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的教育领导者认识到,教育的根本目标,在于个性化成长。
孔子“因材施教”之训,已经在华夏文明回响了2000多年,不仅洞见力丝毫未减,其科学性也越来越被时光证明。
学习科学和认知科学告诉我们,学习原本就是非常个性化、非常主观的过程。
哪怕用同一流程,一视同仁地讲授的“相同知识”,不同的学生也会因为知识经验、情绪情感的差异,做不同的选择、加工和处理。
孩子们搭建心智如同搭建“大脑中的房子”,不管“房子”结构多简陋,手艺多粗糙,都只能一手一脚,循序渐进独立建造,无法请他人代劳。老师们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建造技艺,也可以看准时机递上砖瓦材料,但绝无可能大包大揽,直接给学生来一个“交钥匙工程”。
从这个意义讲,我们只有无数的“这一个”学生,而没有“这一届”或者“这一批”学生。每一个学生的学习都值得量身定做。因此,最好的学校一定是“个性化的赋能平台”,而不是“标准化的教育平台”。
当学校作为个性化的赋能平台,就不能只关注“这一个”,而必须实现从“这一个”到“每一个”的跨越。换句话说,是否致力于走向为每一个学生赋能,才是所有学校面向时代转型的核心命题。在我们看来,它至少包含四个方面:
首先,帮助学生认识自己,找到目标。
发展心理学家威廉·戴蒙将其数十年的研究,归结为一句话:“目标对于青少年发展,具有头等重要性”。人生有价值的奔赴,都以树立目标为前提。有目标和无目标学习之间的区别,就是“豪情万丈建造自己的城邦”和“日复一日枯燥垒砖”的区别。
然而,认识自己,找到目标并不是一件容易完成的任务,需要学校同时做好“加法”和“减法”——除了给学生多提供认识世界的“接口”,也要多给学生“留白”,让他们在艺术、体育、人文、科技、领导力……等各个方面,去体验、探索、试错。
人生往往就是在一些漫不经心的“虚度时光”中,突然被某个使命点亮。
其次,帮助学生培养内驱力,自主学习能力。
学校要成为个性化的赋能平台,赋的就是“自我驱动、自我激励”的习惯,以及“自主建构、自主学习”的技能。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从“教”走向“学”,完成“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时代转型。
其三,提供高选择性的课程和高自主性的学习环境。
分层分类的课程,灵活的走班制度,就如同给正在“建房”的学生们,提供大小形状合适的砖瓦和高矮适度的脚手架,老师在学习中是帮助者、辅导者,保持距离,不越俎代庖。
最后,营造欣赏多元,鼓励个性,宽容失败的文化氛围。
孩子的学习和成长只有一条路,那就是属于他自己的那条路,并没有普适的“标准道路”或者“典型道路”。这条路一定是方向各异、快慢各异的。好的教育不仅欣赏这种差异,甚至想方设法制造机会,让每个学生都能创造属于自己高光时刻、巅峰体验。
如此看来,只有真正以学习者为中心,才能把学校打造成个性化的赋能平台,才能实现教育从“这一个”到“每一个”的世纪跨越。
愿我们同在一个时代,共勉共进!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