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带娃逛博物馆?学校怎样利用博物馆资源?国际博物馆日,一起云逛博物馆!

点击上方“现代教育报”即可关注我们

5月10日,微信公众号“贞观”发文称开馆仅10多天的陕西考古博物馆,有多处展陈装置被游客破坏。

逛博物馆,并不是去拍照、游戏、动“手”体验,应该看的是什么?该怎样带娃逛博物馆呢?

国际博物馆日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2022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是——博物馆的力量,其内涵是博物馆有能力改变我们周围的世界。

博物馆是承载社会、科学、技术、艺术、生活等多种文化的文物收藏地,是文物研究成果的传播地,是人类文明进步和民族文化殿堂。引导少年儿童走进博物馆,使其逐步养成文化休闲习惯,是培养儿童民族文化自信意识和文明行为的家庭现代教育方法。特别是在“双减”教育改革背景下,依托博物馆不断创新家庭文化生活休闲方式,对提升家、校、社协同育人质量,提升学生学习的幸福感具有重要意义。

带孩子逛博物馆 要提前做足功课

高付元

北京市少年宫社会大课堂管理办公室主任

目前北京拥有200多座博物馆,在世界城市拥有博物馆数量排名第二位,如何发挥出对少年儿童的育人价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少年儿童阶段在家长陪伴下,经常走进博物馆,通过自主开展博物游学,逐步养成阅读习惯,对促进家庭文化休闲方式普及化,发挥社会文化资源育人功能,促进儿童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教育意义。

如何选择博物馆呢?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心理变化规律,满足少年儿童成长需求是选择适合的博物馆的基本方法。儿童阶段对自然中的花草树木、鸟和昆虫天然感兴趣,应抓住4至7岁阶段,多走进自然类的博物馆,了解科学家是如何观察花、草、树、虫,特别是运用工具怎么观察的方法,与孩子共同了解科学家探究自然的故事。6至10岁阶段,带领孩子多走进技术与产品展示类博物馆,了解生活中的衣、食、住、行所需的物品从哪来,是谁制作出来的。9至12岁阶段,多去了解衣、食、住、行所需的物品从大自然中或利用什么原材料是如何制作出来的过程与方法。11至14岁阶段,多走进名人故居和工程技术类博物馆,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地区科学院、大学、研究所和高新技术产业所举办的植物园、博物馆和农、林、牧、养殖等行业科技试验和产业基地里的科学类场馆,家长和孩子一起了解这些单位科技人员的研究成果,了解科学家、技术专家和管理专家、领袖人物在这一领域的贡献。

进博物馆前要做哪些功课?家长根据自己孩子要去的博物馆类别,与孩子一起通过线上资源平台查阅博物馆相关内容介绍,了解博物馆对进馆参观者的具体要求。大一点的孩子最好自己列好出行携带物品清单,如参观游览所需的记录工具、食品、饮水等。家长还要有教育方法的准备,如年龄小的孩子,家长在参观游览过程中,抓住适宜的时机,引导孩子了解名人从小立志的故事,帮助孩子找到做人的样板。年龄稍大的孩子,要引导其多了解科学家探索自然奥秘、发明家发明技术改变生活、工程师创新造物故事等策略。

学会分享博物馆文物故事。学会分享观看博物馆的心得成果,对于培养孩子的主动学习兴趣极为重要。对于青少年,要鼓励和指导他在每一次走进博物馆时,从某一角度欣赏文物,并努力尝试通过现场咨询、专家走访、文献查阅等方式,搜寻与欣赏文物有关的素材,创作自己的文物故事。文物故事撰写完后,积极向老师汇报,并积极参与学校、社区和相关机构举办的中小学生学习成果交流活动。如,今年北京市少年宫举办的一物一故事活动、北京市中小学生社会大课堂学习成果展示交流活动等。建议家长在家里也给孩子建立一个自己创作作品和收集文献资料的博物文化专柜。

引导儿童爱上博物馆,经常走进博物馆,将给他带来一生的精神享受,这也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特征。

