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对话:五缘湾建设初心不变【组图】

[新闻页-台海网]

天鹅湖的黑天鹅

五缘湾新旧对比图

台海网5月17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陈素婷/文)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五缘湾,大多数市民都会选择“绝美”二字。

行走在五缘湾绵延8公里的环湾步道,碧波万顷、绿水荡漾,温婉的美丽海岸线让人驻足;漫步在五缘湾湿地公园的木栈道,不时有白鹭轻轻掠过,黑天鹅成双结对,乔灌木郁郁葱葱,随手一拍都就是一幅幅水清岸绿、城水相依、天人和谐的美好画面。但时间回拨至20年前,这里是杂乱的鱼塘虾池、大片的滩涂,老厦门人无一认为这是不适合居住的地方。

今年是五缘湾启动建设20年。海峡导报特别推出系列策划,记录五缘湾的建设和变化。

20年,沧海桑田,一代代建设者在五缘湾追梦启航;20年,圆满筑梦,一张张新名片从五缘湾扬帆再出发。

我们庆幸并感动,建设者们始终坚持生态保护理念,在建设过程中秉承着“把最好的环境留给自然、文化和百姓”的设计,为世人呈现这一片湾海。

A 敬畏自然 把海还给大地

2002年,厦门市委、市政府启动了五缘湾片区生态修复与综合开发工作。

厦门市原副市长、原五缘湾片区开发指挥部总指挥潘世建回忆说,当时钟宅湾(五缘湾)就是一片烂泥地、晒盐场,海岸侵蚀严重,滩涂成片。“有一种改造方法是填海造地,盖房子。在当时国内诸多城市都在填海造地的背景下,土地利益为先也合情合理。”潘世建说:“但我们没有这么做,我们想把生态修复好。厦门是一个海湾型城市,厦门人以海为荣,没有海就没有了厦门的美。我们要珍惜每一寸海洋资源。”

厦门土地面积有限,在寸士寸金的岛内,当时的建设者们没有争取一时的土地利益,而简单地一填了事绝。而是本着“把海还给大地”的敬畏以及超前的新生态主义理念,退塘还海,并创造出一个新的岸线。

他们的做法是,打开海堤,把内湾向里延伸,引水入湾,不仅恢复了五缘湾作为湾区的历史,还解决了海水自然交换问题;跨海架桥,使人们获得亲水的美好体验;清淤造地,种树绿化,吸引多样化的动植物在这里繁衍生息。

原五缘湾片区开发指挥部副总指挥陈卫文在谈起五缘湾的建设历程时感慨,在当时的背景下,先让土地为环境让步,甚至不惜代价做基础设施,由基础设施带动土地增值,二者互相作用,效益叠加,这其中的价值难以估量,我们也从这里摸索了一条值得借鉴的新的城市开发经验。

通过清淤整治,新增2平方公里内湾,3平方公里陆域,8公里长优质生活岸线,新城界面大大提升,土地价值日益凸显。

五缘湾的生态修复与建设,使得厦门成为中国近代少有完成清淤还海的城市。

B 崇尚生态 把自然留给城市

在原五缘湾片区开发建设总指挥部综合部负责人钟少川的眼里,五缘湾除了“美”,还有一个鲜明的特色——“新”。他告诉导报记者,五缘湾是新世纪城市地标区域、新兴产业升级示范区、新时代湾区高尚住宅聚集区。这个“新”,与建设之初“新生态主义”的指导思想密不可分。

“当时提出,一定要注重自然、人文、产业、人居四个生态系统的建设。”钟少川称,在大量的调研和充分尊重自然历史的情况下,五缘湾的生态建设可谓大胆规划、小心求证,不仅体现了设计之美,更让人领略自然之美。

五缘湾湿地公园的设计理念是不破坏原有的生态基础,尽量利用现有的生态环境,以保护、修复为主,重构为辅,营造绿色原生态。原厦门路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五缘湾项目部吴家明告诉导报记者,原始的树木、植被是最能体现生态之美的,再昂贵的移植都无法比拟。

负责生态修复与自然科学的石盛莉称,五缘湾的原生态保持了生物的多样性,使得人们在这里呆得住,留得下来。最简单的例子,让孩子们去海湾公园,可能不到半小时就会觉得无聊了,但当他们来到五缘湾,随便找一块区域,就能够观察到品种多样的动物、植物,他们甚至可以蹲在地上看半小时不挪脚。

陈卫文回忆称,本着对大自然的敬畏感,建设过程中,保留了众多原有的生态,从一片红树林、一湾芦苇荡,到一间老房子、一颗老榕树、一只小鸟……

“当初在外人看来仅有的一小片朴树林,我们视如珍宝,天圆大桥为此改线;湿地公园南门的入口处,也因为几颗老榕树而绕道,为了保留更多原生态,地块规划可以调整、山头可以保留,湿地可以扩大。”陈卫文告诉导报记者。

在城市建设中,构建自然生态系统是一个复杂、艰巨的任务,也是对城市运营商最大的挑战之一。当时的片区开发指挥部委托国家海洋局厦门海洋三所、厦门大学、集美大学等科研院所设立专题、进行研究并贯彻执行。

“如今我们看到的树木郁郁葱葱,生态多样丰富,都是当年生态建设留下的好底子。”作为五缘湾景观设计负责人,尹国斌感慨道:“参与五缘湾的建设,令人自豪。”

原五缘湾区域环境评价负责人、海洋三所刘正华博士也赞叹这种生态前置的新城建设理念,生态价值放在土地利益最大化的前面,足以体现当时建设者们的眼见和格局,这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如出一辙。

C 价值凸显 造“美丽中国”典范

鸟类“择地而栖”,用翅膀标注着一座城市的生态指数。

作为厦门市观鸟协会副会长,鱼鹰从鸟的栖居感受到了五缘湾生态环境的惊人变化。

每年的四五月,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栗喉蜂虎不远千里、万里,从东南亚、云南等地飞来繁殖栖息,而厦门五缘湾的骑马山峭壁是它们最主要的繁殖地之一。原来一年只有百来只栗喉蜂虎,在五缘湾成立栗喉蜂虎保护区之后,高峰期五缘湾上空可达上千只。鱼鹰说:“这么多美丽的鸟儿光临,是生态保护成果的最好证明。”

湿地公园还特别设置了以鸟为本的无人核心岛。生态修复后,五缘湾也成了白海豚和白鹭的美好家园。从澳大利亚引进的黑天鹅更是把这里当作天堂,不断繁衍后代,据说,目前生活在福建的黑天鹅,大部分是它们的后代。

五缘湾的生态修复与综合开发不仅呈现其高颜值,更重要的是为当地居民带来良好的人居体验。未来五缘湾居住区域坚持大面积绿化景观,保利·国贸天琴专门设置中轴绿廊穿过小区,并设置健身长廊与湿地公园相连。

这种生态优先、推动绿色发展的工作经验和改革成果,得到国家和省里的肯定及推广。

早在2020年4月,五缘湾片区的生态修复与综合开发成为国家自然资源部推荐的全国首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之首,去年,它又助力湖里区获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绝美的五缘湾,将朝着“美丽中国”典范的目标,以生态、和谐之美,征服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