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于广州闹市中的岭南水乡:琴台楼阁 西关美食,让人流连忘返

因为疫情不能到外地旅游,只能在当地转悠。对于广州,我是有深厚感情的,在这里读书、成家,工作。以前由于家庭杂事,工作繁忙,没有很好的留意这座具有2200年历史,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古老城市,所到之处都是走马观花。利用这段时间,把广州的名胜古迹走访一遍。

最近去了一趟荔枝湾,感觉这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于一个新广州人来讲,应该好好的了解它的历史,珍惜当下,于是我查阅了很多老广州资料,对荔枝湾的过去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并把它的过去和现在记录下来。

广州天河城

位于广州市荔湾区的一处著名景区-荔枝湾有新旧之分。旧者位于荔湾路驷马涌彩虹桥附近,是荔枝湾故址。新荔枝湾指位于龙津路到多宝路一带,即泮塘周围的(上、下)西关涌,从清末起被称为新荔枝湾。如今的“荔枝湾”,多指后者。

对于老广州人来说,荔枝湾涌是一个十分熟悉的地方。有些老人甚至见证了它的消逝和新生。重造后的荔枝湾涌有着典型的岭南水乡特色。它隐藏于繁华喧嚣的城市,游人沿着河涌慢慢行走,只见小桥流水,廊桥楼阁,感受着它的诗意与雅致。

作为广州最早对外通商口岸的诞生地,荔湾一直以来被誉为广州的“千年商都”。从设立粤海关起至道光二十二年(1842)的150多年间,今天永庆坊和粤剧博物馆所处的荔枝湾景区一带正是当年的贸易聚集地。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荔枝湾,看看它的前世今生……

荔枝湾的历史源远流长

荔枝湾的历史可追溯到广州建城之初的2200多年以前。公元前206年,汉高祖刘邦派遣陆贾来广州向赵佗劝降,当时陆贾以今天的西村为驻地,筑泥城,并在河边种植花、藕和荔枝,“荔枝湾”因此得名。

清朝道光十年,富商潘仕成将荔枝湾方圆几百亩地买下,大兴土木修亭葺台,建成岭南第一名园,并提名为“海山仙馆”。海山仙馆旧址在今荔湾湖公园一带,原馆早已被拆卖损毁。上图为海山仙馆水榭(源于《海山仙馆》)。

文献上说,荔枝湾拥有2000多年历史,其故址可远溯到公元前206年南越王赵佗的时候。荔枝湾是千百年来著名的休闲娱乐消遣之地,素有小秦淮之称,与芳村一水之隔,湾水出口处,可通石门与白鹅潭。相传汉朝时,荔枝湾已开始种荔枝。南汉王刘长所经营的“昌华苑”建在荔枝湾这块地方。每年夏季蝉唱枝熟时节,南汉王在荔枝湾大摆“红云宴”,饱啖红荔。元代皇帝忽必烈在荔枝湾建起了御果园,园内栽种800多棵柠檬树。

明代荔枝湾成为百姓可涉足的胜地,明代羊城八景之一的“荔湾渔唱”就是指渔民清早出江捕鱼,黄昏归舟,渔歌互答的诗情画意。清代时,荔枝湾仍保持江南水乡的特色,荔基莲塘的景观更是民歌常咏题材。晚清时期,广州豪商大户潘仕成所经营的海山仙馆位于荔枝湾之西。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荔枝湾一带仍盛产荔枝。游客付款数角,即可上树采摘、饱啖荔枝。人们乘坐游艇,沿荔枝湾涌出珠江到海角红楼。沿途荷香数里、波光潋滟,令人陶醉。散文家郁达夫在他的散文《故都的秋》里,也提到荔枝湾的残荷。那时节,游艇如鲫,荔枝、海鲜和艇仔粥的叫卖声、管弦声、咸水歌声、嬉笑声交织一起,构成一组别有情趣的南国水乡风情画……

民国时期的文塔

△紫洞艇和花艇是旧日荔枝湾游玩饮宴的地方

这里承载着老广的回忆

作为见证广州历史脉络的地标,荔枝湾承载着很多广州人的集体回忆。看着曾经的老照片,荔枝湾的发展过程就这样完整地呈现在了我们面前……

20世纪40年代,随着广州城区的扩展,城市人口的增加,荔枝湾两岸成为菜农、贫民聚居之地,居民为建房屋砍掉了荔枝树。

与此同时,旧荔枝湾附近的驷马涌沿岸成为了广州市近代工业的基地,开设了焦化厂、染料厂、电镀厂等,造成了河涌污染,水质持续恶化,再也难以适应荔枝树的生长。

△荔湾湖公园修建之前是一片烂泥塘和水田

1958年。开辟了荔湾湖公园,保留了部分湖泊和水道,河道仍能北通逢源桥,南至多宝桥,但水系的各条支流被填平变成街道;随着周围的工厂建立和人口聚居,新荔枝湾水系已经沦为臭水沟,1985年前后,荔湾湖至多宝桥的水道被覆盖;1992年,泮溪酒家至逢源桥一段水道也被覆盖,荔湾涌的名称一度成为历史。