博物馆架起学习与生活的桥梁

郝朝阳

北京市朝阳区第二实验小学校长

北京市特级校长

多彩童年,快乐相伴。如何通过学校课程,引领学生从学习走进生活,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关键。作为校长,我们要为了孩子,把那些看上去“不起眼”的教育做好,需要“有想法”,更需要“有办法”,让课程助力学生的多彩童年,为学生的一生幸福奠基。

围绕学校“全面发展﹢个性成长”的育人目标,在国家课程以及现有的校本课程的基础上,学校整体构建“五馆课程”体系,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五馆理念”即学校就像博物馆、学校就像图书馆、学校就像艺术馆、学校就像体育馆、学校就像科技馆。依据“五馆”建构学校“五馆课程”,即博物馆课程、图书馆课程、艺术馆课程、体育馆课程、科技馆课程。分别对应文化与传承、人文与交流、艺术与审美、体育与健康、科学与技术几个领域。而今,“五馆课程”已经成为学校的特色课程,是促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重要渠道。

“五馆课程”打破了场地空间的限制,实现了对校外课程资源的充分开发和有效利用,让学生感受学科知识与生活实践的关系,呈现出了综合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特点。我们从学生的真实生活和发展需要出发,将图书馆、体育场、科技馆以及社区、大自然作为孩子们的课堂,从生活情境当中发现问题,转化为项目的主题开展调查研究,并引领学生走进社会、走进家庭、走进大自然,通过探究、服务、制作、体验等方式,切实让学生经历实践学习的全过程。学生们在多学科、多元化的研究中提出并解决问题,积淀了信息意识、理性思维、批判能力、科学精神与人文底蕴的核心素养,最终实现了生成性发展,提升了学生的核心素养。

真正的教育,从来就不单单是学校的事情,而是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的责任。面对孩子的成长,单纯依靠学校教育已不能适应新时代发展的需要,必须寻求协作协同协调、共建共育共享的大教育格局,寻求教育“和谐共振”的新途径和新力量。

在实施过程中,我们鼓励家长也适时参与其中。例如,在进行校内外融合实践活动中,我们每学年安排8次社会实践活动,其中5次分别安排到各场馆进行实践体验,同时我们要求学生每学年利用假期完成5个场馆的自主学习(学校推荐场馆),保证学生每年有10次场馆学习的机会。这样一来,小学六年就能完成30个必选场馆和30个选修场馆的实践学习任务。假期里,我们鼓励家长带着孩子走进场馆,开展实践性学习。通过“五馆课程”,拉近了学校与家庭之间的距离,让学校和家庭的两股力量拧成了一股绳,共同助力孩子的成长。

用好“云”资源 足不出户看世界

张鹏

耳朵里的博物馆创始人

北京郭守敬纪念馆馆长

新技术的推动,使得博物馆越来越多地打破了时空的阻隔。疫情常态化形势下,很多博物馆加快了在数字资源建设方面的投入,这些成果有助于博物馆社会教育职能更好的发挥。对于家庭来说,博物馆开发制作的云上数字资源,为孩子在博物馆外的空间开展学习提供了可能和帮助。家长可以充分利用好这些资源,结合孩子个性化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在家里搭起一座属于自己的博物馆。

可以带孩子走进那些永不落幕的精彩展览。展览是一座博物馆最基本的文化产品,既有代表本馆定位和主旨的基本展览,也有受到社会不同程度关注的临时展览,但由于展期有限或是展品更换等等原因,使得很多家长和孩子都错过了一些精彩的展览,而这些展览在线上的同步呈现,在很大程度了弥补了错过的遗憾。同时,数字展览的方式也很多样,既有信息量较大的平面展示,也有更加身临其境的VR展示,能够满足不同层次的亲子家庭观众的需求。当然,博物馆教育很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它的物质性,尤其对于孩子们来说,实地走进展厅显得尤为重要,但有了云上观展的预习之后,会让孩子们在未来现场的学习更具有获得感和成就感。

