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新教研 | 课标迭代,物理教师该从何入手改进教学实践?

↑ 点击上方“现代教育报”即可关注我们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将于2022年秋季学期开始执行。围绕新课程新课标对教学和教研工作带来的新变化、新思考、新举措,《现代教育报》与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携手,推出“新课标新教研”栏目,邀请专家名师共同研讨、提炼和梳理落实新课程新课标的北京方案。

秦晓文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

物理教研室主任、北京市特级教师

跟2011年版课标相比,新版课标有四个方面的主要变化:

一是强化了课程育人导向,将党的教育方针具体化细化为本课程应着力培养的核心素养。二是优化了课程内容结构,设立跨学科实践活动。三是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帮助教师把握教学深度与广度。四是增强了指导性,注重实现“教-学-评一致性。

应对这些变化,物理教师不妨从以下几点入手,提升自身素养,改进教学实践。

关键词1

终身学习的观念

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把改进教学实践和自身专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主动探索新问题、迎接新挑战,不断激发并满足自己的发展性需求,坚持“做中学”“边干边学”,引导学生多读、多看、多实践,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逐步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2

探究反思的态度

教师要以探究和反思的态度对待教育教学工作。新课程实施过程将是一个动态变化、充满未知因素的过程,凭借以往的经验是无法胜任的,需要教师以探究的态度面对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并不断改进。而自觉反思不仅可以梳理、提炼自己有效的实践经验,而且可以提高教学工作的自主性和目的性,使日常教学与教学研究紧密结合起来。

关键词3

发展科学思维的手段

教师要采取有效措施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教学中要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维,问题的设计要有层次性、针对性,通过系列问题为学生思维搭设“脚手架”,帮助学生克服思维障碍,指导学生学会科学的思维方法。教师提问时,要多选用为什么或怎么样的问题,还要及时追问和质疑,鼓励学生将思维过程表达出来。教师要关注学生思考过程中的证据及解释,及时诊断、发现学生思维过程中的问题和错误,并及时纠正。

关键词4

指导探究学习的策略

教师要抓住科学探究的基本特征,有效地开展探究教学。教学中要把问题作为科学探究的出发点,避免为追求结论而忽视科学方法的做法。要充分发挥教师在探究学习中的支持与引导作用,指导学生提出可探究的科学问题;指导学生学会收集证据,并基于证据进行分析论证。此外,还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探究任务的难度,采用不同层次的指导策略。

关键词5

善用跨学科实践的能力

积极引导学生开展跨学科实践活动,丰富“做中学”的内容和形式。教学中要依据课标,结合教学内容特点,充分利用《北京市初中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项目手册》和《体验科学:中国科学技术馆物理实践课》,指导学生参加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和社会大课堂等跨学科实践活动,及时总结有效的跨学科实践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不断提高指导学生跨学科实践活动的能力。

关键词6

鼓励创新思考的胸怀

加强师生间积极有效的交流互动,助力学生健康成长。教师要通过多种形式表达人文关怀,对所有学生都寄予积极期望,并通过言语和非言语的反馈信息让学生感受到这种期望。鼓励学生把自己看作“有能力的学习者”,不断增强他们的学习自信心和成就感。教师要耐心倾听学生的疑问和解释,尊重和关注学习困难和认知错误的学生。教师要展现教学幽默,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提问、猜想和质疑,鼓励学生积极交流和讨论。教师要善于接纳学生的情感,及时称赞或鼓励学生的良好表现,接受或利用学生的独特想法,注意引发更多学生创新思考的热情。

关键词7

强化教学评价反馈的思考

加强教学过程的评价与反馈,优化学习过程。教学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还要关注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对于学生的回答、实验等活动要及时进行评价和反馈。评价与反馈应具有针对性,能准确、及时纠正学生的知识错误、操作错误和思维错误。评价与反馈应具有启发性,能将新学习任务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联系起来,帮助学生突破思维障碍,促进学生理解。充分利用学案、实物投影、手机拍照等方式,丰富反馈方式,提高反馈效率。根据反馈信息为不同层次的学生确定适当的发展目标,为每个学生提供针对性指导和练习。

策划:常悦

编辑:张秋颖

编审:郝彬

终审:王宇 苏金柱 鲍丹禾

关注教育的人都在看