1992年,泮溪酒家至逢源桥一段水道也被覆盖。

泮溪酒家

广州知名的老字号园林酒家之一,与荔枝湖公园相连。环境优美,装修古风古色,还可以坐在湖面的一艘艘小船上吃饭喝茶。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荔枝湾涌因生活和工业污水汇集,变成人见人厌的臭涌,因而也逃脱不了掩盖成暗渠的命运。

为了复活荔枝湾涌的水乡文化记忆,在2009年,广州荔湾区决定以迎接2010年广州亚运会为契机,对荔湾湖公园及周边西关古玩城等进行综合整治和升级改造,其中最大手笔的动作,便是荔枝湾涌的“揭盖复涌”。荔湾区在广州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投入数亿元,建造荔枝湾工程。

△但到了九十年代,河涌已经被覆盖

广州亚运会前夕,开始复建荔枝湾涌。2010年10月16日凌晨,荔湾湖的湖水被引入河涌。短短6个月,曾经的荔枝湾涌迎来新生,从历史重回现实。

这里如今是一湾溪水绿

如今,随着荔湾区大力打造,昔日的暗涌、脏臭消失了,荔枝湾正变得越来越漂亮。一湾碧水蜿蜒而去,四座石桥横跨两岸,古色古香的建筑倒映在水中。置身荔枝湾,我们心旷神怡,驻步细玩、拍照留念。古色古香的文塔倒映在水中。文塔坐南朝北,高13.6米,底座为石脚,塔身为大青砖所砌,属明代中期至清代建筑。文塔广场是荔枝湾文化休闲区。百年老榕静立涌旁迎客,四周亭台楼榭,清水蜿蜒,曲桥佳木,一派岭南水乡风光,美不胜收!两岸是卖传统手工艺的商铺,恍惚间会以为来到了江南水乡。昔日的荔枝湾涌换了天地,怎一个“好”字了得!

“一湾春水绿,两岸荔枝红”的水乡气息重现了,河涌沿岸有亭台楼阁,两岸上民居店铺都摆出传统的小吃,老房子改造成咖啡厅,平面的古玩街升级成立体的古玩城……从“拆路还涌”工程启动之 ,传统老店和 新派精品店不断调整,才组建成现在的样子:传统屹立不倒,新派生活方式在渗透进来的时候,也向传统文化学习。

作为羊城新八景之一的新荔枝湾,随着水上花市、仁威庙诞等传统活动的举办,频频吸引大批消费者到这个西关腹地游览、闲逛以及大饱口福。坚守在这个商圈的商家说:这边缺少的不是人流量,而是可延续性的潮流消费点;虽然平时是老年消费者为主,但他们的包容性也强。

文塔

传统老店,细水长流

作为西关腹地,这个商圈里有不少开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老字号”,店铺已经几番新装,主人也已经是几代的后人在经营,不变的是依然深受本地人的喜爱,价格平实,也逐渐成为游客眼中朴实低调的“景点”——不是“老西关”教路,你未必认得出来。

五月初夏阳光普照,上午十时许,卢俊成师傅”铛、铛”的打铜声唤醒了清晨中的荔枝湾……不大的店铺,广府味十足,店铺内摆满了各式精致的铜制品。分享铜制品并亲自拿起工具,在铺外示范手打铜工艺。游客们不失时机,长枪短炮齐上阵,争分夺秒记录下这难忘的一刻……

“几乎不敢想象,6万一个的壶,也有人就直接下单的。”尽管卢俊成对电商的理解有限,但不妨碍紫彦堂线上的成功,在没有任何推广的情况下,月销量最高达20万元。然而,儿子大学毕业,从事金融行业之后,紫彦堂的网店因卢俊成缺乏运营能力而日渐荒废。

铜的传人卢俊成

铜的传人卢俊成毕业于星海音乐学院,又在中山大学修过EMBA的卢俊成,他幽默地称自己是一个“铜的情人”。 卢俊成的梦想是:合手工艺人、政府、媒体之力,自己身体力行,使西关铜器承载更深厚的技术及艺术内涵。 卢俊成说,他要复兴日渐式微的老广州铜文化的梦想。

手工打制的铜器,每颗锤纹都像钻石一样,它有折射面。西关铜艺,熔铸着历史和传统,记录了曾经的民俗风情。 岭南特色手信一条街

响应政府号召,广州酒家、陶陶居、皇上皇、鹰金钱、王老吉等众多老字号齐集在荔枝湾边的泮塘路上,大家不用周围跑,就可以买齐广州地道食品。每家店铺虽小,但货品密集,还经常用腊肠、老婆饼等食品做大型促销,相当实惠。成裕雪糕店最出名的是配现烤薄脆蛋筒的甜筒、现烤的鸡蛋薄饼,还有几款简单的粤式甜品,价格都在10元以下,深受小朋友们的喜爱。