用好丰富多彩的教育资源。很多博物馆针对不同社会公众的需求,都相继开发了丰富多样的线上教育资源,其中尤以面向少年儿童群体的资源更多,既有面向低龄孩子的游戏和动画片形式,也有面向小学阶段孩子的音视频课程,还有面向中学生的项目研究课程等等。在这方面,给家长们提三点建议:一是要重点用好音频教育资源,音频节目最突出的特点在于它的陪伴性,尤其是在疫情中网课量增多,让孩子们用眼时长大幅提高的情况下,是非常好的博物馆学习方式。很多博物馆都有相应的音频节目,既能在各个博物馆的网站和新媒体上找到,也可以在“云听”等平台上找到。二是要重点用好主题化的系列课程,如有较深度的专注学习需求,很多博物馆都提供了主题化的系列课程,有的是结合了孩子们在校学习会大量涉及的诗词、成语、古文等等,对校内学习也是有着非常有益的帮助;有的是从展品本身入手,进行拓展延伸,链接不同的学科和专业,对启发孩子的跨学科学习有着很重要的意义。三是一定要尊重孩子的选择和兴趣,让孩子自己在其中找到快乐,找到成就感。

同时,博物馆开发制作的云上教育资源。有大量是面向成人的,尤其是那些专家学者的讲座(包括直播、录播、回看等等形式),是家长们个人充电学习的优质资源。孩子通过动画视频课在认识考古,家长通过专家讲座在了解考古,同样的话题,更能促进亲子的交流。

很多博物馆在建资源库,并且积极和社会共享使用。相信在未来,这些数字资源将会更加广泛地走进公众身边,助力于我们生活的精彩。

博物馆是非常有趣的“教室”,从课堂到课外,从书本到实践,从当下到历史……一样的博物馆,不一样的学习,优质的博物馆资源可以让无边界、无距离的学习发生。在北京这座“博物馆之城”,不少中小学也充分利用博物馆资源,为学生成长发展赋能。

北京中学

让文物古迹成为最生动的教科书

北京中学自建校以来,一直开展学生走进博物馆实践活动。对于学生来说,一个博物馆就是一座大课堂,这个课堂是多元的,包含历史、艺术、文化建筑、国学等因素。馆校结合让教育打破了学科的界限,学生在探索中深入思考所学知识,实现融会贯通。

在众多实践中,以北京中学学生化身“小小讲解员”走进首都博物馆的活动为例,学生们在老师的带领下走进首都博物馆开展实践学习,小讲解员讲解了“读城——探秘北京中轴线”展。在博物馆大课堂中,学生们合作探究,自主讲解,学习世界遗产的相关知识,了解北京城的历史、地理人文底蕴,感受身边这座城市文化的源远流长和生生不息。

每次博物馆活动前,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都会做很多准备,如提取文物基本信息,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喜欢的展品,搜索资料编写讲解词等。在大量知识的储备下,最终学生们可以输出,在展厅内自信又独立地进行表达讲解,深深感受着学习的趣味。博物馆课程使学生们既积累了历史知识,又锻炼了表达能力,一举两得收获颇丰。

值得一提的是,现在许多博物馆利用新型技术手段提供了线上展厅,在疫情之下学生有了更多的学习资源选择。北京中学老师们也在积极探索,利用博物馆数字资源支持学生学习路径,让文物古迹成为青少年生动的教科书,在保护、传承、发扬中华传统文化中作出自己的努力。

北京市东城区黑芝麻胡同小学

走进博物馆 探秘中轴线上的秘密

博物馆的资源,不仅要与学校课程对接,更要和学生的生活对接。在黑芝麻胡同小学的中轴线课程活动中,孩子从身边的事物开始探索,通过日常的观察、细致的探访,在博物馆里研究,更加深爱自己的城市。

后门桥就在学区周边,很多孩子每天上下学都会看到它、经过它。和什刹海、钟鼓楼、景山故宫比起来,它显得不起眼。但它却被称为中轴线第一桥——万宁桥。近800多年里,它始终如一,担负自己的交通使命。在老师的引导下,孩子们对这座“小”桥产生了兴趣,开始了一番“大”探索。结合自己的特长与意愿,分成了科技、艺术、历史、文化四个组,展开了探究之旅。

为了探索这座桥的秘密,孩子们和老师首先到首都博物馆参观“探秘中轴线”展览。孩子们在中轴线模型的最北边找到了万宁桥,还在资料介绍中了解万宁桥的来历以及桥下的镇水兽的模型,丰富了对万宁桥的研究。

