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了3个芒果核,二胎妈妈竟被“怼”上热搜?

吃了3个芒果核,二胎妈妈竟被“怼”上热搜?

首都教育 2022-05-16 21:00

晨雾 / 转帖

最近,一件稀松平常的小事上了热搜:

一位妈妈给两个孩子准备餐后水果,芒果肉切块给孩子吃,芒果核上的肉留给自己啃。她将这件事以图文形式发在网上,结果却引来许多网民的“批评”!

事件本身并不值得讨论,毕竟为人父母,十之八九都有过类似的经历:孩子吃“精华”,自己负责“边角料”。

这位妈妈啃芒果核或许是下意识,觉得这种复杂的部位最好由成人来对付;或是习惯了节俭,毕竟直接扔掉太浪费了;当然也有可能就是喜欢啃果核旁边的肉,正如有人专门爱啃个鸭头鸭脖。

而真正的问题出在了妈妈的配文上。她 配的文字是: 芒果肉都是孩子的,我只配吃芒果核了。

划个重点: 我只配。

一件日常小事,就因为这简简单单三个字,触动了很多人的神经。

1

自我调侃,还是情感绑架?

网上的留言,也泾渭分明地分为了两大派:

一派觉得这位妈妈做的事情很正常,至于说“我只配”,只不过是随口吐槽和调侃罢了,不值得上纲上线。

而另外一派则反驳,说这位妈妈明显是在 “自我感动”自我感动不可怕,可怕的是藏在这种心理背后的自我牺牲、情感绑架…… 如果用这样的心态去养孩子,孩子终其一生,都会处于莫名的歉疚和自卑中。

“果肉你吃我啃核”——为什么这样的母爱突然翻了车?也许是 因为生活中,靠上演苦情戏来“情感绑架”孩子的例子,实在是太多了。

2

有些“为你好”,只是沉重负担

还记得 “妈妈只爱吃鱼头”的故事吗?

大致的情节是这样的:

有个小孩子,每次家里吃鱼的时候,妈妈总是把最好的鱼身子给他吃,自己只吃没有肉的鱼头。

孩子问:妈妈,你为什么不吃鱼肉?

妈妈回答:我更爱吃鱼头。

等孩子长大后,总是主动把鱼头夹给妈妈,但妈妈却表现得非常失落、伤心。

孩子这才知道,妈妈并不是喜欢吃鱼头,只是想把鱼肉省给自己,并期望自己能因此感恩。

第一次看到这个故事时,人们都会被母爱感动得一塌糊涂。但现在再看,心里一定觉得有些不舒服:孩子知道真相的那刻,心情是怎样的呢?

除了感动之外,更多的可能是: 震惊、心疼、自责、愧疚……

在物质匮乏的年代,家里有鱼、有肉,有好的东西,自然是先紧着孩子,这的确是父爱母爱的无私表现。

但千万不要忽略, 有非常多的父母,给自己无私的奉献背后,悄悄附加上了条件,甚至故意把自己塑造成“只吃鱼头的妈妈”。

于是,他们的爱变得“有偿”,成了压在孩子心头的负担。

上网看看就会发现,老一辈家长把这种“自虐”精神,神奇地做到了“全国一致”:

最常见的是,他们做出自认为感人的事情后,还要带着自怨自艾的语气说给孩子听:

“我没舍得吃,都是为了让你吃好。”

“我累死了,还不都是为了你嘛。”

“你以为我喜欢这样啊,还不是让你幸福?”

……

连papi酱都吐槽过自己的父母:

“爸爸妈妈砸锅卖铁,也要让你怎样怎样。爸爸妈妈是为了你才怎么怎么样的。当初不是为了你,我就怎么怎么样了。”

在这些有意无意的唠叨里,父母由于做了牺牲,会显得格外伟大又无私;而孩子呢,则格外“面目可憎”,必须要用语言和行动来表达感恩,才能稍稍弥补。

有人曾在网上这样问: 父母该不该经常向孩子强调自己付出了很多?

某个回复点赞颇高:

父母这样做,不过就是想增加你的内疚感,省得不给他们回报。真爱你,怎么舍得让你背负这么沉重的东西。爱的深层,不过是自私罢了。

真心付出的人,是没有付出感的。有付出感,就代表他本来不想付出,但又不得不付出,是一种很别扭的状态。

3

舒服的亲子关系里,大家都很坦然

教育学家马卡连柯说:

“一切都让给孩子,为他牺牲一切,甚至牺牲自己的幸福,恰恰是送给儿童最可怕的礼物。”

从3个小小芒果核引发的争论可以看出,当下的教育理念早已发生了变化:

与其一味强调付出,更重要的是要教给孩子公平和尊重。把好的东西都留给孩子,这种爱过于沉重。事实上,当孩子自我意识觉醒后,他们会痛恨父母自我感动式的奉献,进而恐惧、排斥它。

而教育孩子学会感恩,需要父母身体力行地孝敬长辈,而不是对孩子实行“爱的供养”或者是“爱的施压”。贫富都有自己的活法,若囊中羞涩,何不坦然告诉孩子赚钱不易,有好东西大家一起分享,共同期盼未来拥有更好的生活呢?

值得庆幸的是,咱们这一代的父母,好像越来越不讲究“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蜡烛理论”了。 有好吃的不忘自留、有活拉着孩子一起干,不屈就自己,也不让孩子以为自己是“中心”。

这背后传达的理念是: 我很爱你,但我也爱我自己,我不会通过奉献去控制你,也不会达不到目标就心理失衡。

同时,父母“自我主义”的泛滥,并不意味缺乏关怀,而会让亲子关系更加平衡、容易沟通。不像从前那个年代,父母一贯是自上至下地指导孩子该如何去生活。

其实,这位一不小心上热搜的“芒果核妈妈”后来也特地解释了一番:

“我就是随意抱怨两句而已,芒果核给孩子啃,不仅啃不得不干净,还弄得满身都是,最后麻烦的还是我自己。”

所以啊,没有什么“我只配”,其实应该是“我乐意”—— 孩子吃芒果肉,大人吃芒果核,不是所谓“牺牲”,而是皆大欢喜。

转载请注明来源“首都教育(ID:bjedunews)”

信息来源:2022-05-16 微信公号 首都教育

ID:bjedunews

【声明】本文为转发分享,已经注明来源。不代表本平台赞成或反对原作者的观点,文责和版权属于原作者。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