耀记马蹄粉

这家马蹄粉店是从黄氏家族太公一辈开始,独沽一味做磨马蹄粉生意。在泮塘这边挪过几个地方,延续经营了80多年,其间换过招牌,改革开放后又把耀记的招牌传承下来。现在不同的是,祖辈们用砂盆磨马蹄粉,现在用机器磨粉。马蹄粉除了做马蹄糕,还能怎么用?“耀记”现任老板告诉我们,煮菜时可以用它来勾芡,一 点点就能勾出浓稠的芡汁;做龟苓膏的时候,也可以加入一点马蹄粉,让膏体更滑溜;还可以先蒸出薄薄一大片,加入花生粒和花生酱卷起了,再切成猪肠粉那样,做出晶莹的花生卷。

特色美食

编辑

牛杂:老汤牛杂,牛肝、牛肺、牛肚等制作,加入特色辣椒酱,鲜、香、辣,食欲大开。

酸萝卜:大玻璃坛中腌制,脆爽酸甜爽口,萝卜切成长条,长条再一边切成细条,特别开胃。

马蹄露:液态马蹄糕,用马蹄粉熬制,香滑甘甜,滋润可口,小心烫口。

斋烧鹅:豆制品。

老房子里,小资情调

新荔枝湾边上,有不少有来头的老建筑,包括陈廉伯公馆、文塔、梁家祠、海上仙馆等,也保留了一部分的涌边民居。遗憾的是,它们很多保留了外观,里面一直没有修葺开放,大家都只能探头探脑从外往里看。在春节的时候,涌边又有几栋旧民房改造成咖啡馆和精品生活馆,可以到里面吃份轻食、坐享西关屋和河涌景色。

荔枝湾大戏台上上演着精彩的粤剧表演

大戏台在荔枝湾里,一面对荔枝湾河,一面对荔湾湖公园内,不定时就会传来幽幽的粤剧声,粤剧迷们在这里聚集,听大戏,聊粤剧,伴随周边动鸣的鸟声,闻着公园内鲜花的芬芳,丝丝入醉。每逢大时大节(五一,国庆等)河那边的舞台就会开放,呈现的粤剧表演观感更丰富,隔岸观看粤剧精彩的表演便有一番风情……可以由多宝路口进,也可以从泮塘路的桥下去再进来(泮溪酒家旁)

这个在大榕树地下的露天大戏台,已经成为了整个街区的生活核心场景。每天下午两点到五点,都会有本地的粤戏团进行免费的表演;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风雨不改。这除了是对游客一个很好的传统文化传播窗口外,更重要的是它成为了邻里之间一个积极的交流空间,而且为退休老人提供了钻研爱好,同时为社会继续发光发热的一个舞台。这才是真正被保留下来源于生活的传统艺术。

现在很多所谓的传统文化表演艺术,都已经成为了景区里面的摇钱工具,完全脱离了当地百姓日常生活,更遑论在平日的城市场景中能有幸窥探。当各个城市变得千篇一律、千城一面,这些免费但无价的传统场景画面才是体现本地自我精神的核心价值。

每年荔枝湾还举办一系列传统活动

“三月三·荔枝湾”、“五月五·龙船鼓”、“六月六·红云宴”、“七月七·情相依”、“新西关·月满湾”、“新西关·国庆欢”、“九月九·孝传后”荔枝湾涌举行端午龙舟巡游等荔湾特色民俗文化活动。

水波悠悠荡漾,我们乘船穿梭于钟灵毓秀的荔枝湾,欣赏沿途美景,边拍照,边聊陈年旧事。我忽然想起张继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这首诗传递了古人多少孤寂忧思我可不知道,但美丽荔枝湾并不孤寂忧愁!岸上一排房屋前,游人熙熙攘攘,卖泮塘马蹄糕的,卖芝麻糊、卖绿豆沙的,让人目不暇接。上岸后,我们几个好友也不甘人后,来到了拥挤的人群中,各人要了一碗绿豆沙品尝,嗯,味道好极了。

游船摇橹

电动船游船河,可欣赏沿岸风光

票价:儿童票 50.0元/人 ;成人票 100.0元/人;长者票 75.0元/人

(含荔枝湾游船、全程导游讲解、品味荔枝湾及西关风情,时长50分钟)

大撸船 1200.0元/人

(茶水、点心、水果,高级导游讲解服务,游览时间为一个小时,游完可到荔园免费品茶。)

从地铁1号线长寿路出来,感觉时间都静止了,一路上都是葱葱郁郁的绿植及老西关的旧建筑。属于老广州的市井记忆慢慢的拼凑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