万宁桥不仅见证着北京的建成与发展,更与北京的水系,与中国古代的伟大工程——京杭大运河息息相关。在老师的指引下,孩子们和家长一起,在周末又来到了郭守敬纪念馆。北京中轴线即将申报世界遗产,万宁桥又会有什么新变化呢?带着这个问题,孩子们还要前往北京城市规划馆,进行新的探索。

通过中轴线上的一个点——万宁桥,孩子们不仅实地走访观察,更借助博物馆,来探索它的前世与今生。孩子们通过探究与参观,更了解中轴线,更热爱自己的北京城,他们编歌曲,绘海报,要宣传和保护万宁桥、中轴线,让大家都知道它的故事,它的美。这样的活动,不是简单地让学生学习地理与历史知识,而是在一系列探究中产生情感情与责任。

北京市赵登禹学校

博观约取 润物无声

北京市赵登禹学校校园里建有一座“真趣园——非遗博物馆”,是学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非遗课程的重要场所。在“精致以臻美涵养而立人”的办学思想的指导下,学校基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思考,加上校内场馆资源的优势,开发了小微博物馆课程。

该课程通过“观展——专家讲——学生讲”的过程逐步推进。利用校内博物馆的资源优势,学校将展览“请”进来。在主题展览期间,学校还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到校举办专题讲座;培训学生成为博物馆“小讲师”,开设“登禹讲坛”,让学生做主讲人。

评价内容方面,课程重点关注学生素养的提升和情感的内化,除显性的学习成果以外,更关注隐性的学习成果。学校通过为展览志愿讲解员记录志愿服务时长、颁发荣誉证书等方式,肯定和记录学生的成长,也对其他同学形成激励与鞭策。同时在综合素质评价框架中设置相应的部分,体现学生的学习成果和成长经历。

“真趣园”建立以来,已成功举办了“非遗百工工匠精神”展览、“见微知著·中国陶瓷小观”等多个专题展览。同时,学科教师也设计了多项博物馆实践活动,例如历史学科的“走进大葆台西汉墓,感受汉代礼仪文化”活动,生物学科的“走进自然博物馆”活动等。

“博物馆课程让学生的学习从二维走向三维,使扁平化的学习变成现场的立体式学习。在润物细无声中,切实发挥课程的育人功能,是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途径。”校长徐唯说。

首师大附属育新学校房山分校

馆校协同 育德致美

“双减”以来,首师大附属育新学校房山分校踏实落实“双减”政策,致力于联合学校、博物馆、专家等多方力量,通过资源整合、学科融合,把静态的博物馆资源转化为鲜活的探究内容,更好地发挥课程整体育人价值,体现教育要回归立德树人的本位。

作为一所新学校,上学期,首师大附属育新学校房山分校的同学们期待已久的博物馆课程如约而至。首都博物馆的“读城——探秘北京中轴线”巡展来到了学校,通过馆校协同的方式,为育新房山师生学习、感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支持与服务。

此次展览通过“溯·前世传奇”“探·大国意蕴”“话·今生新姿”三个篇章,向同学们讲解和介绍北京中轴线在斗转星移中的生生不息与恒久神韵。本次博物馆课程通过馆校合作为中小学生搭建起文化桥梁,让孩子们不出校门便“知中轴,爱中轴”“知北京,爱北京”,从小树立民族自信与爱国热情。不仅如此,孩子们还通过手中五彩的画笔,描绘出一幅幅绚丽的中轴画作,在感受历史文化的同时,更加体会到建筑之美。

“博物馆课程作为学校课程的重要补充,与学校课程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促进。今后育新房山分校将秉承‘育德致美、启智日新’的核心价值观,开展更多博物馆课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真正实现五育并举。”首师大附属育新学校房山分校副书记闫伟说。

策划:王小艾

记者:张秋颖 娄雪

通讯员:李明 王菲 李东林 刘姣

编辑:郝彬

编审:郝彬

终审:王宇 苏金柱 鲍丹禾

关注教育的人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