉洗漱后打开衣柜找衣服穿,不要喊妈”等,条约末尾还注明:“实在解决不了的问题,等爸爸回家后,喊爸!”
好巧不巧,作为一名7岁孩子的妈妈,我对这位“条约妈妈”有感同身受的一面。尤其同为文字工作者,深知“不被打扰”对于写作来说多么重要,在有娃以后又是多么奢侈。
尤其在晋升为妈妈最初的几年,即使娃不喊妈,妈也没法闲着。所以爸爸的角色就尤其重要,这倒不是对母职的分担,而是与妈妈各司其职、共同育儿。在不少家庭中存在的“喊妈不喊爸”现象,实际上就是一种结构性失衡,它所折射的是爸爸在孩子养育过程中的缺位。
只有爸爸承担起自己应有的责任,整个家庭才有可能形成一个稳定的三角形结构。在这个稳定的结构里,孩子对爸爸妈妈的需要是平衡的,自然就不会出现只喊妈不喊爸的情况。
当然,所有孩子都是妈生的,在成长过程中更依赖妈妈,存在一定的先天因素。爸爸的结构性缺位,也并不一定是其责任心缺失造成。在这位“条约妈妈”的家里,爸爸对孩子的疏于照顾与其经常出差有关,这也是现代家庭中常有的状况。
因此,孩子的独立性与自主性也就尤其重要,这也是网友点赞这位妈妈的主要原因。但在我看来,这类条约既不是长久之计也不是治本之策。
孩子对家长的过度依赖不是一朝一夕造成的,他们不会无缘无故喊妈。除了爸不在跟前的原因以外,是不是也因为一些应当自己完成的事情,在过去由于妈妈的替代而并没有习得的机会?
如果他下楼玩耍从来都是你帮他带着水壶,从来就是你替他喷好防蚊液,他怎么可能自己突然做好?如果平时都是你帮他检查作业、读题、解析,他如何能够一夜之间全部搞定?良好的习惯不会自动装备。
此外,学习习惯也并不是只与学习本身相关,它与孩子长期以来各方面的生活习惯都互相关联,并贯穿其整个成长过程之中。例如“条约妈妈”要求孩子写日记前先自己理清思路,但能不能理清思路与孩子从小有没有被鼓励独立思考、勤于表达也是紧密关联的。
因此,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不要总是喊妈固然有诸多好处,但更重要的是,身为父母,我们需要深层次地追问孩子们为什么总是喊妈。要求孩子在一段时间内不准喊妈也许不难,但是如何让他们无需喊妈,却是父母需要从孩子诞生的那刻起,就与他们共同学习的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